物質與肉體的旅程:Scenofest劇場藝術節《旅程》、《岩隙》
7月
25
2017
旅程(世界劇場設計展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552次瀏覽
劉純良(專案評論人)

甫落幕的Scenofest劇場藝術節(Scenofest),跟著世界劇場設計展(World Stage Design, 以下簡稱WSD)一起前來台北藝術大學,這是WSD第一個令我感到可能「切身」的活動,也是第一個讓我觀察到WSD與我—一個純粹的觀眾—可能沒有關係的切點。連續九天的活動裡,我參與了三個半天,看了七個節目,約莫可分成兩大類,其中一類以物質為出發點,例如《旅程》(Le Voyage)與《岩隙》(Between Two Rocks),前者運用投影與光雕投在一艘可愛的小船上,一次限定兩位觀眾,戴著耳機看故事進行,後者運用羊毛作為介質,運用不同形式的毛氈、毛毯,一個約莫三十度角的木台,以及對劇場空間本身的理解,串連並打破一個神話/民間故事。另一類則是以物質作為載具/媒介,因此技術的使用更多是在服務敘事或聲音本身。

我選擇把《旅程》、《岩隙》並置書寫,主要的原因是他們運用敘事的程度各有差異,對物質的思考、媒介、現場性,也落在不同的位置,但兩者的發展都給我「旅程」的感受。「旅程」暗示著轉化或改變,一個可供參考的句點,不只暫時脫離眼前生活,也意味著內在可能的重組。這兩個作品所渴望重組的,在我眼中程度不同,但已有了明確的企圖。此外,他們也讓我覺得適合「落腳」於WSD,也最有互助效果的作品。

《旅程》是我的第一個WSD作品,一次限定兩個觀眾,只有十五分鐘,票價還是跟其他演出一樣,去之前老實說還真有點怕怕的。到現場時,作品約莫延遲了十到十五分鐘,不知道是主辦方沒協調好,或是演出方忘記預估換場時間,我看的場次是16:45,先前朋友看15:30的演出時就已經開始延遲演出。等待演出,坐在對面大樓吃綠咖哩時,其中一個演出者認出了同行的朋友,特別過來打招呼問了意見,朋友簡短說了喜歡的部份,也講了有留言在便利貼上面。在戲劇系大樓等待時,天氣相當熱,好一陣子等到了一位(不就是前面在問朋友意見的人嗎?)手拿指揮交通棒(其實是個手電筒)的男子,他用英文問:「你懂得跟隨指令嗎?」講得相當快,我愣了半晌說:「看情況。」隔壁的女子則說:「不。」他一路用指揮棒把我們帶進一片漆黑的教室,指揮棒的燈光變成是在黑暗中指引向前的唯一線索,接著要我們停下,燈光亮,打在一艘小船上,小船前面有兩把椅子,於是我們各自選了一把椅子。椅子上掛有耳機,在前往時我就注意到有黑衣人慢慢向前等待,所以還算配合地等了一下對方幫我掛耳機,隔壁的女子則已經自己將耳機戴上。

耳機裡播著各種聲音,老實說內容已經不太記得,但被聲音環繞的空間感很確實,是一個很好的開頭。接著有投影打在帆船的帆上,底座打出了中文字幕,三個各自獨立的故事,都跟前往星球移民有關,其中一個還是中文對話(講中文的其中一個還有外國腔調還蠻有趣)。當下覺得可以把投影剛剛好地打在帆上面,真的是蠻厲害,演出的比例大多都是投影在帆上,偶而則有光雕打在船體,並且有簡單的燈光配合耳機裡的音效做出天候或氣氛上的變化。最後的故事則一度放大了感知的空間範圍,有小小如星光的燈於遠方的牆壁亮起。故事的結尾有點悲傷,大家都失聯了或者再也無法見到所愛(三對都是異性戀),最後燈光暗去,雖然理論上知道會有人來幫我摘掉耳機,但我還是忍不住自己伸手,兩邊都尷尬了一下下。指揮交通的男子再度把我們帶出教室外,這小小旅程就結束了。

大致而言這是個很仰賴文本的工作方式,一個小小的故事,但帶給我的印象更接近於利用文本來達到想做的技術,或許看電影的感受強於看裝置或者現場。回頭看他們的網站,他們形容演出為「微型演出,多媒體裝置」【1】,後者很明顯,不過前者,馬上能指稱有現場性,是指揮交通的男子,以及幫忙戴上/脫掉耳機的工作人員。看編制,他們有一位導演兼編劇,一位音樂/音效設計,以及一位影像/投影設計。演出者則經過了初始的研發階段(2015)以及後期的發展階段(2017),故事本身相當好預測,影像演出也微妙地有點早期西部片的味道,加上學生製作期末短片的氣味。故事本身是個旅程,串連觀眾的進出場方式,也有涵納原有旅程的企圖,可惜的是似乎缺乏了必要的風險,以致於坐下來以後,我就變成了純粹的電影觀眾。

有什麼是在這旅程中我真正感受到的呢?我猜,應該是他們很愛這艘小船。把這艘小船與光影的關係盡可能做到了極致,而船確實本身就是一個旅程的象徵,航向大海有種未知性,這種詩意是存在的。從導演的親人書架上搶救下來的模型船【2】,確實在演出中很淋漓盡致地發揮了它的功用。但這其中也有文本與物件本身的微小戰爭,當故事完整地投影在船帆上,確實需要某些中斷或切換,這也是光雕為什麼在此特別重要。但這個作品的此時此刻,或許還是比較難克服觀眾一不小心或許會恍神的危機。

一樣都是在黑盒子演出,觀眾也都靜坐不動的《岩隙》,我覺得是相對發展較為成熟(演出時間也比較長)的作品,對物質與敘事的調節,以及演出發生於劇場空間的反思或翻轉,有更多空間。或許這也牽涉到現場性當中的表演問題,《旅程》的發生方式,主要是集中在一艘小船上,而這艘小船目前的表演除了光雕,大多的演出來自投影。也因為投影需求等等技術,或遷就於演出場地的限制,小船只能夠靜立不動,依靠光雕來幫助創造流動。而《岩隙》的四位演出者,更多的運用了演員的身體與物質(羊毛)發生關係,觀眾的視線必須持續移動,相對的也比較能幫助我維持興趣(雖然時間比較長)。

《岩隙》的前半段是民間傳說的抽取與再現(團體標明是加拿大,傳說則來自挪威),一女子將羊毛浸濕,之後在右下舞台開始不停地編織羊毛氈,鋪在木台的羊毛毯慢慢移動,其中也有身體的形狀,在燈光的輔助下,非常具備地景的幻影。女子的編織與毛毯的移動,都有耐心而緩慢,任由時間累積創造風景。因為如此安靜地積累,我得以有時間理解羊毛對他們而言可能的意義。此後,羊毛毯被掛起來,並且由毯中露出三個人的手腳與頭,有點類似三位一體的概念,只是由神聖的三位一體,變成是邪惡等著敲門勾引少女的熊。少女受到了聲音的吸引,進出於毛毯的縫隙,由三個男演員協助創造漂浮的幻覺。此後則由羊毛作為勾引的路徑,配合著音樂與歌詞讓故事前進。

到這裡都還算是中規中矩地再現傳說,在語言開始以前,我以為《岩隙》可能會一路照著地景的變化前進,人只是輔助,到了語言開始時,又發現他們其實也蠻認真在講故事,不只是專注於物質本身可言語的風景。表演的方式略顯天真與誇張,但還不至於讓人感到虛假。當我以為他們會中規中矩把故事說完,也開始懷疑他們跟羊毛與木板台的關係還能玩出多少新意,而不讓人覺得只是換把戲時,演員卻從戲中跳了出來。

三位一體的熊用被單把自己包起來,變成巨大無朋的怪獸,一邊唧唧地踩著織布機,少女則循著聲音發現了他們,掀開被單,踩著織布機的熊還嗷嗷叫著(可能更接近咩咩叫比較?),直到他發現踩在身上的夥伴都已經停下來。

四位演員互看之間,製造了一個微小的尷尬與真空,女孩接著述說著眼前真實的風景,她所看到的人,粉紅色的T-Shirt,條紋襯衫,拿著腳架的男人,「我想回家」。劇場的日光燈,天花板的形狀,她把頭擺在木平台上,因此只有頭可以被看見,「我想回家」,她說。她慢慢滾動著,就像只有一顆頭在滾動,述說不存在於眼前的地景,幻想的山,幻想的樹,又或者可能是家鄉風景,她說:「我想回家」。接著其他男演員也跟進,有些聲音細小,有人聲音有戲劇性,有人等著下一個人滾動等得不耐煩,於是原本是山或雲的羊毛氈便加速前進。

演員到這裡脫離了原本傳說中的角色,而較近似於生活中的人,他們用羊毛氈彼此追逐遊戲,但也並不完全忘記這傳說的故事。四個人一起把木平台轉了個向,高處向著觀眾,支架也清晰可見,四個人拉著彼此,女孩站在邊緣,就像騎協力車,只是變成了協力爬一座小山。此後,其中一位男演員說明故事的結尾,女孩到了世界的盡頭,看到了一座很高很高的高塔。但是她卻爬不上去,一天、兩天、三天都爬不上去。「那她到底看到了什麼?」女孩問。

「就,看到了(它)很高。」

是一個反高潮的回答,但並不覺得他們刻意要諷刺,反而有種人生如此的平實感。故事的結尾已經忘記,回想的時候卻有種很強烈的感覺,是這些人已經回家了。從實際的觀點來看,他們當然不在家,台灣相比於高緯度地區,地景、天氣、感受,當然也都不同。我不知道他們是否次次都說想回家,但在那個情境下,說想回家於我而言非常真實。從正正經經規矩地表演一段傳說,到跳出傳說,再回到述說傳說,那其中有種看山不是山之後,看山又是山的心情。這件事也讓我想到,往往人與人相聚,如果吃到了好吃的東西,便會情不自禁分享自己吃過什麼好吃的,如果人在異鄉,便經常會誇大地形容家鄉菜的美味可口。記憶的串連往往也是如此,異地傳說也能勾引家鄉的幻覺,一個風景勾著一個風景,之間往往有些言外之意,無以言說的,就像岩石與岩石的縫隙,又或者是那些羊毛氈或鬆或緊的空間,或許是一個人想回家,或許是回不了家。

回顧兩個作品,空間、聲音、光線、身體,表演往往仰賴這些元素的互相餵養與流動(但身體也未必是絕對的要素,正如WSD有著無人的演出)。我在《旅程》中感受到的,是一艘具有情感意義的模型船,如何成為影像的載體,又透過光雕讓船的意義加大,讓固定不定的物體具有流動性。對《旅程》而言,這流動其中仍有顛簸,例如那無法及時戴上的耳機,又或者被敘事的移動牽引,而犧牲物件本身詩意的片刻。

我想《旅程》如果有機會再去思考影像敘事與物件詩意的關係,或許可以找到更好的平衡點,讓觀眾的肉體在觀看之餘不至於凍結(室內空調或許也加強了這個感受),又或者眼睛脫離了耳與心。他們如此努力想窮盡一艘模型小船的潛力,一不小心就可能淪為技巧/技術的展示,但幸好這短短的十五分鐘還不至於完全失控。看完演出時,我確實想著這很像是製作部門相關科系的人出來,疊上一個故事做實驗。回頭看編制,一位導演加上兩位設計,或許三個人都在摸索屬於自己的自主性。而那引路人,或許也是為了讓這旅程增添人性。

有著大量表演者身體的《岩隙》,或許在這技術的詩意與表演性當中,取得了更好的平衡。《岩隙》在我觀賞過的Scenofest節目中,是最讓我感到適宜擺在WSD的作品,又或者可以說是Scenofest的節目當中,讓Scenofest與WSD擺在一起不那麼突兀的作品。他們對羊毛的運用,讓物質的風景有一種自主性與詩意,那些緩慢的移動,身體在羊毛下所創造的高低起伏,作為一個傳說的前言具有輔助性,但作為獨立的裝置與事件,其實也成立。如果只是要作為故事的前言,羊毛毯的地景變化,不一定需要那樣長久的時間發展,正如那持續不斷的織布聲,對特定物質轉移(成另一種物質)的耐心,凸顯了物質本身的特性,從而帶動了物質本身的潛力【3】;不只是羊毛毯在戲劇中可作為地景的象徵運用,而在於羊毛毯本身也成就為地景。而他們從敘事轉移到後設與遊戲的態度,拆解舞台的方式,都深思熟慮,有心去質問表演在黑盒子當中,如何成立、流動,又如何創造空間。

舞台、燈光、聲音、以及表演的設計,真正讓我們駐足的往往是那些意在言外的設計,擁有自主性,但也不脫離於表演之外,不只說明事件的狀態,也訴說了文字以外的內容。這兩個作品都讓我感受到物質的潛力與自主性,那正也是設計本身的自主性。透過一艘小船、一些羊毛、一個木板台、人的身體,透過遊戲與時間,物件不再只是服務敘事與表演,也有了自己的呼吸和旅程。

註釋

1、請參考https://www.levoyage.ca。

2、資料來源同上。

3、這個想法受惠於伊莉莎白.格羅斯(Elizabeth Grosz)對德勒茲的「生成」(becoming)的解讀,參考文獻為Grosz, Elizabeth. 2011. Becoming undone: Darwinian reflections on life, politics, and art.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旅程》

演出|Flip the Switch Collective(旅程)、Macromatter(岩隙)
時間|2017/07/02 16:45(旅程)、2017/07/09 11:00(岩隙)
地點|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館 T205(旅程)、戲舞大樓TD109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民間舞的編創除力求能深度掌握各族群舞蹈動作的精髓與神韻外,或許亦可思考於當代的編創新作之時,是否能更多地嘗試將編創者的美學觀察與對於不同文化間的思考或發現,實踐於自身的編創之中。(鄭宜芳)
5月
22
2019
原本以為「正義」的問題都給楊牧、汪宏倫說完了。最近赫然發現,「轉型正義」的問題或許不在「正義」,而是「轉型」。誠如汪宏倫所指出的,「轉型」的原意是一個有具體歷史脈絡、階段性任務的「過渡時期」,而當前的問題正是用「正義」的超級政治正確和「人權」的普世性,掩蓋了對於現在究竟處於哪一個歷史階段的辨認。我們正經歷的「轉型」究竟是什麼?
4月
18
2024
同時,我愈來愈感覺評論場域瀰漫一種如同政治場域的「正確」氣氛。如果藝術是社會的批評形式,不正應該超越而非服從社會正當性的管束?我有時感覺藝術家與評論家缺少「不合時宜」的勇氣,傾向呼應主流政治的方向。
4月
18
2024
「我」感到莫名其妙,「我」的感動,「我」沉浸其中,在修辭上會不會不及「觀眾」那麼有感染力?而且「觀眾」好像比「我」更中性一點,比「我」更有「客觀」的感覺。
4月
11
2024
對我來說,「文化」其實更具體地指涉了一段現代性歷史生產過程中的歸類,而懂得如何歸類、如何安置的知識,也就是評論分析的能力,同時更是權力的新想像。
4月
11
2024
首先,出於個人感覺的主觀陳述,憑什麼可作為一種公共評論的原則或尺度呢?我深知一部戲的生產過程,勞師動眾,耗時費工,僅因為一名觀眾在相遇當下瞬息之間的感覺,便決定了它的評價,這會不會有一點兒獨斷的暴力呢?因此我以為,評論者對「我覺得」做出更細緻的描述及深入剖析,有其必要。
4月
11
2024
假如是來自京劇的動作術語,比如「朝天蹬」,至少還能從字面上揣摹動作的形象與能量:「腳往上方」,而且是高高的、狠狠用力的,用腳跟「蹬」的樣子。但若是源自法文的芭蕾術語,往往還有翻譯和文化的隔閡。
4月
03
2024
我們或許早已對「劇場是觀看的地方」(源自「theatrum」)、「object」作為物件與客體等分析習以為常,信手捻來皆是歐洲語系各種字詞借用、轉品與變形;但語言文字部並不是全然真空的符號,讓人乾乾淨淨地移植異鄉。每個字詞,都有它獨特的聲音、質地、情感與記憶。是這些細節成就了書寫的骨肉,不至有魂無體。
4月
03
2024
嚴格來說,《黑》並未超出既定的歷史再現,也因此沒有太多劇場性介入。儘管使用新的技術,但在劇場手法上並無更多突破,影像至多是忠於現實。就算沒有大銀幕的說書人,只剩語音也不會影響敘事,更何況每位觀眾的「體驗」還會受到其他人動線的干擾,整場下來似乎讓人聯想到國家人權博物館的導覽。但這並非技術本身的問題,更不是對題材沒興趣
3月
2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