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緻不足,您言「輕」了《我為你押韻——情歌》
5月
28
2012
我為你押韻(陳又維 攝,創作社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42次瀏覽

演出:創作社劇團

時間:2012/05/24 19:30

地點:台北市文山劇場

文 黃心怡

在談戲之前,我想先說說影響本劇的外在因素。本劇選在文山劇場上演,這是一個鏡框式的舞台,不能算是小劇場,但也不大,而它的觀眾席多至17排,且不夠傾斜,導致後排觀眾除了距離遠之外,視線也不佳——前排觀眾的身影容易自然地將後排觀眾從戲裡拉出來,而在本劇中,由於每一場之間「段落」式的處理,這點尤為明顯。這是文山劇場先天不良之處,劇團選擇此場地演出必有其考量,在此按下不表。但除此之外,控制室的嚴重漏光、遲到觀眾進場時的徘徊拖延,都在在干擾了觀賞經驗。

本劇名為《我為你押韻——情歌》,由劇名看來,音樂的角色應舉足輕重,實則不然:與其說它強調音樂,不如說它強調「詞」。事實上,本劇的聲音層次感處理得不夠細緻,先是所有演員一律使用麥克風收音,這點就讓人犯疑:文山劇場不大,演員的聲音應不致無法投射,為何非用麥克風不可?再者,使用麥克風並非原罪,但擴大器放出的聲音卻毫無層次感,當演員在幕後說話或是暗場的時候,觀眾聽到的聲音和他們在場上時並無區別,缺了空間感的聲響,使看戲頓時變得像看中文配音的韓劇。使用麥克風的另一個缺點,是易產生雜訊,首演時也出現了這樣的問題,所幸不久後旋即解決。本劇在一些場景的聲音處理是有新意的,比方說使用手持麥克風Beat-box,或利用麥克風的回音效果模擬電台DJ談話,但可惜沒能將這樣的層次應用至整齣戲中。

另外,多次轉場使用音樂,卻常在下一場燈亮前就急收,造成了斷裂的效果——也許正如劇中人所說的,「我們都只記得一個瞬間」,這樣的手法也是製造「瞬間」的方式之一,但是,我總覺得不論要製造什麼效果,都必須顧及觀賞的流暢性。當下的感覺是技術出了差錯,讓觀眾置身於略顯侷促的黑暗中。

在場景與場景之間,本劇的處理確實是斷裂的。或可解釋為對記憶中「瞬間」的描繪。劇中維英(蔡佾玲飾)不斷纏著柏翔(王宏元飾)說故事,而本劇刻意不清的敘事線,卻證明了「故事」的缺乏必要。柏翔說,編劇最怕被人預設、被人料中,但偏偏本劇的劇情就真的那麼容易被預設、被料中(維英就是柏翔六年前救的女孩),連他賴以維生的「韻腳」,都不免顯得有些「老梗」。劇中人不斷重覆著陳腔濫調,但幸好,觀眾仍然買帳,又或者不幸,觀眾居然買帳:當我們在劇場裡享受這來自肚皮的笑聲,我們笑的是什麼?文宣上的「療傷輕喜劇」其實是後設的,觀眾抱著被療癒、被逗樂的心情進劇場,有意識地自療發笑,最後什麼也不帶走。

劇中關於張雨生的緬懷令人同感,我也喜歡那場關於高中聯考的電台回音,但在喜悅之餘,不免讓人斟酌,是否過於依賴張雨生了?從「天天想你」的純情到「沒有菸抽的日子」的無奈,觀眾欣然接受,但是這一步棋似乎下得容易了些。建築在觀眾對張雨生的共同記憶之上,本劇鋪墊出一種懷舊的、浪漫的情懷,但如果沒有這樣的基礎,本劇現有的那種氛圍將蕩然無存。這當然不是一齣以張雨生為主的戲,但是如此頻繁地運用他的音樂,卻也只是運用他的音樂而已,似乎稍微便宜行事了。

劇中換景人員打扮得像服務生,是一可愛的亮點,但可惜換景時而半明時而全暗,讓人摸不清究竟該如何熬過換景時間:是要抽離或得細看?而林家麒所飾演的服務生一角,溜著滑板車穿梭舞台,也是一個靈活且精彩的小插曲,但亦可惜運用得不多。其實,本劇中舞台裝置變換頻繁,但演員們的走位卻顯得侷限,多在左右舞台橫向直線式移動,略嫌遺憾。

平心而論,本劇有其趣味,論「輕」是輕,但精緻度不足,不像首演,倒像整排。若能加強各項技術的熟練和細膩度,方能得收「療傷輕喜劇」之效。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原本以為「正義」的問題都給楊牧、汪宏倫說完了。最近赫然發現,「轉型正義」的問題或許不在「正義」,而是「轉型」。誠如汪宏倫所指出的,「轉型」的原意是一個有具體歷史脈絡、階段性任務的「過渡時期」,而當前的問題正是用「正義」的超級政治正確和「人權」的普世性,掩蓋了對於現在究竟處於哪一個歷史階段的辨認。我們正經歷的「轉型」究竟是什麼?
4月
18
2024
同時,我愈來愈感覺評論場域瀰漫一種如同政治場域的「正確」氣氛。如果藝術是社會的批評形式,不正應該超越而非服從社會正當性的管束?我有時感覺藝術家與評論家缺少「不合時宜」的勇氣,傾向呼應主流政治的方向。
4月
18
2024
首先,出於個人感覺的主觀陳述,憑什麼可作為一種公共評論的原則或尺度呢?我深知一部戲的生產過程,勞師動眾,耗時費工,僅因為一名觀眾在相遇當下瞬息之間的感覺,便決定了它的評價,這會不會有一點兒獨斷的暴力呢?因此我以為,評論者對「我覺得」做出更細緻的描述及深入剖析,有其必要。
4月
11
2024
「我」感到莫名其妙,「我」的感動,「我」沉浸其中,在修辭上會不會不及「觀眾」那麼有感染力?而且「觀眾」好像比「我」更中性一點,比「我」更有「客觀」的感覺。
4月
11
2024
對我來說,「文化」其實更具體地指涉了一段現代性歷史生產過程中的歸類,而懂得如何歸類、如何安置的知識,也就是評論分析的能力,同時更是權力的新想像。
4月
11
2024
假如是來自京劇的動作術語,比如「朝天蹬」,至少還能從字面上揣摹動作的形象與能量:「腳往上方」,而且是高高的、狠狠用力的,用腳跟「蹬」的樣子。但若是源自法文的芭蕾術語,往往還有翻譯和文化的隔閡。
4月
03
2024
我們或許早已對「劇場是觀看的地方」(源自「theatrum」)、「object」作為物件與客體等分析習以為常,信手捻來皆是歐洲語系各種字詞借用、轉品與變形;但語言文字部並不是全然真空的符號,讓人乾乾淨淨地移植異鄉。每個字詞,都有它獨特的聲音、質地、情感與記憶。是這些細節成就了書寫的骨肉,不至有魂無體。
4月
03
2024
三齣戲串聯的遊走式劇場匯演《歡迎搭上蘭城漂浮巴士》。匯演總長度將近兩小時,幾乎繞行了羅東文化工場的整個戶外平面區域。雖然名為小戲節,卻擁有坐看魔術秀、漫步文化園區和歡唱遊覽車卡拉ok的多元體驗。各別規模較小,整體演出卻很豐富,頗有參加輕裝版豪華旅行團的樂趣。
10月
12
2023
于素貞透過操偶白素貞、投射許仙、扮演法海,來消化「妖種」所留下的創傷,最終拾回具備能動性的自己。于素貞不可能也不會因成為神通廣大的白素貞而解決問題。於是當于素貞最後唱完「只剩我一人」後,便默默將耳環取下,
8月
31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