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藝Fun劇場至OPENTIX Live:夏秋之際、虛實之間,擁抱新日常
10月
15
2021
線上轉型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23次瀏覽
林真宇(專案評論人)

二零二一年五月中旬,台灣經歷了新一波的疫情。藝文演出取消延期,經營備受衝擊。自七月十日起,由文化部與國家表演藝術中心三館共同推薦的藝Fun劇場,於每週六日,為期兩個月,將放映各類表演藝術作品。以「藝起線上相聚挺表團」作為號召,九十四個場次的演出,透過YouTube平台精彩上線。例如七月二十五日晚間,藝Fun劇場播放了搖滾音樂劇《吻我吧娜娜》。改編自莎士比亞原作《馴悍記》,果陀劇場於一九九七年,第一次將這部搖滾層次豐富,劇情緊湊充滿張力,且有現場樂團演奏的中文音樂劇,帶到台灣觀眾眼前。這部作品,也成為了音樂才子張雨生譜曲的首部音樂劇,也成為了他的遺作。因備受好評,於一九九九年以及二零一八年,再次啟動全台巡迴。此次線上播放的,是二零一九年一月於臺中歌劇院錄製的第四版。

對於關心且參與表演藝術現場演出的觀眾而言,疫情前的現場觀演經驗,常是與千人同處劇院,當下觀者確認自己即時經歷演出原真性。而線上播放,或許起於疫情的無奈,但也引發了新的討論與思考。後人類主義(Posthumanism)對科技如何影響人類,以及人類在和科技互動時的自主與完整性十分關注,而這些思考,皆為疫情下的線上演出提供更多論述方向。以《娜》劇為例,整場線上觀看人數整場大約都維持在一千八百人左右,可說已超過國家戲劇院滿場能容納的人次。觀賞者或許分佈各地,在聊天室裡共享一種線上的「陪伴」。同時,也有觀眾表示本來不看音樂劇,但最近看了幾部文化部的線上影片,以後要去買票。當觀劇場域從劇院轉換至觀眾的家裡,甚至通勤時的移動裝置上,評論區的互動,在人類與科技互動的場域,產生了一種或許令人分心,但或許增添溫暖互動的空間。

接續著在YouTube上可免費觀看的藝Fun劇場,八月底, 兩廳院提供的購票、線上觀演到一站式服務OPENTIX Live,試營運後盛大開幕。此站上線的意義,為兩廳院在疫情的影響下,首次嘗試線上售票。試營運場次,為一場錄播(八月二十六日)一場直播(八月二十七日)。節目內容,為嚎哮排演製作的《茱羅記公演》,二十分鐘的喜劇,簡短而充滿趣味。觀眾可以一元購票,搶先體驗OPENTIX Live。對線上演出平台的架設和執行略有涉獵者便知,網路環境的穩定以及瞬間流量增加,對於真實播都是技術上的挑戰,「試營運」的重要性,由此可見。八月二十七日的場次,線上人數大約維持在六百至一千之間,但在演出後半,不幸斷線。OPENTIX的系統也隨後發送簡訊給購票觀眾,表示因現場串流設定需調整,導致服務短暫斷線,而他們事後也提供預錄版本的連結,可供觀眾重新觀賞完整節目。試營運雖有突發狀況,無法臻於完美,但可見摸索新型態演出時的誠意。

十月初,往前看,OPENTIX Live的節目安排仍十分精彩多元,除了直播與錄播兼具,也透露出虛實整合的可能性。從長義閣掌中劇團的演出,至新象創作劇團的雜技兒童劇。以後者為例,直播場的票價落於168元,而錄播且加上中文字幕的版本,票價則為268元。這些以往現場演出沒有的嘗試,都讓後人類時代的我們與科技有更深的牽絆,面對疫情,需要回應表態。疫情變化,使線上觀演的市場和需求發展加速,是去年一年疫情影響較為嚴重的西方國家已走過的進程。儘管台灣過去一年,因疫情控制良好,幸運仍擁有許多現場演出,歐美疫情的嚴峻,使各式線上的演出漸成常態。例如,德國柏林愛樂(Berliner Philharmoniker)於去年三月關閉後,開放了線上的數位音樂廳,讓用戶可以有三十天免費觀賞大量線上典藏的音樂演出。而此刻,彼岸漸漸開始恢復實體演出,人們漸漸脫下口罩,回歸音樂廳,數位及線上革命留下的軌跡,有待觀察。

也許台灣三級警戒已暫時解除,但世界回到能四處飛行,國際演出交流交流頻繁的時刻,似乎仍有段長路。表演藝術的新日常(New normal)將是什麼面貌?和一千八百人同步觀賞《娜》劇、購票在OPENTIX Live上屏息以待的我們,似乎身處藝文消費的轉捩點,觀賞體驗的十字路口。往左,從擁抱科技和數位轉型的角度出發,新日常裡,活動的主辦與演出者,將擁有新的管道(通常是播放平台的後台)了解觀賞者的個人資料、所處區域、觀賞長度。而這些管道,或許亦能創造新的機會和方式,擴大藝文參與。往右,循著思念現場參與與藝文場館的方向,能再與其他觀眾並肩屏息,等待幕啟燈亮的那日,似乎仍漫長。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三齣戲串聯的遊走式劇場匯演《歡迎搭上蘭城漂浮巴士》。匯演總長度將近兩小時,幾乎繞行了羅東文化工場的整個戶外平面區域。雖然名為小戲節,卻擁有坐看魔術秀、漫步文化園區和歡唱遊覽車卡拉ok的多元體驗。各別規模較小,整體演出卻很豐富,頗有參加輕裝版豪華旅行團的樂趣。
10月
12
2023
于素貞透過操偶白素貞、投射許仙、扮演法海,來消化「妖種」所留下的創傷,最終拾回具備能動性的自己。于素貞不可能也不會因成為神通廣大的白素貞而解決問題。於是當于素貞最後唱完「只剩我一人」後,便默默將耳環取下,
8月
31
2023
劇中孩童對「離婚」給予安慰,但對「殺人犯」卻施以排擠,兩者態度形成強大對比,同時也撐開幾個議題:為何有如此不同的態度?為何只用耳朵去認識他人?父母親的罪過,孩子是否該承接?甚至可以延伸討論媒體識讀。
8月
16
2023
我們可以大膽而粗略的畫出這樣的先後邏輯:臺北先仿效歐陸城市舉辦藝穗節,國內的地方政府又意圖複製臺北的經驗而打造自身的版本。
11月
10
2022
歷史已一再告訴我們,科技並非全然中性,終究,技術的發展也會顯明它將帶領人類社會往哪個方向去。而正因如此,線上展演的未來令人期待。因為它尚未被清楚定義,所以我們仍處於混沌之中。(林真宇)
6月
30
2022
若疫情真的給了我們什麼,願是留下了創新的形式、嶄新的作品,刺激我們碎片化的感官,並產生新的悸動和理解。它們,或許會陪同著劫後餘生的人們,在改變了的世界裡,持續緩緩向前。(林真宇)
6月
29
2022
或許這場百年大疫裡產生的創意、科技與應變方式,能帶領我們持續思考演出的包容性 (Inclusivity)、多元性、以及文化近用等問題。可以的話,從中領悟些什麼,且讓科技與人文思考引領我們向前走。(林真宇)
6月
08
2022
瓦旦試圖奠基在真實且當下的觀察之上,持續創生屬於自己的當代語彙。於是乎在瓦旦的作品中,我們似乎無須擔憂文化標籤的問題,剩下的問題只餘創作者的路將走得多遠,並且能走到何方而已。(簡麟懿)
4月
21
2022
除了少量的骨子老戲之外,更多的今人之作是一種現代議題的戲曲化表達,其內在的主題已經與老戲截然不同⋯⋯我並不認為「忠孝節義」的主題在今天已經退出歷史舞台,只是我們需要找到價值本身與今日現實的媒合之處。(王逸如)
3月
07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