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體短劇與雙人漫才的較量《職男人生7-有夫之夫》
11月
05
2021
職男人生7-有夫之夫(面白大丈夫提供/攝影梁凱評)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912次瀏覽

張又升(專案評論人)


透過演出開場的前導影片,「面白大丈夫」(以下簡稱「面白」)的「職男人生」系列成功設定了擺脫職場艱苦、快意而活的搞笑形象,而這不只是影片內容,也是演員們的真實經歷。2019年才由阿量、董軒、耿賢和西追四位非科班出身的演員組成的「面白」,在兩年多的時間內,已經成為相當受歡迎的搞笑團體。這次筆者有機會欣賞演出,證明其官網羅列的觀眾人數之增加一點也不假。

第七回的內容兼有短劇和漫才,並穿插多部短片。短劇演出了假掰藝術家和觀眾所參加的展覽、比數相差過度懸殊的籃球賽、神祕搞怪的寵物溝通師,以及表現演員忘詞的荒謬喜劇。漫才則包括關係一團混亂的提親記(即本次演出主題「有夫之夫」)和服飾店內顧客和店員的滑稽互動(由阿量和西追組成的「過敏原人」擔當)。短片多為篇幅極短的小故事或笑話,如朋友爽約和生前契約的推銷,我們也看到「達康.COME」兩位演員出現助拳。

製作和欣賞這類「出一張嘴」的表演藝術必須直接考量節目的編排或先後順序,哪一個環節該輕鬆、無須專注也能領受趣味,哪一個環節又需仔細聆聽、方能從中感到笑料。就此而言,「面白」安排短片串場,稍微稀釋一下注意力,是相當聰明的手法。雖然內容仍屬戲劇,但媒介形式的轉變(從表演變為錄像)為觀眾帶來了不同體驗,不用老是望著由具體物件和血肉之軀構成的舞台。更重要的是,在沒有主持人的情況下,如何在戲裡戲外進出也是一大問題。《職男人生7-有夫之夫》的各個段落性質分明、銜接順暢,用不著戲外提點或自演自介,而短片也起著過渡的功能。


職男人生7-有夫之夫(面白大丈夫提供/攝影梁凱評)


職男人生7-有夫之夫(面白大丈夫提供/攝影梁凱評)

然而,回到演出內容,似有幾處的哏太過線性或均勻,尤其發生在兩人對演的時候。舉例來說,在「朋友爽約」的極短篇影片中,幾乎聽到前兩三次的推託之詞,就可以猜到往後的發展,而事實也確實如我們所料:朋友總是「正要前往目的地」,直到單獨一人的約會結束。此外,服飾店中店員與顧客針對只有「一半」的衣褲爭論──上半部還是下半部,左半部還是右半部──時,捧逗間的互動也相當對稱。與此相反,多人短劇更能凸顯腳色和敘事層次的多重,笑料也更豐富。好比「籃球賽」一節,每次登場的人物誇口的技能和背景都越來越強烈(從美國名校畢業生到啦啦隊員),對照球賽比分和結局,也越加滑稽。

對我來說,《職男人生7》的「團體戰」表現更勝「雙人戰」。雙人漫才的難度在於,捧逗(裝傻和吐槽)互動的俗套在大方向上早被觀眾瞭然於心;我們入場前已知會遇到這般形式,因此渴求的遠不只如此,還包括意外而適當的岔題、捧逗比例的偶爾失衡等,更別說是少見而絕佳的題材、腳本和合拍的對話。簡言之,漫才更像是一種「掙脫術」,於綁手綁腳間緩慢脫出的藝術。相對於此,四至五人的團體短劇首先免除了俗套所建立的慣例,因此有更豐富的素材可供運用,這也讓搞笑從「出一張嘴」的性質(相聲和漫才皆屬這一大類)走向較為狹義的當代戲劇。我們看到,「忘詞」這一節甚至以燈光切換製造時空推移的效果,面白大丈夫在戲劇方面的表現是更得心應手的。

無論如何,在短短一小時多欣賞到這些類型的表演,實在非常滿足。看著座無虛席的演藝廳,前文若有批評之處,也只是事後的一己之思罷了。在放聲大笑的當下,誰會想到那些東西啊?我可不會!

《職男人生7-有夫之夫》

演出|面白大丈夫、林木森
時間|2021/10/17 15:30
地點|桃園市立圖書館平鎮分館 演藝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嚴格來說,《黑》並未超出既定的歷史再現,也因此沒有太多劇場性介入。儘管使用新的技術,但在劇場手法上並無更多突破,影像至多是忠於現實。就算沒有大銀幕的說書人,只剩語音也不會影響敘事,更何況每位觀眾的「體驗」還會受到其他人動線的干擾,整場下來似乎讓人聯想到國家人權博物館的導覽。但這並非技術本身的問題,更不是對題材沒興趣
3月
21
2024
英巴爾藉由將表演者的身體與紙張物質化,使彼此之間的物理特性形成張力,以此探索何謂脆弱。然而,當表演前段,英巴爾在高空上將紙張逐次撕掉的印象還烙印在觀者心裡時,最後的戳破紙張已能預料。同時亦再次反思,紙的脆弱只能撕破或戳破,或者這其實是最刻板的印象。
2月
08
2024
結合飲食、玩樂等體驗的沉浸式演出,大概在COVID-19疫情於台灣爆發前達高峰(2019年、2020年),隨後因疫情各種限制而接近覆滅。不過,隨著疫情趨緩、限制鬆綁,這類沉浸式演出有死灰復燃的跡象。《一村喜事》在這波趨勢裡,有效結合眷村美食與環境、辦桌習俗與氣氛,在新開放的空軍三重一村裡頭,與其說是演出,不如說是真的辦了場喜事。
12月
20
2023
本文聚焦有別於當代藝術中「行為藝術(performance art)」、「延時性展演(durational performance)」或「計畫型創作(project art)」涉及現場展演等等呈現形式,而是具有特定時間長度且約定俗成下觀眾需全程參與、並不鼓勵觀眾自由進出的劇場作品為主要討論對象。
12月
18
2023
我對「漫遊者劇場」一詞出現最初的認識,是黃思農從2016年開始創作一系列啟發自班雅明(Walter Benjamin)的「漫遊者」概念。開啟由觀眾獨自遊走於城市角落的各個聆聽,不同於以往劇場以人為表現對象的基礎,沒有演員,只有聲音的「隱形」演出⋯⋯
11月
28
2023
三齣戲串聯的遊走式劇場匯演《歡迎搭上蘭城漂浮巴士》。匯演總長度將近兩小時,幾乎繞行了羅東文化工場的整個戶外平面區域。雖然名為小戲節,卻擁有坐看魔術秀、漫步文化園區和歡唱遊覽車卡拉ok的多元體驗。各別規模較小,整體演出卻很豐富,頗有參加輕裝版豪華旅行團的樂趣。
10月
12
2023
夏至藝術節自2016年開辦迄今,已成雲嘉嘉新四個文化中心的指標性藝文活動。瀏覽節目單,雲林縣是現代與傳統兼具、嘉義市專走音樂會、嘉義縣主攻兒少劇作、新營聚焦傳統表藝。四館相互拉抬,推廣文化行旅,致力落實跨域目標。今年在新營文化中心共有八場節目開鑼登臺,我有幸觀看後五場,聊述演出觀察。
10月
02
2023
十年一瞬,沒有賣慘濫情,陳彥達、何瑞康 以一貫的漫才專業轉化辛苦疲憊的過程,觀眾在這十年裡找尋自己參與的座標,從十塊錢很多的時候,迪化街的方寸之地,到十年此刻,觀眾乘著陳彥達、何瑞康、曹瑜三人操縱的鞦韆,在笑點之間擺盪⋯⋯
9月
25
2023
我們沒有辦法拒絕這些感官刺激,比如裸體,或是光滑的手掌、膝蓋、小腿與絨毛地毯之間,皮膚與皮膚之間摩擦的聲音。我們需要對裸體──過去總是用來指涉自由的人的意象──的詮釋保持距離,才有辦法真正看見作品。
9月
22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