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述的退場《渴求》
5月
21
2014
渴求(愛慕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40次瀏覽
洪子婷(社會人士)

繼2013年在南風劇團主辦之讀劇展活動,以讀劇形式展演《4.48精神崩潰》(4.48 Psychosis)後,導演宋淑明為新成立的《愛慕劇團》所選擇的處女作,同樣是出自莎拉.肯恩(Sarah Kane)的劇作《Crave渴求》。

本次製作縮減台詞、將角色調整為三名,舞台設置極其精簡,除了一黑色長條cube、一面鏡子外沒有更多裝設,台詞與台詞之間拖沓的停頓和沉默恰好留下足夠的空間,穿插其中的是不佔物理空間的燈光、音效及影像(投影),以及角色間的張力。

三名角色時而分站舞台一隅、時而緊密相依,指責彼此、譴責自身,有時語言卻遠遠地相對發散而去,毫無交集。讓人摸不著頭緒的台詞、幾近全空的舞台,角色關係和空間狀態都對觀者開放,觀眾對戲劇的想像也遭受挑戰。藉「我懷孕了」、「我是那種大家總要問那女人是誰的女人」等台詞將蓄鬍、體態陽剛的演員偉凱也置入陰性的語境,體型壯碩的文豪在演出中幾乎都將雙手插在外套口袋裡、蜷曲身體,施展不開的肢體讓人感到無所適從;而將臉龐塗白如能面一般的羽伶,則在現身舞台時已然宣告自身的虛幻性,卻敘述著「我不要六十歲時住在單身雅房,害怕付不出賬單而不敢開冷氣」、「沒有午後住在旅館房間的信用卡帳單,沒有昂貴珠寶的收據,沒有打到家裡又不出聲就掛斷的電話。」等「現實」情境。

種種衝突感進一步拉扯著觀眾跳脫於語言和劇情邏輯之外的場域,得以從中感受:如此與他人、與自身衝突不斷的情境,似乎正如每個人與他人相會分離、產生衝突,也與自己產生衝突的現實生活。結尾時演員被放置回原始的位置,兩盞聚光燈從頭頂照下,角色歷經痙孿、吶喊、情緒宣洩及自白後,似乎也回歸到了「原位」。彷彿來自導演的訊息:本次演出無意指導、亦無意批判。這可能開闢了對觀者而言原本不存在的空間,生產了一次的對話甚至討論,但在交手過後,個人仍需「回歸」個人獨有的生活、困境,以及傷口。

自《驚爆》在戲劇界投下震撼彈以來,歷經《菲德拉之愛》、《滌淨》,莎拉.肯恩在《渴求》的創作上更進一步地捨棄了戲劇結構以及語言邏輯,全劇由A、B、C、M四名角色交錯發聲,以純然台詞的形式建構劇本,已經是對台詞、舞台指示需求與否提出的挑戰。台詞之間沒有明確因果關聯,卻都環繞著欲求不得的傷感,則透露出肯恩一貫的主題:展示傷口。

劇作家的「展示」不為了徵求認同,亦不為博取同情,僅僅將被排除在現有語境之下、認知之外的樣貌陳列在觀者面前。卸除語言和邏輯的框架後,剩餘的便是人類的共通之處:慾望。《渴求》透過展示對撫慰、痊癒,以及愛的渴望,同時展示了傷口。渴望而「如何能得」,則正是將文本轉化為演出之創作者得以著墨之處。

宋淑明在本次製作中對台詞的處理得宜,圈劃出特殊的空間,亦不對戀童癖、從強暴中得到高潮等自白進行任何道德評判,讓同情無機可趁。《Crave渴求》所做的並非一再地在傷口和導致傷口的原因上畫重點,僅僅是退讓出空間,不對感受經驗設限,使觀者的個人生命經驗能夠自由地和劇中情感產生連結與對話。

創作者意圖透過戲表達苦思而出的詮釋、觀眾也習於從作品中找出答案或出路的此刻,或許《Crave渴求》供給的正是另一種「沒有答案」的形式:表述退場,空間開放。無以名狀的傷口得到被看見和展開的機會,也才有得到撫慰和療癒的可能。

《渴求》

演出|愛慕劇團
時間|2014/05/03 19:30
地點|高雄駁二正港小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愛慕劇團的努力,而且特別是在發聲訓練上導演顯然下了許多功夫,但是將來應該再進一步調整上述弊病。關鍵在於一種風格化策略:為了營造濃厚的在場感,應該順著這次演出的趨勢,經由種種實驗具體來磨練另類的演技,追求一個更加強力的風格化作用。(宋灝)
5月
15
2014
導演將此四重聲音分由三位演員飾演,這樣的安排展開了更複雜的扮演與詮釋的空間。在極為簡單的舞台佈局中,演員時快時慢、時而細絮、時而嘶吼、時而低沈、時高亢的聲音,頗具感染力的被放大和突顯。(林素娟)
5月
12
2014
誠然,故事的熟悉感加上網路作梗的堆疊,讓觀者對演出內容多少還能掌握劇情所傳達的內涵,無論是回應先前的教育宣導或是反映當今的網路亂象,背後所蘊含的社會教化意味仍顯得相當濃厚,勸世的目的不難體會。但既是標榜「音樂劇」作品,則做為主要架構的音樂旋律、唱曲歌詞、肢體節奏,則必須面對最殘酷的演出考驗。細數曲目表中包含序曲、終曲及中間串聯等洋洋灑灑總共多達十五個曲目,音樂唱段的編創可說具足了滿滿的誠意。
3月
13
2024
從四季風土節氣發動的表演文本,進入了童年的回憶,收尾落在劇中主人翁有感成長敘事的疑惑與追求:「什麼樣的果子才是最好的果子?」「妳就是妳自己。」「我就是我自己?這樣就可以去冒險了嗎?」雖然,這樣的感悟,帶著正向的能量、溫暖的鼓勵,不過,前半場所展開的土地連結或家族回憶,予人期望更多的開展,到此戛然中斷,讓人若有所失。抑或是換個角度解讀,從家族淵源到個人成長,恰足以引動聯想人生的終極問題:我們從哪裡來?往哪裡去?我們是誰?因此,即使觀賞結束的時候,我們是無法知道真正答案的,一如生命的腳本總是無法預知未來禍福,必須自行邁開腳步前進,才能揭曉謎底吧。
3月
05
2024
導演的場面調度,展現對文本的極大尊重與自我節制,以簡潔的手法,讓演員的身體與聲音在幾乎空無一物(除了必要的桌椅和視覺焦點的紙捲),但有強烈設計感的劇場空間中,自然而平靜地流動,有效地發揮文字內涵的戲劇性與抒情性(lyricism),貼切呼應作品主題。自屋頂平滑地斜掛而下,位在舞台中心的特殊材質「泰維克」紙捲,雖是舞台視覺焦點,但並不會轉移或妨礙我們的觀看、聆聽,而更像是舞台上的第N個角色(文學作家、Bella的一夜情對象),與戲劇文本平行互文的其他文本(創意寫作課程指定閱讀),或者角色生命情境的隱喻(Bella自殺的嘗試),最終更成為角色個人生命的寄託:Bella的最後一段獨白,全場靜默無聲,以投影呈現在紙捲上,我們彷彿隨著她的引領,翻著書頁,讀著她為Christopher寫下的悼詞,沉靜地聆聽著她——或許還有我們自己——內在的聲音。
3月
04
2024
《乩身》以加倍誇飾的手法來觸及問題意識,討論民間信仰在當代潮流中的轉變:神明文創化、信仰科技化與信眾速食化。在民間傳統信仰中,乩身是跟神明有特別緣份的信徒,作為神明降世所附身的肉體,本來的責任是協助神明濟世救人。然而《乩身》的虎爺乩身沒有特殊體質,也沒有「坐禁」靈修,而是表層意義上的吉祥物般的存在。不只神明周邊可以文創化,地獄會是熱門旅遊景點,枉死城更可以是開party的好地方。
2月
09
2024
一個大哉問,如何逃出父權體制,及其婆系的代理人?求助於祭品的獨棟紙紮屋,這是已惘然的死後事,《鼠婆太》要凸顯的是快意人生的在世事,也就是甕養白蘿蔔為菜脯及其蛋。事實上,白蘿蔔屬十字花科,不是繖形科的紅蘿蔔,所以不叫white carrot,而叫radish,或可加上white,西方人依據它的日語「大根」俗稱為daikon——閩南語就是菜頭。但無論叫什麼,它就是塊莖類,是這齣奇幻劇的主要符號,而德勒茲著名的「塊莖」(rhizome)思想在此倒是很契合。「塊莖」是某種運作,是相反於樹狀或單一系譜的體系,一種跟域外產生連結或交遇(encounter)的思維,且總是保持差異,或回到差異自身,它有六個運作法則:連結(connection)、異質性(heterogeneity)、增多性(multiplicity)、不定意指的斷裂(asignifying rupture)、製圖術(cartography)以及「轉印法」(decalcomania)——也叫貼花轉印法。就像團名「末路小花」的命名很奇魅,德勒茲把貼花的decalcomania解釋為一種「塊莖」則是很妙用,他這麼講:
2月
09
2024
正如演出地點選擇編導許芃老家祖厝,是名副其實的沉浸式現地製作,故事也取材自大量的許家親族訪談。不過,《鼠婆太》卻非一齣許家家族興衰史(更沒有藉知名後代子孫牽連台灣近代史),而是從這個中壢過嶺的客家家族,傳遞個人(特別是女性)與親族之間的愛恨情仇。
2月
06
2024
故事從結束開始,梁山伯與祝英台化作蝴蝶雙雙飛去,留下來的馬文才要如何去面對這樣的局面?陳家聲工作室取材經典故事《梁祝》,拉出馬文才為主角向外開展,揉入當代語彙,透過喜劇手法投以存在主義的哲思。
1月
2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