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謬再現,經典詮釋《絕不付帳》
4月
16
2014
絕不付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797次瀏覽
賴思伃(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碩士班)

大人啊,請你善待這班戲子伶人,不可怠慢,因為他們是這個時代的縮影。──莎士比亞

我們為何重現經典?義大利劇作家達利歐‧弗(Dario Fo)於1974年完成的劇作《絕不付帳》,描述一群家庭主婦為了抵抗高的不像話的物價,竟然將超市洗劫一空!女主角為了隱瞞奉公守法、食古不化的丈夫自己沒有偷東西,編出一則又一則荒謬的謊言,來抵抗政府對人民不斷的剝削。彷彿一則完成於70年代的寓言,時空轉換、地點轉移,竟然如此符合當代的臺灣現正面臨的情況,這當然不會是巧合。

編劇沈琬婷觀察當今臺灣社會所面臨的各種民生與社會問題,不僅將角色放入臺灣歷史脈絡,在劇中可以看見不同族群的身影之外,更細膩的加入許多如塑化劑、病死豬、油價調漲…等等不斷發生,而且一直發生、正在發生的時事新聞,加上前不久的318太陽花學運中的「香蕉」、「來來哥」梗,製作團隊資訊更新的速度之快,無非是希望觀眾能將戲劇與生活中正在發生的事件,真正連結。

筆者觀察在場的觀眾,除了學生族群以外,也有白髮蒼蒼的長者,以及帶著孩子一同前來觀賞的父母,對於編劇巧妙結合達利歐‧弗原作精神與臺灣社會現況的安排都能會心一笑、拍掌大笑,甚至是感同身受,這也才是經典之所以不斷被搬演、重現的真正原因。

導演朱怡文在詮釋《絕不付帳》這個經典劇本時,在形式上選擇以歌舞劇來進行,除了五個主要演員之外,歌隊的運用十分多元,除了擔任現場奏樂、群眾演員、更在重要場景中將冗長的台詞以歌合舞的方式,熱鬧的讓觀眾看見群眾婦女行搶超商、工廠一成不變的工作、奇蹟女神降臨生子等等畫面,原創的歌舞與劇情相輔相成,導演對於劇本的詮釋到位,佐以豐富的肢體表演和走位,令人難以想像去掉歌舞劇情如何繼續開展,展現活潑有力的導演風格。

另外,由鄭雅黛所設計的V型舞台,給予導演大量發揮走位的空間,屋內簡陋的陳設、老舊的色調,一再提醒觀眾:「這種地方還能住人嗎?」暗沉的矮牆、搖搖欲墜的門框,空間的危險感與觀眾之間的距離十分貼近,踏上破舊木製的階梯,觀眾彷彿來到劇中主角的家裡作客,分享主人悲慘滑稽的生活。

還有什麼能吃?還有哪裡安全?還有什麼不知道?

劇中嫁來台灣二十幾年的外籍新娘美蘭(蔡孟純飾)不管是在面對丈夫振華(林謙信飾)說不完的演講,或是淑娟(徐樂芸飾)膽小又焦慮,什麼也不敢做的性格,甚至在面對公權力的警官(蔡天豪飾)揭發秘密時,都展現了樂觀、豪不退縮的性格,然而在提到小孩去抗議和「老家的一切早就改變,我的家就在這裡」時,誇張、荒謬的喜劇調性一下子沉寂了下來,我們看見喜劇人物身後的故事,演員蔡孟純將美蘭這個角色詮釋的入木三分,讓人不禁聯想到網路上有這樣一種說法:「歐巴桑是地表上最強生物。」然而這個歐巴桑,是女兒、是母親,她的強悍來自其所想守護的重要事物,最後一曲高歌後的質問:「到底什麼時候,我們才可以活的像個人?」也是每個角色、每位觀眾的心聲。

筆者十分喜歡這個演出,硬要雞蛋裡挑骨頭寫個缺點的話,大概是戲中的振華在下半場的覺醒令人感覺力道不足,導演安排的路上發生車禍,發現氫氧化鈉袋子中裝的是米和糖的情節設計相較其他場次顯的冗長、有失節奏,光是透過魯蛋(黃正安飾)的台詞,觀眾無法感受到振華工作二十幾年面臨解雇的崩潰,醒悟顯得不夠有力,以致於最後一場事情通通爆發,振華的獨白反而沒有那麼令人感同身受,甚至有點疏離。

但整體來說瑕不掩瑜,臺南大學戲劇系畢業製作邁入第五屆,在有限的經費和資源底下,能夠這樣深入文本、發揮創意,展現如此精彩亮眼的演出,值得驕傲!

《絕不付帳》

演出|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103級
時間|2014/04/12 19:30
地點|臺南市立文化中心原生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戲的開場用一段簡潔有力的歌舞畫面,還原當時搶劫超商的情況,讓在場觀眾能迅速進入政府口中「暴民」的世界。最後歌舞演員們唱著「絕不投降!絕不投降!」讓觀眾也不禁熱血沸騰,對不公平的事,現場的我們也絕不買帳。(蘇孟如)
4月
18
2014
類型化的角色消弭文化差異,以及透過演員形體表達能力及技巧,展現「劇場性」和「戲劇性」的表演差異,產生無比的親和力,這是《絕不付帳》令人最玩味的地方。(劉尉楷)
4月
18
2014
「絕不付帳」的行動不在於改變諸如國家機器、政商結構的不公不義,而是立意喚醒更多盲從、漠視與沉默不發聲的眾人,一如但丁《神曲》所言:「地獄最黑暗的地方,保留給那些在道德存亡之際袖手旁觀的人。」( 李宜樺)
4月
16
2014
以此試想,全程都在旅社內移動的觀眾們,於這次的觀演過程,除了迎來角色扮演和情節推動等部分,如果在表演文本的空間動線、戲劇調度,能有些場面或節奏的設計,或可讓觀眾對於現場的實體環境、視聽氛圍等,獲得更多關注甚且欣賞、凝視、呼吸的時刻
11月
22
2024
金枝演社的兩部新作品,只看劇名或許會覺得有些莫名,但作為中生代創作系列的第二部,兩齣戲劇的風格迥異,卻都以動物為核心帶出生而為人的孤寂與無奈,藉由動物為象徵各自點出了時代下人性的問題。
11月
20
2024
《安蒂岡妮在亞馬遜》向觀眾提出質疑:當威權抹殺自由、集體壓抑個人、文明掠奪自然,身處其中的我們將何去何從?為此,導演意圖打破性別與身份的限制,當演員跨越角色身份,當「安蒂岡妮們」不再侷限於特定性別與種族,眾人皆是反抗暴力的化身。
11月
20
2024
當我說《巷子裡的尊王》的正式演出,是一個進化版的讀劇演出時,我要強調的是導演、演員、和設計者如何善用有限的資源,以簡樸手法發揮文本的敘事能量,在劇場中創造出既有親密關聯,又能容許個人沈澱的情感空間,更有可以再三咀嚼的餘韻,是令人愉悅的閱讀/聆聽/觀看經驗。
11月
14
2024
在我看來,並不是省卻改編與重塑情節的便宜之道,相反地,為鄉土劇語言嘗試接近了「新文本」的敘述方式,讓過去一直以來總是平易近人、所謂「泥土味」親和力的鄉土語言,有了另一種意象豐饒的前衛美學風格。
11月
08
2024
由莊雄偉與林正宗導演、鄭媛容與郭家瑋編劇的《鬼地方》,採取策略十分明確,選擇捨棄具體角色與故事,直接拆卸自書中、未做更動的文字(但大幅翻譯為台語)提煉出「風聲」的意象;或以古典音樂術語來說,成為整齣戲的「主導動機」(leitmotif)。
11月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