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設限的超越《2016好戲開鑼・掌中風雲會》
7月
19
2016
傲氣之珠─幽冥節度使(國藝會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6561次瀏覽
劉美芳(特約評論人)

襲人溽暑的夏夜,涼扇清風相伴,坐在戲棚下享受鑼鼓搬演,是現代人難能的懷舊趣味。國藝會鼓勵協助劇團製作廟口戲齣,先人戲後偶戲,漸漸積累出了品牌口碑。逢國藝會成立二十周年,暫歇新戲腳步,回首挑揀三齣偶戲,擺落當屆入選團隊在地展演拚台的傳統,跨出限囿,送戲到他鄉,讓耗時費神的新製作主動觸及更多等待被感動的心靈。

「布袋戲製作及發展專案」自2013年啟動,不管是世界派、五洲派還是閣派,皆共赴盛會良性互動。三屆九團獲得補助乍看似乎絕無重複,其實各團捐棄門戶成見,前後場乃至編導皆積極交流,展現年輕工作者的胸襟與企圖。於是首屆入選的「台北木偶劇團」主演黃僑偉負責第三屆「新世界掌中劇團」《風雲再起─幻海星塵》導演任務,後場跨刀支援第二屆入選的「昇平五洲園」《黑金英雄淚》。更為難能的是學界、業界不再涇渭兩分,學者不以田野調查的旁觀者自足,親自下海操刀擔任編劇導演,從基本觀念磨合開始,啟動新製作的無限可能。於是傅建益擔任「真雲林閣掌中劇團」《傲氣之珠─幽冥節度使》編導,劉信成則是《黑金英雄淚》首排導演,為新戲注入迥異故昔的戲文思維與表現手法。

精華再現的三齣戲,映照出當前布袋戲的多元可能。劍俠戲發展至極而有金光戲,八零年代崛起的霹靂布袋戲在此基礎上加入影視電腦特效,創造擬真的畫面效果。《風雲再起—幻海星塵》將影視鏡頭概念運用於舞台現場:落崖時拉開前方屏幕,偶身在演師刻意操持的慢動作中,翻起翩翩衣袂緩緩墜落,營塑淒美的視覺感染;汲取黑光劇手法呈現海底水族們竄游擺動效果,螢光色澤包覆的童稚造型,沖淡武林奸謀鬥狠的血腥氣味;套用內台戲常見的機關變景,造就場上棚外大小雨齊下的有趣畫面。《傲氣之珠─幽冥節度使》跳脫慣見北管後場或流行音樂的制式思維,改採歌仔戲唱念,重拾布袋戲曲唱精神;貌似大膽,其實都在情理之中。布袋戲界一向能敏銳切中時代脈動,不論南管、北管還是外江音樂,皆是演出當下的流行,啟用西洋音樂或流行歌曲也是順勢而為。歌仔戲既是台灣民間戲曲大宗,套用於布袋戲,何曰不能;只是苦了演師,新學乍練,氣口情味不易輕鬆到位。

布袋戲偶受限刻定的人物表情,人物性格、情感層次鋪排難如人戲細膩;且習於由演師主敘事件,佐以技巧場面效果,劇本結構上常失之鬆散。專案劇作雖見變革企圖,理念衝擊中難免還是留下了磨合鑿痕。《傲氣之珠—幽冥節度使》在「劉全進瓜」故事基礎上,加添十殿閻羅轉輪王譏諷官場文化缺乏傲氣的針砭,頗有借戲點題之意。可惜新衍生傲氣自存的概念與原本夫妻情誼的鋪陳,承繼間缺乏必然的邏輯。《黑金英雄淚》乍見好似典型的教育劇場,哀嘆鴉片(黑金)毒害心靈,縱是英雄也沉淪。但主腳沈劍英溺於喪妻傷痛不能自拔,雖是悲劇人物卻難以英雄稱許;最終強調江湖事江湖了,毒品問題依然無解。《風雲再起─幻海星塵》取材經典戲碼段落的延伸,演出段落無有前後承繼,空負滿台鮮麗衣著炫目聲光,依然蹈陷金光戲最被嗤詬內容空乏的痼疾。

專案之設絕非只為劇團拚台,大拜拜般熱鬧過後就束諸高閣船過無遺痕。除卻主辦方引導的匯演,冀盼戲齣能有更多機會在一次次搬演中琢磨精進,甚且成為劇團傳衍的籠底本戲。《傲氣之珠—幽冥節度使》作品與主演雙雙入圍第27屆傳藝金曲獎,《黑金英雄淚》獲選參加「臺北市104年掌中戲觀摩匯演」 ,《風雲再起—幻海星塵》即將走入中壢藝術館挑戰室內劇場。三齣戲都有了漂亮的續航力,內服外用相互激盪,布袋戲或能再起風雲也未可知!

《2016好戲開鑼・掌中風雲會》

演出|真雲林閣掌中劇團、新世界掌中劇團、昇平五洲園
時間|2016/7/9-11 19:00
地點|台北霞海城隍廟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這樣的鄭和下西洋再詮釋,不僅回應觀眾對傳說中任務的想像,也挑戰傳統偶戲善惡二元的框架,打破既有文化對立,令人難以簡單批評其對歷史複雜性的簡化。作為一種時間所積累的技藝,傳統偶戲如何通過多元文化的能動(agency)而體現當代性?
5月
09
2025
古冊戲往往罩著一層名為秩序的紗幕,在生死別離的決絕場景中,模糊了角色初心,呈現集體至上的凜然正義。《棄老山傳奇》掀開秩序之幕,自歌仔戲格律挖掘可鬆動空間另闢蹊徑,化用現代事物置於古典;悄悄佔據觀眾腦海一方。
5月
07
2025
此回《棄老山傳奇》以傳統歌仔戲敘事回應現代議題,讓新編戲也能用歌仔戲自身的語彙來說故事,可視為胡撇仔精神的一種延續,維持歌仔戲的主體性外,也展現了歌仔戲在時代變遷中的適應力。
5月
07
2025
或許在短影音興起的世代,唐版擔心原劇本拖沓、冗長,將緊湊當成第一要務,但失去了綠葉的故事架空在社會關係之上,這種抽離或許反映了現代人的不安與茫然。
5月
04
2025
然換成在自由開放的公民社會,反抗的代價何其輕微,甚至可以毫無代價地表演反抗,偷換概念,亂人耳目,相應的思辯變得相形重要。正如日前集結總統府凱達格蘭大道前的先後兩個社群,皆稱自己反抗獨裁政權,熟真孰偽、難道皆是「赤子」?
5月
02
2025
然而儘管技藝狀似在此種失智的殘餘中,彷彿取得了對於歷史舞台的詮釋權,卻在這種歷史智性與技藝身體的對立下,喪失了歷史能夠寓居於肉身內的可能性。於是,技藝最終反而可以說是被剝奪了承載歷史的能力,被吸收為當代的一種失憶形式。
5月
01
2025
滿台人物,看似人人都可以是歷史一員,倥傯如逝水。但,如果這是消解歷史人物與真相的設定,在得不到歷史真相意義的背後,《女王的名字》最終完成了什麼?
5月
01
2025
然而看似結構陳舊,筆者卻認為此情節設計,能夠正視新生代演員如何在舊有情節或其他劇目相似的段落中,不依靠過於飽滿的表演功法包裝肢體,而是能自然地流露表演力,精準營造舞台畫面與氣氛。
4月
30
2025
此次,「國光30:春分啟動」系列中的《江流無間道》、《金玉奴》雖是盛演已久的經典劇目,但國光團隊沒有陳陳相因,照本宣科,而是細加調整雕琢,為經典注入新的活力。
4月
29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