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設限的超越《2016好戲開鑼・掌中風雲會》
7月
19
2016
傲氣之珠─幽冥節度使(國藝會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6407次瀏覽
劉美芳(特約評論人)

襲人溽暑的夏夜,涼扇清風相伴,坐在戲棚下享受鑼鼓搬演,是現代人難能的懷舊趣味。國藝會鼓勵協助劇團製作廟口戲齣,先人戲後偶戲,漸漸積累出了品牌口碑。逢國藝會成立二十周年,暫歇新戲腳步,回首挑揀三齣偶戲,擺落當屆入選團隊在地展演拚台的傳統,跨出限囿,送戲到他鄉,讓耗時費神的新製作主動觸及更多等待被感動的心靈。

「布袋戲製作及發展專案」自2013年啟動,不管是世界派、五洲派還是閣派,皆共赴盛會良性互動。三屆九團獲得補助乍看似乎絕無重複,其實各團捐棄門戶成見,前後場乃至編導皆積極交流,展現年輕工作者的胸襟與企圖。於是首屆入選的「台北木偶劇團」主演黃僑偉負責第三屆「新世界掌中劇團」《風雲再起─幻海星塵》導演任務,後場跨刀支援第二屆入選的「昇平五洲園」《黑金英雄淚》。更為難能的是學界、業界不再涇渭兩分,學者不以田野調查的旁觀者自足,親自下海操刀擔任編劇導演,從基本觀念磨合開始,啟動新製作的無限可能。於是傅建益擔任「真雲林閣掌中劇團」《傲氣之珠─幽冥節度使》編導,劉信成則是《黑金英雄淚》首排導演,為新戲注入迥異故昔的戲文思維與表現手法。

精華再現的三齣戲,映照出當前布袋戲的多元可能。劍俠戲發展至極而有金光戲,八零年代崛起的霹靂布袋戲在此基礎上加入影視電腦特效,創造擬真的畫面效果。《風雲再起—幻海星塵》將影視鏡頭概念運用於舞台現場:落崖時拉開前方屏幕,偶身在演師刻意操持的慢動作中,翻起翩翩衣袂緩緩墜落,營塑淒美的視覺感染;汲取黑光劇手法呈現海底水族們竄游擺動效果,螢光色澤包覆的童稚造型,沖淡武林奸謀鬥狠的血腥氣味;套用內台戲常見的機關變景,造就場上棚外大小雨齊下的有趣畫面。《傲氣之珠─幽冥節度使》跳脫慣見北管後場或流行音樂的制式思維,改採歌仔戲唱念,重拾布袋戲曲唱精神;貌似大膽,其實都在情理之中。布袋戲界一向能敏銳切中時代脈動,不論南管、北管還是外江音樂,皆是演出當下的流行,啟用西洋音樂或流行歌曲也是順勢而為。歌仔戲既是台灣民間戲曲大宗,套用於布袋戲,何曰不能;只是苦了演師,新學乍練,氣口情味不易輕鬆到位。

布袋戲偶受限刻定的人物表情,人物性格、情感層次鋪排難如人戲細膩;且習於由演師主敘事件,佐以技巧場面效果,劇本結構上常失之鬆散。專案劇作雖見變革企圖,理念衝擊中難免還是留下了磨合鑿痕。《傲氣之珠—幽冥節度使》在「劉全進瓜」故事基礎上,加添十殿閻羅轉輪王譏諷官場文化缺乏傲氣的針砭,頗有借戲點題之意。可惜新衍生傲氣自存的概念與原本夫妻情誼的鋪陳,承繼間缺乏必然的邏輯。《黑金英雄淚》乍見好似典型的教育劇場,哀嘆鴉片(黑金)毒害心靈,縱是英雄也沉淪。但主腳沈劍英溺於喪妻傷痛不能自拔,雖是悲劇人物卻難以英雄稱許;最終強調江湖事江湖了,毒品問題依然無解。《風雲再起─幻海星塵》取材經典戲碼段落的延伸,演出段落無有前後承繼,空負滿台鮮麗衣著炫目聲光,依然蹈陷金光戲最被嗤詬內容空乏的痼疾。

專案之設絕非只為劇團拚台,大拜拜般熱鬧過後就束諸高閣船過無遺痕。除卻主辦方引導的匯演,冀盼戲齣能有更多機會在一次次搬演中琢磨精進,甚且成為劇團傳衍的籠底本戲。《傲氣之珠—幽冥節度使》作品與主演雙雙入圍第27屆傳藝金曲獎,《黑金英雄淚》獲選參加「臺北市104年掌中戲觀摩匯演」 ,《風雲再起—幻海星塵》即將走入中壢藝術館挑戰室內劇場。三齣戲都有了漂亮的續航力,內服外用相互激盪,布袋戲或能再起風雲也未可知!

《2016好戲開鑼・掌中風雲會》

演出|真雲林閣掌中劇團、新世界掌中劇團、昇平五洲園
時間|2016/7/9-11 19:00
地點|台北霞海城隍廟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楚漢相爭:韓國城風雲》的呈現手法素樸,從天上壽宴轉進人間戰禍,取站頭刻劃時代氛圍,平實直述歷史人物融入民間想像之後的模樣。有文有武的簡約戲碼,滿足觀眾對演義故事的嚮往,也展現外台歌仔戲順勢而變的靈活身段。
4月
17
2025
《閻羅殿AI手冊》或許不能算是齣完成度高的精彩作品,但它的確有意無意承襲了近年新編戲曲抑或跨界戲曲常見路線,以虛擬的陰間鬼界切入我們所處的現實世界,試圖為傳統形式尋找述說當代故事的可能途徑
4月
17
2025
筆者以為《黃鶴樓》之看點乃在於演員如何將角色性格內化、使形神相合,此劇若非老將來演大抵也演不出精妙之處,而《周瑜歸天》則因做工繁重常為新秀練功劇目,此次劇目安排不僅僅在劇情的銜接,與演員特質亦有其適切考量。
4月
16
2025
這類型經典新製的演出,勢必面臨「技藝傳承-戲曲文本-觀眾品味」三者孰輕孰重?該如何重新取捨建構?筆者認為《漁樵歌》為經典嶄頭新詮釋,做了極大化的提煉與平衡。
4月
15
2025
《若沒有你,我還會是關羽?!》從命題可知這齣戲的靈魂人物除了名垂千古的武聖關公外,更加進了關羽的坐騎赤兔馬和隨身誅敵兵器青龍偃月刀兩個角色;這後二角的真實存在形體,乃吾人可以用感官感知到的「器」或「物」,是屬於哲學家所謂的「形而下」者
4月
11
2025
整個作品可以說是立意良善,也達成了將物件擬人化,並以此解構英雄神話的目標,但是在演出結構的安排上,或許還有調度完善的空間,使演出在戲中戲的架構中,能夠得到更密切的呼應
4月
11
2025
大量且不斷穿插的說書,明確切斷了情節的延續性,同時也斷裂了演員對於劇中人物的揣摩,於是演員成為「立體化」的繪本,隨「說書的語言」展開所有動作,成為服務說書的狀態。而這樣的形式多少也拖沓了整體節奏
4月
10
2025
團隊過往對於戲曲身段的承襲或化用著力甚深,不論是接聽杖頭飛鴿傳書,或是化趟馬程式為現代機車的騎乘,都是極具巧思的創發。可惜本劇的表演採取較隨性自在的形式,藏身在華麗服飾的身段,不復見獨出心裁的精彩。
3月
28
2025
碎片化的情節,各懷心事的人物,鋪陳及意外躍進躍出,聯手將兇殺案推上前線;情節提供的事實指向特定伏線:暴政必亡、惡者伏誅。散落的懸缺訊息形成一齣「推理群像劇」。若問起作品脈絡和歌仔戲在戲裡意味著什麼?兩者同樣幽微。
3月
26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