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十二月
01
2022
495
九月
16
2022
399
相較於先前版本的梁紅玉展現足智多謀、巾幗不讓鬚眉的陽剛特質,《青衣銀甲梁紅玉》的梁紅玉回到「青衣」的女性位置,看一名女性在男性的權力遊戲中被迫選擇犧牲孩兒、並在悔恨苦痛中自我折磨。( 林慧真)
八月
16
2022
1088
整體情節推展頗為迅速,無拖沓之感,藍采和與張果老的角色塑造也頗為立體,張果老面對是否放棄千年道行以救活藍采和時,也經歷一番內心掙扎,而孫翠鳳也將藍采和這個「有皇帝名無皇帝命」的悲劇角色帶出一種純真善良的樣態。(林慧真)
六月
14
2022
489
六月
13
2022
420
《金銀鐲》的銀鐲並非如金手鐲為實質物,而是以舞臺中間的圓形投影光環作為陰的隱喻,於此空間中,泯除了過去與現在、人與鬼的界線,如同白晝與黑夜之交會,陰與陽、生與死在同一個時空中映現。(林慧真)
五月
03
2022
329
「生旦淨末丑」,他們各自扮演了不同故事中的角色,那麼行當是用以象徵「扮演」或「外相」嗎?若鬼是異化的身體,那麼又該如何使用行當再次「扮演」此種異化?(林慧真)
四月
20
2022
391
《鄭》提煉了南管戲的精華,重新打散、和泥並重塑,捏出了南管演員的群體意象,無論是來興、球女或唱曲的諸位李小姐,皆能訴說各自的追求與迷惘,不再只是戲中無聲的配角,用一曲「三千兩金」唱出心之所求。(林慧真)
四月
02
2022
799
曾經在民初的舞台上有各種猴派,他們塑造、詮釋孫悟空的性格,並在武打身段方面創新招式,然而戲曲逐漸凋零,能否將前輩一身功夫傳承下來已是困境,遑論傳承後的再創新。
一月
17
2022
469
《王爺飯》不談傳承、不談大歷史敘事,它模糊、拭去劇團的歷史,讓其化約為一般戲班的眾生相(僅隱約地以女助演角色扣合劇團第一代女主演江美賜),突出戲班凝聚團結的情感層次,用一種寬厚的心態回首點點足跡,在每一場散戲後,才是情感發酵的開始。(林慧真)
十二月
28
2021
555
或許,劇團在短短一小時內無法顧及情節的深化,或者,目的是藉由《碾玉觀音》的故事來傳達分離與離別的意象,操偶師的雙手結合與分開,像是分別代表著秀秀與崔寧,他們經由「上帝之手」結合,卻也「手分手」的分離。至於離別後的陰間重聚,並非處理的重點⋯⋯(林慧真)
十二月
01
2021
300
以往,總認為外台戲就要熱鬧,或刀光劍影的武戲,或用各種耳目之效拉住觀眾,但薪傳的《五女拜壽》證明了一件事,一齣能夠扣人心弦引發共鳴、演員表現良好的好戲,便自然能黏住觀眾。(林慧真)
十一月
29
2021
432
這是一齣盡情馳乘想像力的作品,變幻萬千的技法創造出東方的魔法。其故事原型雖來自《哈利波特》,但我認為這齣作品或許可以拋去這種表層的連結,羅傑脫下具人物表徵的圍巾與放下手中的魔法棒,他依然可以是羅傑,並且不影響故事的敘述方式以及表現手法,畢竟它已經成為一個獨特的金光奇幻作品。(林慧真)
九月
06
2021
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