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改革的教育學:《沒有看到的看到》 的賦權實踐
3月
21
2023
沒有看到的看到(人劇團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59次瀏覽

文 簡韋樵(專案評論人)

世界——不再是以欺騙性言詞來描述的某物——因而能夠成為一切人們為追求人性化進行改造行動的對象。——弗雷勒(Paulo Freire)【1】


劇場、教育學與社會學的相互連帶

《沒有看到的看到》為「人劇團」策劃的《永續教育暨藝術策展》【2】中的應用戲劇作品。早在2020年至2022年,劇團創辦人蔡旻霓便帶著多位表演藝術工作者進入高中校園啟動「與高中生有約」等教育性藝術計畫(pedagogical art practice),從中與學生們共同覺知教育制度的壓迫性,再發掘生活、生命、生態教育議題,探問社會環境和永續環保的迫切性。其中,劇團不僅是在教室裡開展對話機制與旁觀式的想像,更與柯金源(生態紀錄片導演)合作,將教學場域拉到灘地,試圖讓學生從傾聽敘事、田野踏查與實作演練中獲得深刻的沉浸(浸潤)體驗、感知經驗及身體記憶。

此次的參與式劇場《沒有看到的看到》似乎歸結了劇團這三年所關懷的藝術教育實行與跨界,以接近論壇劇場(forum theatre)之形式盡圍繞於環境危害及教育困境,藉由四位演教員(actor-teacher)、兩位學生代表、專家代表柯金源和劉桂光(北市復興高中校長)與來自各方的觀演者(spect-actors)之互動,共創一種協商式民主的模擬情境。然則,在如此巨大、複雜的「教育」和「環境」脈絡如何銜接大眾的切身經驗,融入操作者創建的「論壇」,進而從觀演關係當中產生信任,並昇華為協作、對話、共構的平等關係?換言之,能否將劇場作為一種公共領域,當下生成直搗問題核心的「痛點」,迫使觀演者表述多種改造社會方案?


現實何以持續透過批判而改造?

驗票進場時,前台人員便以虛構的「永續教育高峰協商會」作為觀眾入戲的引子,每位參與者皆是被邀請且關心環境議題的「委員」,並透過手機Slido線上互動平台,得以即時投票、問答與匿名意見分享。戲的開始,主持人(facilitator)進行兩次民調:「你覺得守護永續價值觀重要嗎?」和「如果因為守護永續價值,而犧牲你個人的利益,您依然願意堅守嗎?」接著演教員以身體語言「預演」2030年後人類將面對各種環境禍害場面:極端氣候、糧食危機、動物威脅等。

柯金源坐在上舞台凝視一切,一陣惆悵後站起身,冷靜沉著並娓娓道來人為因素造就的環境變遷。這一段憂心忡忡的談話,其實是積累三十年的文化行動後,有感而發的誠摯叩問。然而願意參與應用戲劇或教育劇場的受眾,往往並非是主要該斡旋的對象;我們甚至無力於干涉教育改革和環境政策,遑論對接下來的活動問題:「距離2030年的這七年,我們還能做什麼?」、「環境問題造成貧富差距該如何解決?」、「極端氣候引發的災難缺水、缺糧的問題該如何因應?」討論出任何的社會共識,只會流於個人或同溫層幻想與訴諸口號的層次,喚起情緒的波動而無更多省思、深論的空間,便會缺乏更多批判的動能。


沒有看到的看到(人劇團提供)

又如劉桂光語重心長地闡述著國三生自殺(2007年新聞)、自身學生難以專注課堂過程、偏鄉資源匱乏等議題時,即便有演教員在台上以肢體形塑了那些畫面,豐富主講者的講演內容,但在參與式的操作上似乎沒有提供觀演者許多行動或「取代」劇中角色的機會,或是有質疑、解決衝突的可能,只會演變成互動較多的「分享會」。我們依舊難以從結構制度或政治性的層次辯證「生態環境危機背後的資本主義」、「長期教育問題背後的菁英主義」,覺察現象的不正義、不合法、濫權,在洪流當中人們特意選擇忽視與縱容等根本原因,再從在公共領域積累的激情和熱誠,使民眾走出劇場後,願意獻身,採取某種革命現實的行動。


沒有看到的看到(人劇團提供)


成為「同時身為學生的教師」

由於筆者沒有參與每一次教育現場的實體操作,或者深入了解劇團怎麼和學生或參與者建立良好的互動、合作機制,分析與檢視各樣的關係美學,只能從公共場演出、現場的展覽與創作者的談話去窺探整個教育性藝術計畫的脈絡。在表演現場和播映的紀錄片當中,確實能夠看見演教員除了具備專業的身體展現外,亦能在談話和過去活動中,看見策展人蔡旻霓、柯金源及劉桂光擁有巴西批判教育學者弗雷勒(Paulo Freire)強調的「愛、謙卑與信心」,作為教學場域的基礎:愛來自於對學生自身生命之關注;謙卑則是看見自己的不足,建立平等機制,和學生相互學習;而信心則是願意攜手學生挑戰社會議題,彼此互信,以致於在邂逅中開展一段真實、真摯的對話。或許人劇團的透家藝術教育揭示社會的病徵才剛剛起步,要如何再從情感召喚層次邁向非暴力抗爭的實踐(praxis),應是將來的重要課題。


註釋

1、保羅.弗雷勒(Paulo Freire),方永泉、張珍瑋譯:《受壓迫者教育學:五十週年版》(台北:巨流圖書,2020年),頁131。

2、第一屆永續教育暨藝術策展活動,包含教具的展覽、由容淑華帶領的藝術教育工作坊《遇見教育劇場》、《沒有看到的看到》參與式劇場演出、導覽,以及「藝術教育的曖昧」為主題座談會。詳見網址:https://between-tides.webflow.io/#exhibition。

《沒有看到的看到》

演出|人劇團
時間|2023/03/03 19:30
地點|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中三館2F拱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原本以為「正義」的問題都給楊牧、汪宏倫說完了。最近赫然發現,「轉型正義」的問題或許不在「正義」,而是「轉型」。誠如汪宏倫所指出的,「轉型」的原意是一個有具體歷史脈絡、階段性任務的「過渡時期」,而當前的問題正是用「正義」的超級政治正確和「人權」的普世性,掩蓋了對於現在究竟處於哪一個歷史階段的辨認。我們正經歷的「轉型」究竟是什麼?
4月
18
2024
同時,我愈來愈感覺評論場域瀰漫一種如同政治場域的「正確」氣氛。如果藝術是社會的批評形式,不正應該超越而非服從社會正當性的管束?我有時感覺藝術家與評論家缺少「不合時宜」的勇氣,傾向呼應主流政治的方向。
4月
18
2024
首先,出於個人感覺的主觀陳述,憑什麼可作為一種公共評論的原則或尺度呢?我深知一部戲的生產過程,勞師動眾,耗時費工,僅因為一名觀眾在相遇當下瞬息之間的感覺,便決定了它的評價,這會不會有一點兒獨斷的暴力呢?因此我以為,評論者對「我覺得」做出更細緻的描述及深入剖析,有其必要。
4月
11
2024
「我」感到莫名其妙,「我」的感動,「我」沉浸其中,在修辭上會不會不及「觀眾」那麼有感染力?而且「觀眾」好像比「我」更中性一點,比「我」更有「客觀」的感覺。
4月
11
2024
對我來說,「文化」其實更具體地指涉了一段現代性歷史生產過程中的歸類,而懂得如何歸類、如何安置的知識,也就是評論分析的能力,同時更是權力的新想像。
4月
11
2024
我們或許早已對「劇場是觀看的地方」(源自「theatrum」)、「object」作為物件與客體等分析習以為常,信手捻來皆是歐洲語系各種字詞借用、轉品與變形;但語言文字部並不是全然真空的符號,讓人乾乾淨淨地移植異鄉。每個字詞,都有它獨特的聲音、質地、情感與記憶。是這些細節成就了書寫的骨肉,不至有魂無體。
4月
03
2024
假如是來自京劇的動作術語,比如「朝天蹬」,至少還能從字面上揣摹動作的形象與能量:「腳往上方」,而且是高高的、狠狠用力的,用腳跟「蹬」的樣子。但若是源自法文的芭蕾術語,往往還有翻譯和文化的隔閡。
4月
03
2024
嚴格來說,《黑》並未超出既定的歷史再現,也因此沒有太多劇場性介入。儘管使用新的技術,但在劇場手法上並無更多突破,影像至多是忠於現實。就算沒有大銀幕的說書人,只剩語音也不會影響敘事,更何況每位觀眾的「體驗」還會受到其他人動線的干擾,整場下來似乎讓人聯想到國家人權博物館的導覽。但這並非技術本身的問題,更不是對題材沒興趣
3月
21
2024
英巴爾藉由將表演者的身體與紙張物質化,使彼此之間的物理特性形成張力,以此探索何謂脆弱。然而,當表演前段,英巴爾在高空上將紙張逐次撕掉的印象還烙印在觀者心裡時,最後的戳破紙張已能預料。同時亦再次反思,紙的脆弱只能撕破或戳破,或者這其實是最刻板的印象。
2月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