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十年,從前衛到實驗——記牯嶺街小劇場十年(2005-2015)
10月
02
2015
牯嶺街小劇場十年檔案展(牯嶺街小劇場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517次瀏覽
吳思鋒(專案評論人)

甫結束的《牯嶺街小劇場十年檔案展》,以十年為時間長度,明確定位此展為「身體氣象館經營牯嶺街小劇場的十年」,可對台灣小劇場發展來說,必然,至少要回返至身體氣象館創立的1991年。也是在那一年,《島嶼邊緣》創刊,而該刊物的執行主編正是現今牯嶺街小劇場館長姚立群,該刊第六期專題「身體氣象」即為兩組織合編。

從王墨林的「小劇場已死說」來看身體氣象館的創立,就像是在一種歷史的不可能性(一方面潛藏著王墨林在劇場實踐上的無力感)中持續實踐前衛劇場與跨文化策展的反叛行為。相對於粗糙生猛,回不去了的八零年代,九零年中期至兩千年初期毋寧是「機制化」的建構期,從官方機構與法規、學院增設或改制再到場館政策乃至文化創意產業做為國家新經濟軸線,幾乎是全面推進、無所不包,細數相關實例就包括:1992年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現文化部)開辦「國際演藝團隊扶植計畫」(即現今「演藝團隊發展扶植計畫 」之前身),1996年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成立,1999年以後各縣市文化中心陸續改制為文化局,1999年發佈基於加入WTO而設立的〈政府採購法〉;學院方面,現在的臺灣藝術大學、台北藝術大學、臺南大學、中山大學、台灣大學都在那段時期增設或改制,學院的擴增相對需要許多海外歸國學人加入教學行列,這裡面含帶著不同劇場知識系統在教育場域的交錯互匯、悲歡離合;至於場館,九零年代末,藝術家介入華山藝文特區的文化行動史是如何在千禧年後受到產官學合謀的文創大業擠壓及塗抹,我們如今再也清楚不過,而台北市的中正二分局,也在同一時期,由陳梅毛、江世芳、鴻鴻等人組建的小劇場聯盟爭取之下,爭取做為小劇場展演空間,1997年始,至1999年由台北市政府文化局接管,接著在2001年由文化局正式對外公開徵選委託營運管理單位。

經過此一機制化建構時期,意味著小劇場與體制斷難再以淺義的收編之意交待相互關係,而是終得近身肉搏似地,一邊與體制協商,一邊維繫、蓄積抵抗之力。2005年,如果兒童劇團經營牯嶺街小劇場四年後,身體氣象館取得新一任經營權,集合不同領域的工作者,以潛藏著「共同體」理想的小劇場共同營運實行委員會之型態,開始以繁密的策展能力與主、合辦節目比例做為定位場館的實踐;行為藝術、展能劇場、亞洲連結、實驗電影、文化論壇、劇場刊物等不同類型與媒介頻繁以牯嶺街小劇場為基地開展,進而向外輻射。

到2007年,姚立群接任主要的經營者之前,牯嶺街小劇場的公共性主要是通過(創作的與空間的)劇場做為思想上的公共論域,其後,新一代團隊則在實用性上深化經營單位、觀眾與藝術家(團體)的多方關係,舉凡場館內外的格局、年度節目選拔、年度製作、名為《驅魔記》的尾牙宴暨年度節目頒獎、主動與登記團隊面對面會談的台北藝穗節「場地自主」、開放部份劇作公開徵選且注重導讀與座談的《為你朗讀》、持續發行《牯嶺街小劇場文化報》,甚至是推出會員卡,及內含的周圍店家優惠開發等等,運用各種可能的做法建立一個「存在於社會的劇場」(姚立群語),不僅仍然實踐著「劇場的公共性」(異質身分的共場談論、自建質性的審議制、藉刊物累積作品與生態論述等),不僅與藝術家、表演團體建立互動,循環往來的基礎,也從經營、製作的角度尋找、延伸、辨認一座劇場與社會的關係。

從「小劇場」的抵抗視角,牯嶺街這十年透過營運所展示的組織化密度、格局、公共性、實驗空間的保留與創造,相比於國家兩廳院毫不遜色,但這裡面也有個弔詭之處,一方面,牯嶺街的規模相對小得多,但身體氣象館受縛於三年一約的標案制度(看!又是〈採購法〉)也不是行政法人制的國家兩廳院所必須承受的暫時託管制;再者,自負盈虧的營運負擔,相對使得牯嶺街居於地方文化館群落的邊緣,猶如無傷大雅的存在,弔詭地是,這或也讓它有了靜靜生長的條件。也許,最大的危機可能會出現在當牯嶺街真正變成「城中之心」的時候吧。

於是乎,檔案展現場簡單陳列的諸多文件及編年紀事,展示的時幅又何止十年,而是無聲地述說著小劇場自八零年代以降,從前衛到實驗,從反體制到抵體制,至少還留下了一個牯嶺街小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
將物質文化的地方人文與民間精神活動列入藝術史,多傾於將它們當作擴充藝術史的材料。而如果以地方性為主體,「地方性的藝術」在階級品味擴張之外,則需要政治美學化與藝術政治化的行動介入,才能打破其固化的形態。在史觀區分上,歷史唯心主義傾於「菁英史觀」,認為「重大理念、人物、事件」才能製造出流動的歷史感,否認民眾在歷史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歷史唯物主義則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主張「人是環境的產物」,群眾才是創造歷史的力量。 此藝術史觀的源起分歧,決定了「地方性」與「藝術性」的發展脈絡。在當代文化生產語境裡,「菁英史觀」介入「民間環境」的同時,則又顛覆又模糊這兩個意識形態,在異化中擴張了地方文化的再生產。
8月
07
2024
原本以為「正義」的問題都給楊牧、汪宏倫說完了。最近赫然發現,「轉型正義」的問題或許不在「正義」,而是「轉型」。誠如汪宏倫所指出的,「轉型」的原意是一個有具體歷史脈絡、階段性任務的「過渡時期」,而當前的問題正是用「正義」的超級政治正確和「人權」的普世性,掩蓋了對於現在究竟處於哪一個歷史階段的辨認。我們正經歷的「轉型」究竟是什麼?
4月
18
2024
同時,我愈來愈感覺評論場域瀰漫一種如同政治場域的「正確」氣氛。如果藝術是社會的批評形式,不正應該超越而非服從社會正當性的管束?我有時感覺藝術家與評論家缺少「不合時宜」的勇氣,傾向呼應主流政治的方向。
4月
18
2024
首先,出於個人感覺的主觀陳述,憑什麼可作為一種公共評論的原則或尺度呢?我深知一部戲的生產過程,勞師動眾,耗時費工,僅因為一名觀眾在相遇當下瞬息之間的感覺,便決定了它的評價,這會不會有一點兒獨斷的暴力呢?因此我以為,評論者對「我覺得」做出更細緻的描述及深入剖析,有其必要。
4月
1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