喚起一段被遺忘的歷史《大肚王傳奇》
6月
18
2013
大肚王傳奇(台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84次瀏覽
郭彥汝 (國立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碩士班)

「一切都要從那個惡夢談起!」隨著劇中的現代長老為孫女解開夢境背後的意涵,我們也跟著踏入《大肚王傳奇》故事的漩渦,回到十七世紀的臺灣,重拾一段被遺忘的歷史。

本劇除了透過戲劇演出的方式帶領我們認識PAPORA族的歷史,亦使用「互動式劇場」的手法給予觀眾參與歷史的機會,因而將觀眾分為互動觀眾與觀演觀眾兩種類別,前者每場限定30個名額,並以國高中生為主要的訴求對象,一方面是為了吸引青少年走進劇場看戲,另方面則是鼓勵他們在戲劇的引導下勇於表達自我意見。戲中分別運用了角色扮演、提問、選邊站和良心巷等互動技巧,欲藉此引發互動觀眾的自覺行動力,但對於被規畫坐在舞臺中央的互動觀眾而言,這也許是從未有過的劇場經驗,當他們也成為其餘觀演觀眾的注視對象時難免會感到緊張,彷若是整體演出的第二批演員,需要更多的提示與協助以幫助他們更為自在地發言和表現。然而,這樣的互動設計不僅滿足了互動觀眾(青少年)被觀看的欲望,亦提供了觀演觀眾另一種看戲的體驗,歷史的詮釋權不再侷限於劇作家,而是透過這樣的方式交還到觀眾的手上,實為開創了一種全新的劇場表現形式。

從文化研究的觀點來看,歷史並不只是對過去的事件做單純的記錄,還必須根據當時的時間、地點、觀念與各種論述來還原歷史。PAPORA族就像臺灣其它原住民族群一樣,由於缺乏文字的記載,使得族群的故事無法被保存下來,而他們的歷史更是長期遭受忽視,或是說,遭到以漢人為主體的歷史觀點所忽略,仿若他們獨有的生活方式與文化不曾存在過。但事實上,PAPORA族的衰亡正是因為漢人勢力的大量入侵而導致,剩餘族人或選擇遷徙或被迫與漢人同化,從此隱身在以漢文化為主的歷史洪流中。然而,我們的歷史教科書卻從來也不正視原住民歷史對於臺灣整體歷史脈絡建構的重要性,因此,打破長期以來由漢人主導的史觀傳統是重構臺灣歷史的重要關鍵。本劇便是循著這樣的概念再現以大肚部落為主軸的十七世紀臺灣歷史面貌,並且透過嚴謹的歷史考察和研究,企圖站在PAPORA族的角度,描述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的歷史場景,包含荷蘭人、日本人和漢人等「外國人」在台灣的貿易情況、郭懷一事件、東部尋金傳說、鄭成功占領台灣等事件的呈現,亦試圖以另一種觀點看待這些真實存在過的歷史人物,例如日本商人喜左衛門、荷蘭上尉彭恩、中國商人何斌等角色,同時藉由模擬部落的祭典儀式等帶領我們認識PAPORA族的生活規範與習俗,讓這個甚少出現在歷史舞台上的民族與其文化內涵獲得被看見的機會。

除了「互動式劇場」的運用,三面式舞台、多媒材偶戲光影和LIVE BAND亦為該劇的主打特色,這些元素的增添豐富了演出的戲劇效果,使我們在觀賞沉重的歷史戲劇時也能獲得視聽娛樂的雙重享受,藉由精彩的戲劇演出啟發觀眾重新認識並思考歷史,無論是題材內容的選擇還是表現手法的使用,獨特的格局和創新的思惟都是本劇值得嘉許與肯定的地方

《大肚王傳奇》

演出|國立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
時間|2013/06/07 19:30
地點|臺南文化中心國際廳原生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說演員若能以更熟練的帶領技巧,帶領參與互動的觀眾們走入歷史,讓他們能放下對背後觀眾注視的武裝,應更能達到該劇精心設計的互動效果。
7月
01
2013
當劇場成為一個鼓勵青少年(兒童)發聲的場域,對其來說是一種全新的看戲體驗,也能建立其具備民主社會中自由且理性發言的態度。(洪雅琤)
6月
21
2013
在認識歷史與寓教於樂的前提下,這齣戲在敘述與演出的過程中,說書人不斷要求年輕觀眾選邊站,或是詢問他們,到底大肚王該如何做抉擇?若純粹以表演形式導入對歷史文化的認識與了解,這齣戲顯然是成功達陣了。(蔡明璇)
6月
17
2013
不只是一齣戲,也是一堂另類的歷史課,透過觀賞與互動,讓觀眾體會:在強權環伺之下,一個族群為了保有自己的獨立、尊嚴和求得族群的生存,面臨兩難抉擇的不易。(黃靖雅)
6月
12
2013
金枝演社的兩部新作品,只看劇名或許會覺得有些莫名,但作為中生代創作系列的第二部,兩齣戲劇的風格迥異,卻都以動物為核心帶出生而為人的孤寂與無奈,藉由動物為象徵各自點出了時代下人性的問題。
11月
20
2024
《安蒂岡妮在亞馬遜》向觀眾提出質疑:當威權抹殺自由、集體壓抑個人、文明掠奪自然,身處其中的我們將何去何從?為此,導演意圖打破性別與身份的限制,當演員跨越角色身份,當「安蒂岡妮們」不再侷限於特定性別與種族,眾人皆是反抗暴力的化身。
11月
20
2024
當我說《巷子裡的尊王》的正式演出,是一個進化版的讀劇演出時,我要強調的是導演、演員、和設計者如何善用有限的資源,以簡樸手法發揮文本的敘事能量,在劇場中創造出既有親密關聯,又能容許個人沈澱的情感空間,更有可以再三咀嚼的餘韻,是令人愉悅的閱讀/聆聽/觀看經驗。
11月
14
2024
在我看來,並不是省卻改編與重塑情節的便宜之道,相反地,為鄉土劇語言嘗試接近了「新文本」的敘述方式,讓過去一直以來總是平易近人、所謂「泥土味」親和力的鄉土語言,有了另一種意象豐饒的前衛美學風格。
11月
08
2024
由莊雄偉與林正宗導演、鄭媛容與郭家瑋編劇的《鬼地方》,採取策略十分明確,選擇捨棄具體角色與故事,直接拆卸自書中、未做更動的文字(但大幅翻譯為台語)提煉出「風聲」的意象;或以古典音樂術語來說,成為整齣戲的「主導動機」(leitmotif)。
11月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