腥風血雨下的勝利回眸《列寧格勒》
7月
07
2014
列寧格勒(NSO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642次瀏覽
武文堯(高中生)

「事實上,我不反對稱呼第7號交響曲為《列寧格勒交響曲》,可是它卻不是被德軍包圍之下的列寧格勒,而是被史達林摧殘之後,由希特勒完成毀滅的列寧格勒。」蕭斯塔高維契曾如此說道。1941─1943年(二戰期間),蕭氏完成的第七與第八號交響曲,稱為戰爭交響曲系列,形式內容與配器上極為相似,其中,第七號交響曲列寧格勒(Leningrad)更是蕭氏所有交響曲中最長的作品,如同作曲家所言,這首交響曲描寫的,是被史達林摧殘,希特勒完成毀滅的列寧格勒悲慘史,音樂裡有著作曲家的無奈,也有著人民受難無助的嘆息,但最終仍不忘樂觀的企求勝利,大敗敵人,迎向光明的未來。因此,蕭斯塔高維契第七號交響曲,除了表面上對於戰爭無情的寫實描繪外,更有著崇高的音樂信念。呂紹嘉與NSO的列寧格勒演出,證實了這樣的偉大情操。

呂紹嘉與NSO這場音樂會表現出的實力相當驚人,下半場列寧格勒的演出展現了NSO這幾年來耕耘的成果,相信大家是有目共睹的。全曲最著名的入侵進行曲,讓所有聽眾大呼過癮,從幾乎聽不見的極弱音量,慢慢堆砌,慢慢漸強,隨著樂器的增加,和聲的豐富,線條的重合,配合著小鼓的頑固節奏,呂紹嘉對於音量的壓抑以及力度的掌握,在這段入侵進行曲裡發揮的淋漓盡致,在震耳欲聾的刺激氛圍裡,體驗德軍入侵的逼近寫實,就像是體驗戰爭般,既真實又過癮。

比起之後完成的第八號交響曲,蕭斯塔高維契第七號交響曲反而具有樂觀的特質,雖然音樂中仍然有戰爭的苦難,但終樂章,仍然以光輝燦爛的銅管齊聲高歌,像是給人民的強心針,預告著之後的勝利。反觀第八號交響曲,結尾寥寥數語、細細呢喃,欲言又止宛若放棄希望般,第八號交響曲是內在深處的深邃情感,比起第七號的外顯特質,呂紹嘉特別強調了第七號光輝的一面,而不是悲觀的順從逆境,從第一樂章就持續的醞釀累積,二、三樂章在懷念記憶外,更勇敢的揮別倏忽之時光,邁向最終之昇華。我想這點定也是蕭斯塔高維契的創作意念。

小提琴家陳銳近幾年成為樂壇的新焦點,今年更與Sony合作發行了莫札特專輯,這次首次與NSO合作,演出了柴科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這首名列四大小提琴協奏曲之一的不朽經典,向來都是小提琴家的私房愛曲。這次陳銳的演出,除了展現他對於此曲的熱愛之外,更展現了獨一無二的詮釋方法。簡潔卻張力十足的序奏,小提琴在簡單的導奏後,便奏出了絕美的第一主題,理論上這個主題應該是淡淡鄉愁且優美的,但陳銳的演出偏重力度表現,非常的熱情陶醉,浪漫的色彩非常濃烈。如果說柴科夫斯基原本的主題像是淡藍色,那麼陳銳的演出絕對是深紫色,非常的著重力度技巧,這樣的演奏在史特拉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西貝流士小提琴協奏曲第三樂章,抑或拉威爾吉普賽人(Ravel Tzigane)就會非常的出色,然而運用在柴科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第一樂章,則顯得笨重、缺乏樂句的呼吸。陳銳的技巧無庸置疑,對音樂的感染力也是無與倫比,然而這樣強調右手運弓的特別演出方式,破壞了樂句的架構,支解了音樂的重心,在柴科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第一樂章就不適當,第二樂章同樣的過於兇猛,少了樂句的連貫;但第三樂章卻運用得宜,令人血脈賁張的小提琴爆發力完美展現,有令人瞠目結舌的驚人炫技,也有著完美平衡的旋律線條。陳銳的柴科夫斯基只能說是個令人耳目一新的詮釋,無論是否喜歡,都必須懾服於他對音樂十足的熱情,成就音樂的四射火花。

NSO國家交響樂團這場音樂會的演出,證明了自己的演出水準,相信在場的聽眾也聽見了自信精銳的聲音,讓我們期待的是,NSO下一步如何再次自我超越,如何維持每一場音樂會的水平,就像陳銳的演出一樣,永遠都令聽眾期待,也令大家驚喜。蕭斯塔高維契的音樂,擁有正面向上的力量,當我們聆聽呂紹嘉與NSO的演出時,心中同樣油然而生一股期待與希望的神奇力量。

《列寧格勒》

演出|NSO國家交響樂團
時間|2014/06/13 19:30
地點|國家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截至目前為止我們無法定論植物們是否喜歡這系列的音樂會,如果它們書寫評論或交換意見又將如何進行。我們就算能透過科學實證論斷植物具有一定層次的感知能力,仍舊無法判斷植物們是否具有「喜歡」這場音樂會的統合性價值判准。
9月
22
2023
反而更確定當我們當論藝術經驗時所帶來的局限,我們試圖靠近的或許終將是人類中心下對「非人類中心的想像」,喚醒的是人類對共生關係的想像。
9月
22
2023
校友團的形成與學校為核心,擴散而出,當變成民間獨立樂團時未必有學校的奧援,於是在工作的校友們成了最主要的資源來源,擴大樂團追求音樂都是好的目標,不過如何從中權衡得失,或許就是樂團主事者要不斷思量的。
9月
14
2023
亞洲青年管弦樂團時隔三年,終於又展開巡迴了!一進到音樂廳,自團員們開始前在台上的練習,每個樂器輪流不停歇地演練著當晚曲目最困難的片段,便能輕易感受到專屬年輕樂團的熱情。
9月
14
2023
捧著「邀請」的思維,嘗試把自己放在「合作」的角度。畢竟舞台上的夥伴,也正用心地高歌、邀請你進來這個情境氛圍——有時候,就只差一點勇氣與自信。
9月
07
2023
近幾年新成立的Makotaay生態藝術村,於在地居民、藝術家共同努力下,成為文化復振、藝術創生及探討永續生活的據點,常舉辦各類親近土地與文化的交流活動
9月
05
2023
音樂節的官方聲明表示,林昭亮與其妻何瑞燕將不再參與未來音樂節的一切事務,音樂節也將遴選新任負責人,並且執行組織變革,以筆者有限的想像,還是認為社會大眾很難不將台北大師星秀音樂節與林昭亮劃上等號,
8月
31
2023
台灣的國樂因為疫情關係,開始大量演繹台灣作曲家的作品,也因此出現許多寫景抒情的曲子,相較中國曲子之浩瀚廣大,台灣國樂則更能將音色的細膩勾勒。
8月
31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