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趕多」帶來精彩或困惑?《何仙姑》
6月
05
2024
授權公版圖片 / 王景銘設計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422次瀏覽

文 林慧真(2024年度駐站評論人)

在民間傳統八仙故事中,何仙姑是唯一的一位女性,也是最晚位列仙班的八仙;在明華園戲劇總團推出的八仙系列劇目中,《何仙姑》的創作也較晚,最早為1987年《蓬萊大仙—李鐵拐》,而後有《張果老與藍采和》、《劍神呂洞賓》、《韓湘子》等故事,直至2006年首演《何仙姑》,2008年再度改編進行巡演。此戲表演方式也頗吸睛,戲分為上下兩集、共5個小時的連台本戲,主演孫翠鳳一趕六,身分或男或女、跨越生旦、文武,挑戰角色的多變和困難,頗有因人設戲的味道。

在劇場演出的5小時版本中,情節與角色頗為複雜,講述何仙姑原為男子園丁張四郎,在荷花園中與武則天相遇,因長相神似已故夫君李治而為武則天所依戀傾心。後因叛將所迫,武則天封張四郎為「朝陽娘娘」,並賜其白綾自縊。張四郎死後已為列仙班名為何仙人,其友李白帶領何仙人至凡間觀其宿緣,何仙人謁見唐皇稱其擁有法術,唐皇不信,若有則賜其為平廬節度使,在一陣仙術顯化後,唐皇賜何仙人為平廬節度使。節度使戰事無往不利,部將以突厥語「戰神」之意封其名號為「安祿山」。在馬嵬坡之時,楊貴妃為眾軍脅迫賜死,李白則要何仙人解救楊貴妃才能登化為女神、救助更多女子,於是他甘願為楊貴妃替死,便梳化為女妝成楊貴妃替身,被賜死後羽化為女神何仙姑。

故事在人神、男女之間不斷轉換,角色和時代也不停流轉,要理解此版本已有些不易,而此次在麻豆代天府演出的外台版本則濃縮為一個半小時的演出,情節以原故事的下集為主,刪去上集武則天與張四郎的戀愛故事,因此,若不了解原有脈落,則會對故事的情節發展感到相當錯亂。外台版《何仙姑》從何仙人故事開始,其友人李白稱其日後為「七師妹」將化為女神,何仙人遇見嫦娥似為武則天,李白則說其本為張四郎,並帶他到凡間一觀,而後情節與上述劇場版大同小異,差別在於未說明武則天與張四郎之宿緣關係,使得各種角色已開始混雜令人難解,例如李旦皇帝為何稱張四郎為亞父,「三度梳妝」為何讓張四郎感到羞辱?此外,故事中重要配角為李白,其特質似為說書人,協助主角了解種種因緣,其前身為「卜卦」,後段情節似又暗示祂即為太上老君?此角色也有許多需要廓清之處。凡此種種,歷史背景混亂、人物關係複雜,時序究竟是進行式或是回憶的倒敘法?固然故事最後以經歷種種皆為「幻影及考驗」試圖解決其中的不合理性,但是身分的快速轉換、又缺乏一定脈絡去建立人物關係的連結時,實在不容易在短時間內迅速地理解故事邏輯。

相較於明華園戲劇總團其他八仙故事多以「角色經歷何種苦難、如何得道成仙」為主軸,此版本《何仙姑》並未交代何仙姑成仙緣由,故事主線為「如何從男神何仙人化為女神何仙姑」辯證其中男女性別轉換的問題,並以道家的「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去思考非二元對立的性別關係。只是放在故事的脈絡中,仍較難以理解,為何太上老君選擇了何仙人、而非其他神仙,讓其「體會」女性的苦,這似乎預設了女性是由男性所化。如果考察何仙姑在民間的傳統故事演進,並未有性別轉換等問題,而是一名「一心求仙而拒絕婚嫁的女性」。【1】在何仙姑民間故事中,女性的自主意識強烈、情願擺脫婚姻制度的束縛,而在劇團的版本中,女性則是被同情的角色。

劇團或許更可能是由演員本身去思考角色的塑造,在性別、行當等轉換中,賦予演員挑戰更為多元的角色。事實上,從外台版《何仙姑》演出效果來看,觀眾更在意的是孫翠鳳多樣地、忽男忽女的扮相,從一開場孫翠鳳文質彬彬的小生扮相,到平廬節度使的武將,中間安祿山一角由李郁真飾演,為楊貴妃解危時又梳妝為女性,最後為何仙姑的女神仙氣,不同扮相頗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相對地,或許是情節複雜,也或許是文戲偏重,整場演出時觀眾反應並不熱烈,但只要孫翠鳳換了造型,都能帶來觀眾的尖叫聲和掌聲。

純就舞臺效果而言,無疑是人包戲的表現,孫翠鳳的演出確保了這齣戲的吸睛程度。然而劇團或許需要重新調整並梳理外台版《何仙姑》的情節脈絡,除非在外台同樣以連台本戲方式演出,讓觀眾有充足時間去梳理角色身份分轉換的脈絡,否則如此複雜情節只會讓觀眾難以進入狀況,最終淪為只看演員扮相的一場表演。


注解

1、〈抗拒婚姻的叛逆女神!揭開何仙姑信仰背後的祖姑崇拜文化〉,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2024年1月31日。

《何仙姑》

演出|明華園戲劇總團
時間|2024/05/08 19:30
地點|臺南麻豆代天府(臺南市麻豆區關帝廟60號)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冥星》似乎是個太過「面面俱到」的作品,筆者似乎可以看到主創團隊使出了渾身解數滿足了劇團需求,滿足了歌仔戲迷、滿足了演員粉絲、也滿足了臺灣社會的審美喜好,但也沒有了進一步深化人物、拓展議題的餘裕。
10月
25
2024
當演員走到舞台下時,腳步的動作基本上就被遮蔽,加上整體光影造成演員身形的延伸與扯動,間接讓觀賞焦點被挪位。於是,多半是成就了現代劇場的調度,反而掩蓋了戲曲欣賞的部分需求,這之間的拿捏既成功於導演,卻仍有繼續思考的空間。
10月
25
2024
然而當老字號劇團嘗試使用新思維,創新歌仔戲形式及元素,但作為家族戲班,下一代青年演員是否有能力運用唱腔、身段創發角色?傳承與現代劇場手法試驗過程中,如何取捨輕重?這是《青樓淚》的亮點也是挑戰。
10月
25
2024
新穎劇團如何走向當代?如何打造獨樹一幟風格?沉浸於民戲的演出形式進入高度美學化的現代劇場該如何拿捏?都是該團必須面對之挑戰。因此《湘江夢》作為該團進入現代劇場第二齣劇作,企圖嘗試回應疑問,展現潛力,開創特色。
10月
21
2024
一個十八分鐘的故事,經過四次輪迴,劇情的順序被打亂,又長出了更多的參差,在觀眾情緒隨劇情熟練的反覆之下,表現形式得到發揮。
10月
18
2024
需要解方的「瘟疫」則可被解讀為五〇年代與九〇年代藝文工作者共同面對的「死亡威脅」——戲劇透過瘟疫的隱喻,向觀眾提出了一個系譜學式的問題:五〇年代「改良」歌仔戲、九〇年代(小)劇場,以及今日所面對的「瘟疫」分別是什麼?
10月
18
2024
既無語言,又是簡單「英雄救美」奇俠劇情,《源.緣》除了舞台空間調度精彩,最核心的表演內涵是什麼?與《巧遇姻緣》相同,就在掌上功夫——操偶技藝。
10月
17
2024
戲文在歌仔戲既有套路中擴大結構,修改原本上而下、男性主體的固定秩序,將其退為遠景,聚焦在劇中角色如何追尋愛情,將角色歷程融入傳統橋段,歌仔戲的世界觀因而擴張,擁有個人存在之地。選擇風花雪月為題不等於馴服,而是召喚共鳴的策略,以此呼應常民美感經驗。
10月
16
2024
光影變化不但營造出撲朔迷離的陰間之路,為兩尊戲偶射出前方路徑以及沿路遭遇的瞬息萬面,也隨著光束並無形體的介質特性,讓戲偶不受實體空間之框架所限。如此一來,既解放戲偶,使其在空間中享有更大自由,同時又始終有所支撐與憑藉。
10月
1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