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刺蝟到狐狸:作為明星獨奏家的《鋼琴巨星 丹尼爾・特里福諾夫》
4月
22
2024
授權公版圖片 / 王景銘設計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65次瀏覽

文 顏采騰(2024年度駐站評論人)

聆聽一場演奏會,有時是為了感官或知性的樂趣,有時則是為了解開心中的疑惑。這次欣賞俄國鋼琴家丹尼爾・特里福諾夫(Daniil Trifonov)的獨奏會,就屬於後者。

近年,特里福諾夫的事業發展,和人們對他的評價,似乎呈現兩極化的走勢。一方面,自2010、2011年連續獲得比賽大獎以來,他便一路走上樂壇頂峰,收穫各樂團及廳院的芳心;另一方面,近年卻似乎有愈來愈多樂友表示「脫粉」、認為他不復當年、演奏變得奇怪云云。為何他有如此兩極的迴響?他的演奏從以前到現在有什麼變化?如何理解其演奏風格與上述現象的關聯?我先前還未聽過特里福諾夫的獨奏會現場,這次親臨音樂廳,聽他演奏拉摩、莫札特、孟德爾頌的鍵盤作品,以及貝多芬最壯宏長篇的鋼琴奏鳴曲《漢瑪克拉維》(Hammerklavier),就是要為以上問題尋找解答。

匠心獨具、漫不經心又瘋魔

鋼琴家阿格麗希(Martha Argerich)曾經形容,特里福諾夫「兼具柔情與惡魔的一面」;但實際聽來,他的演奏則更像是「匠心獨具」、「漫不經心」與「瘋魔」的混合,一時之間令人無法捉摸其核心風格。

「匠心獨具」與「漫不經心」確實可以並存。在演奏拉摩《A小調組曲》(RCT 5)時,他刻意忽視通行的復古風格,改採飽滿樂句與現代聲響,不拘束地演奏拉摩那大量繁複的裝飾音;同樣是圓潤音色,他彈出五、六種層次變化,展現出充滿個人思維、不隨主流的一面,也形塑出一個現代感十足卻同樣有說服力的拉摩。相比之下,莫札特奏鳴曲(K. 332)則偏快、急躁、音樂性單調乏味,慢板樂章節奏飄忽,終樂章則僅止於改動樂譜記號的取巧賣弄。匠心獨具的是他對於巴洛克曲目的個人見解,漫不經心的是他不願探索情感深度、幾乎淪為例行公事的莫札特演奏。

「瘋魔」則展現於上半場壓軸的孟德爾頌《莊嚴變奏曲》(Op. 54),以及下半場貝多芬《漢馬克拉維》。這裡說的「瘋魔」,指的是一種趨於瘋狂的狀態、衝刺性地貫穿始終的盲目直接性,以及急欲衝破樂譜框線般的強大動能。《莊嚴變奏曲》由十七個變奏、十九個段落組成,具有鮮明的段落感;特里福諾夫卻從第十變奏開始忽視段落,以壓迫感與狠勁貫通樂曲後半,形成一種史克里亞賓式的狂熱、李斯特式的超技,逼得人寒毛直豎。

《漢馬克拉維》是貝多芬「晚期風格」的代表之作,其特色除了首樂章雄壯急促的主題動機,還有末樂章複雜難解、超出常人聽覺能力的賦格——有論者認為,貝多芬是刻意寫作繁複、風格化的複音音樂,將自己隱藏在其中,不再表達其意志或感情,以客觀疏離迴避老死的恐懼。對此,特里福諾夫則用癲狂與直衝給予回應:他的第一樂章快板快衝強撞,從頭到尾沒有為休止符留下一點間隙;終樂章的賦格也義無反顧,狂熱而不喘息地奏至尾聲,隨時用重音強調聲部線條,梳理出一條狂衝但有跡可循的理路。大致可以說,他是用「瘋魔」的忘我狀態來處理甚至取代貝多芬晚期的抽離客觀傾向。這麼做確實效果十足,但關於樂句的控制、音色的營造,則顯得凌亂不堪。

在正規曲目演奏完畢後,特里福諾夫一邊拘謹地謝幕,一邊帶來三首簡短的安可曲(大多是安靜、溫柔、能夠展現弱音技巧的樂段),結束了整場演出。

刺蝟與狐狸

所以,我們該如何評價他現今的演奏詮釋?筆者私以為,歷時性地看,從他十餘年前以大賽出道至今,他其實恰好形成了漸進式的變化:從一個圓融和諧、路徑一致的俄國學派鋼琴家,成為面向廣大聽眾、挖掘自身吸引力的「明星獨奏家」。

套用以薩・柏林(Isaiah Berlin)的分類來說,演奏家可以分成「刺蝟型」與「狐狸型」兩大類。前者連貫一致的思想體系,面對不同的作品流派,會一以貫之地予以詮釋,用一套核心的美學邏輯演奏;後者則使用多種詮釋方法論,以不同甚至衝突的邏輯面對不同樂曲,呈現漫射離心的狀態。就此而言,早年的特里福諾夫是「刺蝟型」的:身為巴巴揚(Sergei Babayan)的學生、瑙莫夫(Lev Naumov)的徒孫,他承接了俄國學派核心的透亮觸鍵、美聲音樂性以及高超炫技,演奏詮釋散發著圓熟一致的風格,是個十足的「刺蝟型」鋼琴家。

十餘年過去,特里福諾夫卻從「刺蝟型」變成了「狐狸型」:他一下子別出心裁地演奏巴洛克作品,一下子漫不經心地彈奏莫札特,而後又發癲似地、超常規地詮釋孟德爾頌與晚期貝多芬,在這個過程中,他捨棄了俄國學派的飽滿音色,丟失了刨掘情感深度的能力,換來的是更靈活多變的模樣,更強的感官刺激。我們當然可以理解為,特里福諾夫捨去了年輕時的學派包袱,試圖打磨自身的演奏特色;但在這個過程中,丟失早期的粉絲也是必然的,這大概是許多樂友對其失望的原因之一。

從刺蝟走向明星獨奏家

可以進一步思索的是,「刺蝟型」與「狐狸型」之間有客觀或者普遍的好壞之別嗎?或者,反過來說,特里福諾夫轉變為狐狸型演奏家,這件事有益於他的事業發展嗎?這牽涉到各國音樂市場與品味的異同,在此無法一概而論;不過,從音樂社會學的角度切入,或許可以給出初步的解答。

音樂家的詮釋風格與曲目選擇,決定了觀眾的取向以及市場的大小——更精準地說,是不同經濟及文化資本的觀眾——,形成布赫迪厄式的「品味區隔」現象。愈是耕耘於單一風格、謹守於單一學派的「職人式」演奏家,愈會吸引更小眾且品味刁鑽的資深樂迷,以及具有音樂智識及技藝的高文化資本群體;相反地,愈是廣涉樂曲、以感官刺激取代深度探索,展現多面向魅力的音樂家,則更能吸引音樂圈內以及圈外的聽眾(用布赫迪厄的話來說,後者往往是經濟資本雄厚、渴望習得精緻品味的階級),朝向大市場、高知名度的事業地位,某種程度上是成為「明星獨奏家」的途徑之一。

上述的區分當然有些粗略(例如這裡忽略了,蘇美冷戰時期以藝術為政治角力籌碼,讓俄國鋼琴學派躍升為樂壇焦點等等),但思索特里福諾夫的當今形象,他確實漸漸離開學派傳統,演奏時更重視單點效果多於整體架構,離保守的詮釋愈來愈遠⋯⋯,這些都有利於他躍上時代頂峰,掌握最頂級的市場,成為真正的「明星獨奏家」。

至於這個發展方向是好是壞?我在此持保留態度,畢竟這已經超出單純的美學討論,而涉入了市場與階級品味的爭論。不過,在表演當下,我一邊聽見特里福諾夫的不時粗心、失誤與盲目狂衝,一邊想著票券上顯示的鉅額票價,我還是懷念起那些謙卑樸實、音樂溫厚的演奏會了。

《鋼琴巨星 丹尼爾・特里福諾夫》

演出|丹尼爾・特里福諾夫(Daniil Trifonov)
時間|2024/04/07 15:00
地點|國家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門禁社區》,探討的不只是「禁」本身的神祕以及誘惑性,更是開啟「門」走進去的人性本身,重新思索人生的存在與否,短促與永恆。偌大的「祥瑞聚落」內,所謂有生活品味的「上人」,過著弔詭的美好生活,追求的純潔與高貴、平靜與祥和,諷刺的是,這裡卻曾是一個葬送自由生命的悲慘之地。而小雯一家的入住,究竟是參與了與世俗之人相異的「上流」,亦或者只是踏入了一場與普世類同的束縛?
5月
03
2024
《這不是 音樂 會》利用聲響與視覺的交錯,加深了觀眾對於音樂的想像,也藉由超現實的畫作與動態影像結合,捕捉藝術家內心真實的想法。或許,這真的不是一場音樂會,而是戲謔地、哲學地提點我們在座的各位:莫忘初衷?
5月
03
2024
究竟一場音樂演出需要何種劇場介入?這到底是趨勢還是必要?今年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不約而同在四月的第二個周末,同時推出了兩檔音樂、聲音結合劇場的作品,分別是ㄧ公聲藝術《共振計畫:拍頻》與春麵樂隊《後現代登高指南》——沒有明確的戲劇情節、舞台元素與劇場語彙,卻讓人看見音樂與聲音如何「提問」與「建立關係」,而這恰好也是當今戲劇構作(dramaturgy)的核心實踐。
5月
02
2024
單就《空城故事(第一篇)》與《亞穩態》、《晶影(二)》的創作手法,使筆者感受作曲家盧長劍的特別之處——如果多數作曲家的創作如同畫家一般,以音符做為顏料,將繆思在畫布上從無到有地呈現、發展,最後產出的畫面讓觀眾感知,以進入創作者想表達的世界;那盧長劍則更像是一位攝影藝術家,以音符代替相紙與藥水,選用一個特定的視角取景,呈現一個實際的場景或是已存在的現象。
4月
22
2024
演奏者精心設計了樂曲的開頭,結尾自然也不會遜色;飛快的思緒在〈快速舞蹈〉( “Sebes” )層層堆砌,達到終點時,所有人的急促呼吸終於得到了舒緩,果斷而清晰的結尾彷彿軟木塞自香檳瓶噴飛的瞬間,清新、輕盈的氣息隨之呼出,像是三人同時舉杯相碰:「成功了!」
4月
18
2024
這個新的感知形式,從被動接收到主動組裝的變化,其實也是數位藝術的主要特徵之一。數位媒介向來有利於重複、剪貼、混音等行為(技術上或比喻上皆然),讓音樂作品變成了短暫(transitory)且循環(circulatory)的存在,形成一種不斷變動的感知經驗。有些學者也稱此為「機械複製」(mechanical reproduction)到「數位再製」(digital re-production)時代的藝術演進,是數位技術之於欣賞者/參與者的賦權。
4月
12
2024
雖然缺乏視覺與肢體「實質的互動」,憑著聲音的方向、特質給予訊號的方式並非所有人能馬上理解。但妥善規劃層次分佈,凸顯夥伴作為主體的演奏技巧,不受他人影響成為團隊中穩定的存在,正是鋼琴家仔細聆聽音樂本身,以及信賴合作者所做的抉擇。
4月
08
2024
如同本劇的英文標題《Or/And》,演出從第一景作曲家即自問出「或」與「和」的難題,隨著劇情推演,也道出我們時常用「或」來區分身份,但選擇這樣認同的人,其實同時也兼具著其他的身份或是立場,但「和」反而能將各種身份連結,這或許才是人生的普遍現象。劇情以排灣族的祭典、休士頓的示威遊行來說明作曲家的發現、用與女兒的對話來凸顯自己在說明時的矛盾。
4月
08
2024
第四樂章的開頭,在三個樂章的主題動機反覆出現後,低音弦樂示範了理想的弱音演奏,小聲卻毫不壓抑,可以明顯感受到樂器演奏的音色,皆由團員的身體核心出發,並能游刃有餘地控制變化音樂的方向感,而轉而進入歡樂頌主題的齊奏。
4月
0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