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想像邊界的《巴黎舞會》
3月
28
2023
巴黎舞會(國家兩廳院提供/攝影Gelée Lai)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529次瀏覽

文 鄭宜芳(專案評論人)

人類對於探索從現實世界通往虛擬世界的欲望始終不曾減緩,經歷疫情三年和科技政策的大力推展,實境技術正方興未艾地推進著和尋求突破點,相關VR(Virtual Reality, 虛擬實境)、AR(Augmented Reality, 擴增實境)、MR(Mixed Reality, 混合實境)乃至元宇宙等話題,熱度不斷。面對新一波未來科技浪潮,加之文化政策、公家資源的大力扶植、投入,虛實整合的新型態展演在可預見的未來或將持續發展。

在布蘭卡・李(Blanca Li)的《巴黎舞會》(La Bal de Paris)中透過BackLight Studio【1】的VR技術、Vincent Chazal的視覺設計與Tao Gutierrez的作曲,半小時裡,讓你一秒穿越到巴黎黃金二零年代,體驗奢華上流生活方式:水晶燈、華服、宴會廳舞會、私人遊艇、鄉村莊園等。由BackLight Studio提供的虛擬實境技術,無縫的將每一個場景與場景完全融合接軌,流暢地將體驗者帶往下一個情境場景,無論是手扶梯、火車或者遊艇,確實令人驚豔。

相較於過往虛擬實境節目的設定,《巴黎舞會》不僅僅是發揮了VR的最大優勢:高強度的沉浸式體驗,以及三百六十度可探索、敘事的空間,Vincent Chazal的視覺利用近景、中景、遠景在細節刻劃與整體氛圍的營造,創造層次豐富的感官體驗經驗,更在於《巴黎舞會》做到了讓體驗者在虛擬實境裡的角色能與其他角色進行互動。不再如以往的虛擬實境節目般,穿戴裝備的體驗者總是較為孤立自我且自外於他人的情況,是一個將現場表演與最先進科技結合的節目。

當然,與十名體驗者和兩名舞者一起穿越至巴黎,換穿香奈兒高級訂製禮服,欣賞華麗舞廳裡優美的樂團演奏與舞蹈,搭乘遊艇看落日感受微風,穿過樹籬迷宮進到浪漫花園,搭火車到有著跳康康舞女郎和香頌的著名夜總會漫步,三不五時和舞者、其他角色手拉手跳舞轉圈,確是如夢似幻,這種夢幻般的感官經驗亦確實達成創作者布蘭卡・李想傳遞給體驗者的核心。雖然這種感官於我而言,反而更加強了一切皆為幻境之感。

另一方面,在《巴黎舞會》中看見香奈兒的高級訂製禮服,相信亦不僅香奈兒是現今依然保有高級訂製服裝傳統(Haute Couture)的頂級品牌,其服飾亦隱含有追溯自狄亞基列夫(Serge Diaghilev, 1872-1929)時代起,香奈兒本人與前衛新潮藝術深切關係與密切合作之意。

然而,這或者也呈現出虛擬實境節目當前困境:內容的缺乏與長篇敘事的缺陷。在《巴黎舞會》中,其浪漫的三幕愛情喜劇故事設定與場景結構,總讓我不時想起弗朗茲.勒哈爾(Ference Lehar, 1870-1948)的輕歌劇《風流寡婦》(Die lustige Witwe),只是故事與角色更為輕薄短小。如此設計,或許也是受限於目前虛擬實境技術範疇,包含實際體驗時間設定三十至三十五分鐘。畢竟,目前VR的頭戴裝置依然稱不上輕便靈巧(至少在最後十分鐘我已需要用手協助支撐頭部才行)。無論如何,《巴黎舞會》對虛擬實境技術的整合,確實推進與擴展了劇場或新型態展演的邊界和想像,雖然尚有可攜性、裝置大小重量、設備價格未達消費級產品等問題待解決,但相信虛擬實境走入大眾生活也將是不久的事情。


註釋

1、本文除主創者布蘭卡・李外,所提到之設計者姓名皆參照售票頁面使用原文姓名。參照:《巴黎舞會》OPENTIX售票頁面

《巴黎舞會》

演出|布蘭卡・李(Blanca Li)
時間|2023/02/20 16:30
地點|國家兩廳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恰如莊子清醒夢般的「不知此身還彼身」,我們能夠與現實聯繫的最後一釐米,到頭來也只剩下演員不知身在何處的安全須知與簡短回應,作為參與者的我們,甚至不會知道演員是否真有如影像中所看見地那般跳躍與歌唱,筆者便在這樣的荒謬時空下,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體驗——虛與實的難以捉摸、相信與懷疑。
3月
13
2023
「追求不一樣」是歷史上開設替代空間很典型的動機。然而,從數年來藝文體制大量吸納了替代空間、實驗劇場等美學與成果經驗下,不可否認地說,現今成立「不一樣的空間」也是青年創作者面對「如何接軌體制生存?」的類似選擇。因此「不再是我所熟悉」所變化的不見得是城市,也是時代青年自身。而「替代」在此亦是對自我匱乏的補充,如同跨領域是對領域單一化的補充。
11月
27
2024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綜言之,今年的「Kahemekan花蓮行為藝術展演」大膽化用戲劇元素,近乎從「單人行為」往「雙人、小組行為」延展與突破。即使觀眾與舞台上的行為藝術家拉開距離,但劇場氛圍濃厚的行為展演,反而透過聲光音效、物件應用及行為者「共舞、同在」而拉出不同張力,甚至在不同主體對原民文化認同/藝文工作、少數發聲、藝術/生命哲學等主題闡發不同意見之際,激盪出辯證與淨化之效。
8月
1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