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超現實——清醒夢般的《巴黎舞會》
3月
13
2023
巴黎舞會(國家兩廳院提供/攝影Gelée Lai)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921次瀏覽

文 簡麟懿(專案評論人)

時代從來沒有停下它的腳步,儘管大有人在定義何謂「美學」、何謂「舞蹈」,但在迭連不休的匆匆歲月裡,我們依舊可以看見有人試圖打破既有定錨的輪廓,伊富勒(Loie Fuller)那年如此,跨越一世紀後的姬爾美可(Anne Teresa De Keersmaeker)亦然。此刻的台灣,我們也有黃翊、謝杰樺等人,正不停地嘗試從不同表演視角,去尋覓到各種嶄新且具超越性的身體表現,如今我們迎來了布蘭卡.李,一場脫離身體知覺,獻身於元宇宙的《巴黎舞會》(以下簡稱《巴》),契合著2023 TIFA的策展主題「回不去,也不回去了!」這一句話,將表演藝術的風景全然透過VR實境來進行呈現。然而這樣的全然投入,卻也不禁讓筆者想這麼反問一句:「我們真的準備好了嗎?」

更近的一釐米,更新的遊走式沉浸體驗

人們對知覺以外的感官體驗,可說是從古至今地從未停下來殷勤熱切,不論是黃粱一夢的盧生,抑或是莊子《齊物論》中的蝴蝶,此刻的我們追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也確實正在朝向這種不思議的情境緩緩靠攏。就筆者自身擁有的經驗而言,最近一次的體驗莫過於周東彥於2022年在北藝中心發表過的《霧中·凝視》,其趨近於4K的VR影像技術,以及沉浸式觀賞體驗,幾乎模糊掉了筆者對現實與虛擬的認知及邊界,但拉近這兩者之間距離的鑰匙,其實還是仰賴於「演員」本身——也就是「人」之存在與消逝,促使了其催化本不應這麼快便相融的化學公式及反應。

但《巴》更甚之,它擁有前者所述的全部體感,但卻又更進一步排除掉視覺上有「人」的存在,因此在《巴》裡頭我們看不到人,即便是觀眾自己身在其中,其形象也被相對應的互動系統,改造成不同皮膚的獸頭人形。

恰如莊子清醒夢般的「不知此身還彼身」,我們能夠與現實聯繫的最後一釐米,到頭來也只剩下演員不知身在何處的安全須知與簡短回應,作為參與者的我們,甚至不會知道演員是否真有如影像中所看見地那般跳躍與歌唱,筆者便在這樣的荒謬時空下,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體驗——虛與實的難以捉摸、相信與懷疑。

最後,與其說我們是觀賞了一場現場舞蹈演出,倒不如說是參與了一場魔幻盛宴與遊樂場,十分獨特且好玩,但至於是不是真的「不回去了」,我們是否會因此著迷於虛擬實境的糖衣,而再也無法回憶傳統劇場所帶來的純粹與美好,筆者倒認為與大多數「寓言」所希望傳遞的正面啟發沒有不同——不論夢再如何真實,我們終究會有醒來的一天,如桃源仙境,如夢幻泡影,醒來後的主人翁或許會徒留戒斷般的惆悵,但也將在一點一滴察覺現實的當下,回歸到生活的日常。

不能翻到前一頁的童話故事書

《巴》是一個全然人造的虛擬實境,其擁有幾乎無限大的娛樂價值,這些娛樂內容在布蘭卡.李的團隊策劃下,緊密連結了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某些慾望及外在需求,譬如香奈兒所設計的十三件華服,讓民眾在最初開局的時候,可以選擇自己在舞會上的皮膚造型,而迷宮式的動線設計結合影像,讓參與者可以在無限迴圈的情況下,如電影《一級玩家》般遊走在私人宅邸的後花園、城市底下的神秘酒吧和具有升降功能的電梯裡頭,甚至遊艇、列車的搭乘,也都是《巴》中出現過的畫面。

過程中演員甚至會引導不同的民眾相遇,讓一群陌生人敞開心胸,得以在虛擬的世界裡感受嘉年華會般的盲目約會及交流,筆者可以想像,如果當未來的技術更加成熟,透過《無光晚餐》般的邏輯與手法【1】,或許我們將可能在影像當中觸碰到更多實體,甚至品嘗食物、滿足短暫的生理需求等都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唯一細思極恐的是,參與的民眾永遠不會知道他正在經驗的其實是什麼,就像《駭客任務》中的主人翁尼歐一樣,當他選擇吃下紅色藥丸,嘗試回頭探究事物的真實樣貌時,美麗監獄外的真相是否殘酷而艱鉅,都只有跨過那片禁忌之門的人才會曉得。

順道一提筆者曾嘗試在花園的迷宮中走回頭路,但卻被舞者趕了回去,事後回想確實恐怖極了。


巴黎舞會(國家兩廳院提供)


成功的失敗與成功有同樣的價值 

像《巴》這樣的作品,始終免不了筆者給予和周東彥等科技藝術家們相似的評價與好奇,其中一個便是近未來的代價是否太過於高昂,在為期三週的演出檔期裡,每一場六十分鐘的演出僅能提供十位觀眾參與,而實際的演出體驗卻僅有三十五分鐘,這樣的花費成本,考量到背後可能需要的支出與籌備,是否需要在此時此刻邁出這一步,雖也不是作為局外人的筆者能夠想像及預見,卻也是作為創作者,不得不去思考與進行評估的一大課題。

同時,「技術是否成熟」以及「技術是否穩定」是兩件截然不同的事情,譬如筆者在挑選服裝時,曾看見自己影像中的脊椎呈現側彎的模樣,在經過協調與重新設定的過程後,還是不免發生角色整個消失、設備失靈等為難的困窘,而事後筆者終於能順利參與演出,卻仍在過程中一度看見影像裡的自己支離破碎,甚至眼前的舞者巨大化成如蒂米特雷斯庫夫人般的模樣【2】,一時間又是好氣又是好笑。

但筆者相信這些都是成功的失敗經驗,並且會在不久的將來躍升到難以想像的地步。

譬如1996年開發的電子遊戲《惡靈古堡》,當時角色的塑造都還帶有極大的顆粒感,同時設定上也有明顯的Bug,容易卡在一個地方無法動彈,然而到了2015年的重製版上市,流暢的動作運行與清晰的畫質,各種程度的優化帶給舊時的玩家截然不同的感受,而一樣發生在《巴》裡的情形,也必然可以在未來的調整下,得到更好的調整或是提升,故此刻所發生的缺失,卻也不一定是《巴》會讓人感到遺憾的癥結所在。

儘管不知彼岸位於何方,但仍要持續朝未知探進

如果說留在原地便是落伍,那我們究竟還要去到何方?

當所謂後疫情(Post-pandemic)時代的聲音即將消失,人們都在為解封後的世界雀躍不已時,還有多少人記取教訓,沒有停下腳步思考「未來的劇場要如何前行」,筆者認為布蘭卡.李某種程度給予了我們解答,即使它可能是昂貴的,但我們與劇場的關係、藝術如何與時代亦步亦趨,在《巴》如此跨越而超現實的問世後,創作者們是否要緩下此刻對創作的飢渴難耐,重新評估藝術產出的結果,還能夠回應這個時代多少聲音?筆者相信這都能為持續投身在劇場的藝文工作者與觀眾們,帶來更多有趣且樂此不疲的期待。


註解

1、《無光晚餐》是由「驚喜製造」所規劃的沉浸式體驗活動,參與者會在一個在全黑的空間中用餐,感受到其餘感官大開,想像力噴發的餐飲體驗。
2、蒂米特雷斯庫夫人為電子遊戲《惡靈古堡 村莊》中登場的人物,該人物以異常的身高引起網路上粉絲大量的興趣與創作迷因。 


《巴黎舞會》

演出|布蘭卡·李(Blanca Li)
時間|2023/2/18 13:30
地點|國家兩廳院 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巴黎舞會》不再如以往的虛擬實境節目般,穿戴裝備的體驗者總是較為孤立自我且自外於他人的情況,是一個將現場表演與最先進科技結合的節目。
3月
28
2023
「追求不一樣」是歷史上開設替代空間很典型的動機。然而,從數年來藝文體制大量吸納了替代空間、實驗劇場等美學與成果經驗下,不可否認地說,現今成立「不一樣的空間」也是青年創作者面對「如何接軌體制生存?」的類似選擇。因此「不再是我所熟悉」所變化的不見得是城市,也是時代青年自身。而「替代」在此亦是對自我匱乏的補充,如同跨領域是對領域單一化的補充。
11月
27
2024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綜言之,今年的「Kahemekan花蓮行為藝術展演」大膽化用戲劇元素,近乎從「單人行為」往「雙人、小組行為」延展與突破。即使觀眾與舞台上的行為藝術家拉開距離,但劇場氛圍濃厚的行為展演,反而透過聲光音效、物件應用及行為者「共舞、同在」而拉出不同張力,甚至在不同主體對原民文化認同/藝文工作、少數發聲、藝術/生命哲學等主題闡發不同意見之際,激盪出辯證與淨化之效。
8月
1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