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過來!替路邊歌仔戲「做活戲」再說句公道話
11月
15
2011
戲話話戲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680次瀏覽



在戲曲「幕表戲」普遍沒落的今天,歌仔戲是保留「幕表戲」最完整的劇種。這種表演方法之於演員潛力的發掘和表演厚度的錘鍊,有其絕對的價值。至今還有不少「做活戲」的高手活躍在歌仔戲民戲戲台上,以北部來說,例如洪明雪、陳美雲、呂雪鳳、林美香、蔡美珠等,只要有心,並不難看到他們的演出。

歌仔戲即興演出的訓練,對演員表演,到底有什麼樣的影響呢?舉幾個歌仔戲演員跨界合作的例子,說明它的可能性。大家記憶猶新的,是去年唐美雲在戲劇大師羅伯威爾森(Robert Wilson)導演的跨國大製作《鄭和1433》(2010年2月20日國家劇院首演)中挑大樑,此戲將禪鼓、歌仔戲和爵士樂等交融在一起,呈現全新的音樂劇場。在導演的要求下,唐美雲造型多變、以渾厚帶點沙啞的聲音擔任說書人的角色,又改變造型,詮釋老人、小孩、女人等。媒體宣稱這是一次對唐美雲高難度的徹底大改造,但唐美雲演來卻是得心應手,遊刃有餘,成為《鄭和1433》的焦點所在。其中最為人稱道的,是唐美雲的歌仔戲唱唸與爵士樂手迪奇.蘭德利(Dickie Landry)的即興合作。這完全得力於唐美雲做為歌仔戲演員,從小所受的訓練,本來就習慣且擅長即興發揮。

還有許多歌仔戲演員,跨足其他劇場演出,馬上就看到亮眼的成績。例如去年歌仔戲小生演員呂雪鳳第一次拍電影《當愛來的時候》,就獲得第四十七屆(2010年)金馬獎最佳女配角提名。唐美雲第一次演電影《一隻鳥仔哮啾啾》,也入圍第三十四屆(1997年)金馬獎最佳女配角;她的姐姐,同樣為小生演員的趙美齡,第一次演出電影,更以《沙河悲歌》獲得第三十七屆(2000年)金馬獎女配角獎。舉這些例子,並非對獎項的盲目崇拜,實因觀賞歌仔戲演員在電影中表演所受到的震撼。相較於電影中的其他演員,她們所擁有的演出質地,舉手投足所展現的厚度,是那麼樣的不同,那麼樣的難以掩藏。也難怪第一次演電影,就抱回光彩耀眼的成績。至今,尚在舞台上演出的臺灣歌仔戲演員,許多都擁有這樣的表演能量和演出質地。這來自於他們的環境和訓練,這套方法,是值得被重視和轉化的。

對於歌仔戲的研究而言,不去理解其做活戲的表演精華,不僅只是「很可惜」而已,研究者將因此而掌握不到歌仔戲的表演藝術的主軸。目前臺灣有戲曲學院歌仔戲系負責歌仔戲教育的傳承,其課程主要複製了京劇科班的教育,若能注意到歌仔戲即興演出的技術與藝術,對演員必有極大的啟發,也更能凸顯歌仔戲和京劇藝術之不同。戲曲教育之外,當代劇場亦可將即興演出納入訓練之列,臺灣的「金枝演社」標榜庶民美學,倒是很早就注意到歌仔戲的表演方法。

學院的研究,教育的重視,加上劇場的運用,歌仔戲的幕表戲演出精華,雖然備受忽略,至少不是交白卷。但願在歌仔戲「做活戲」嚴重沒落的今天,還來得及喚起世人對它的注意。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追求不一樣」是歷史上開設替代空間很典型的動機。然而,從數年來藝文體制大量吸納了替代空間、實驗劇場等美學與成果經驗下,不可否認地說,現今成立「不一樣的空間」也是青年創作者面對「如何接軌體制生存?」的類似選擇。因此「不再是我所熟悉」所變化的不見得是城市,也是時代青年自身。而「替代」在此亦是對自我匱乏的補充,如同跨領域是對領域單一化的補充。
11月
27
2024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
將物質文化的地方人文與民間精神活動列入藝術史,多傾於將它們當作擴充藝術史的材料。而如果以地方性為主體,「地方性的藝術」在階級品味擴張之外,則需要政治美學化與藝術政治化的行動介入,才能打破其固化的形態。在史觀區分上,歷史唯心主義傾於「菁英史觀」,認為「重大理念、人物、事件」才能製造出流動的歷史感,否認民眾在歷史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歷史唯物主義則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主張「人是環境的產物」,群眾才是創造歷史的力量。 此藝術史觀的源起分歧,決定了「地方性」與「藝術性」的發展脈絡。在當代文化生產語境裡,「菁英史觀」介入「民間環境」的同時,則又顛覆又模糊這兩個意識形態,在異化中擴張了地方文化的再生產。
8月
0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