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當代的女性絮語《陰道獨白》
4月
22
2020
《陰道獨白》讀劇演出(On Stage-表演藝術工作坊提供/攝影鄭卉妤)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449次瀏覽
王俞文(高中表演藝術教師)

美國劇作家伊芙‧恩斯勒(Eve Ensler)於1994年發表《陰道獨白》,九○年代起這齣戲透過全美乃至全世界各劇團、社福團體、社教機構,進行大規模的展演,恩斯勒並以此作品醞釀「V-Day運動」,提出「終止對女性施暴」的述求。2001年,此劇本授權給全球女性團體,而2005年勵馨基金會將《陰道獨白》引進台灣,並連續公演十年,十年間揉捻了不同世代文化場域的觀演脈絡,在台灣傳唱女性身體自主之歌。2015年,編劇郝妮爾將原著改寫成《拾蒂》三部曲系列,2018年此系列再經濃縮、轉化成台灣陰道故事《拾蒂》,藉此再一次傳遞響應V-Day的決心。

也許因為勵馨基金會的《陰道獨白》系列展演太成功,深刻的觀演足跡讓此文本至今在台灣仍覆上一抹社教宣言色彩,形成一種矛盾。布萊希特肯定戲劇的政治性,甚至也明白道出一齣戲的價值就在於能否引發觀眾的思辨,但當看戲的觀眾帶著既定想法,例如「這齣戲是在講終止性暴力」(並且是對於女性的性暴力),反而壓抑了戲劇想像,也就是限制了觀眾觀看的能動性,而新時代該如何再回過頭去面對1994年的本,作出新詮釋,擺脫二元性別觀念,「施虐(陽性)─受虐(陰性)」的既定設定,亦是當代展演的挑戰。

On Stage-表演工作坊的《陰道獨白》似乎企圖刷淡這層說教色彩,導演田寶嘗試拆解文本順序,厚厚一本劇本刪除北美印第安以及慰安婦等的段落,回歸「女性自覺」。四位演員分別擔綱各主要段落的主述者,或是將一大段詩化的獨白拆解讓四位演員以聲音朗誦表演,演員精湛演出感召力十足。

打從一開始,演員張文易的Cunt段落開始第一句台詞「我就要叫她『cunt』」,細膩的聲情,剖開每一個字母,重新檢視、賦予意義,愉悅地帶領觀眾聆聽、再次探索「cunt」這個過去帶著女性性器貶義的字詞,重新賦予新的發語權。年輕演員劉培萱表現略顯緊張,但生澀感詮釋女學生與女同志鄰居的性啓蒙,酸中帶甜,懵懵懂懂地剛剛好。王詩淳亦莊亦諧的三段段子,道出女性對另一半性需求的嘲弄,同時也自嘲,生動演出令我噴飯不已,冷不防又被她真誠的自白打動而落淚。在那個時刻,我多想跟隨著王詩淳,一起綁上抗議頭巾,大聲附和並奪回女性陰道自主權。演員中最資深的蔣薇華,則是不慍不火帶領其他三位演員進行全劇中經典的高潮呻吟交響曲,提到中年女性的性幻想段落,敘述保羅紐曼在春夢之海載浮載沉,她以話語勾勒出的畫面歷歷在目,令我拍案不已。

剪裁過的文本,削弱了社福團體演出版本的社教性,但在表演中後段以投影幕方式播送世界上其他女性遭到性暴力的事實,不免覺得有點廉價,破壞了前大段彙集起來的詩性的、陰性書寫力量。而2017年後興起全世界的「#me too運動」,對照九○年代《陰道獨白》創作歷程,恩斯勒當時透過訪問,請各地女性分享自己隱藏已久、不為人知的故事,再以她人之口傳述、展演;但在新興資訊網路時代,這種以戲劇文本再現、揭露一件我們已熟知之事的模式是否過時?文本裡談論月經的段子以及演員選擇詮釋的態度已不太像是現下語境,台上演員略帶羞澀、禁忌態度討論經期能否去廟裡,試圖去污名化的呈現方式對照現實有點格格不入。我相信身處九○年代,在台上公開談論月事的確是件離經叛道的事,但時代繼續走,現在的我們需要什麼樣的離經叛道呢?或許,我會這麼疑惑也代表女性運動真的一直向前走,也反映某階段性平教育的成功吧。

恩斯勒針對《陰道獨白》為何放進「cunt獨白」,曾提到某個觀眾對文本初演時,表演中對於「cunt」有負面評論,觀眾主動聯繫劇作家,聊了關於這個詞的刻板印象;最後,伊芙恩斯勒完全改觀,並且決定加入這段作品,【1】由此可見,伊芙恩斯勒針對女性議題做的是不間斷動態書寫,透過全民(不限定女性)詮釋,補述、改述、創造新的陰道圖像。

雖然讀劇場地「議題製作所」不敵肺炎疫情衝擊,在四月十五日《陰道獨白》末場演後熄燈,但關於女性議題的傳誦是不間斷的,期待這個文本在當代能有更多新的詮釋。《陰道獨白》之所以為經典,緣起於她的精神而非表面形式,樂見更多屬於現下的陰道絮語。

註釋

1、參見伊芙‧恩斯勒(Eve Ensler)著,丁凡、喬色分翻譯:《陰道獨白—V-Day運動十週年紀念版》,台北:心靈工坊,2014年。

《陰道獨白》

演出|On Stage-表演藝術工作坊
時間|2020/04/15 19:30
地點|議事製作所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作品演出藉由「天光」降臨、壁上開花等隱喻,試圖形容當代社會的政治景況,彷彿島內正邁向一條逐漸明朗的道路,跨越歷史的陰霾。殊不知,如今所宣揚的「自由民主」已逐漸成為一種抽象的意識形態催眠劑。
12月
26
2024
「做自己」有時聽起來就像滿街飄搖的旗幟,彷彿有種正確答案;實際也可能不過是一個個向內溝通、與外協商的中繼點,不斷累疊起來的總體。
12月
23
2024
我認為《老派日常》說的是「我」與「我們」的「日常」故事,漫遊、聆聽過程中,店主、城市行走的路人、其他觀眾等都是劇場的「敘事者」,在這種極為普通的新舊交疊的日常裡,以城市的枝微末節作為象徵,得以體會、再現人與地方的溫度情感。
12月
19
2024
此刻回想《青春》,整體抒情風格的表現突出,舞台景觀與調度流暢鮮活,可列為個人近年觀演經驗中存在感相當強烈的小劇場作品;至於「青春是什麼」,或可視其以萬花筒的繽紛剪影回應此自設命題,可惜文本內容涉及時代記憶幅員與政經變遷廣泛,整體脈絡編織手法略顯隱晦、模糊
12月
18
2024
乍看之下,舞台上徒留物件,其他劇場元素,如演員、對白與調度,全部退位,彷彿是劇場中的美學實驗,實際上是向劇場外的世界隱喻了一場由下而上的革命預演。
12月
16
2024
水的流動、直擊心靈的片段式演出,從疾病、死亡、衰老,親情陪伴的痛苦到釋然,當觀眾能夠真的走上台去感受不同位置的角色,或許才能真正跳脫自己墨守成規的觀點,在即興創作與互動體驗中感受到生命的衝擊與真實
12月
12
2024
無論是《他和她的秘密》的論壇劇場(Forum Theatre),還是《錯・季》與青少年共同參與的集體創作,皆致力於構築感性共享與對話的場域。透過戲劇過程的推進,創造出新的感知方式,促使參與者對現實困頓進行超越與重新想像。
12月
12
2024
針對作品的意義來討論,本劇唯一的主題即是劇名,略顯單薄;縱然譯導楊世彭認為除了「真相」,還更深層討論了「謊言」的意義【1】;然則,也僅是一體兩面的層次。
12月
10
2024
從前作到此作,都讓人感到作品內裡含有一股很深的屈辱感,源自非常厚重、塵積的離散與剝奪,譬如當看到阿梅和Briggs在仿新村屋構的舞台上性交時,那是我們都有感的,殖民的傷痛。為什麼那麼痛的話要由女性來說?
12月
0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