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蘭陵劇坊
時間:2018/05/05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文 羅揚(戲劇工作者)
蘭陵劇坊向來被戲劇界視為臺灣現代劇場的濫觴,其所培育的演員對於臺灣電影、電視、劇場界影響甚大,如:金士傑、李國修、劉若瑀、馬汀尼、楊麗音、鄧安寧、趙自強等人。自1990年蘭陵解散後,直接或間接地催生了許多知名劇團,其影響的深度與廣度可想而知。
作為蘭陵迎來40週年的大作,對比蘭陵30週年搬演人盡皆知的《荷珠新配》,此次所選擇的《演員實驗教室》顯得平凡許多。李國修曾對此次擔任編導的金士傑說:「此戲為蘭陵最該重演之戲碼,它敘述著演員的人生,誠誠實實,一層一層往心裡尋覓。」如同李國修所言,《演員實驗教室》的形式很單純,十四個演員訴說著十四個截然不同的故事(包含金士傑簡短的開場白),每一段故事都是演員最真實的自我,毫無隱瞞地坦露在觀眾面前。
而《演員實驗教室》所要表達的很簡單,導演給予每個演員的功課是:在歲月的淘洗與淬鍊下,成就了怎樣的自己。就線性的時間軸而言,他們的共同起點是蘭陵,此後卻走向十分歧異的人生道路。有人持續在劇場這片園地努力耕耘,有人選擇放下鋤頭另尋一片天地發展,如今再次重返劇場,已非當時在排練場留下無數汗水的熱血青年,在將近四十年的時間跨度當中,在演員們身上的歲月積累,不僅豐富了劇場的多元面向,也開啟了劇場的無限可能及想像。
《演員實驗教室》回歸質樸的劇場形式,翦除一切燈光、音效、服裝、化妝的華麗加持,舞台極其簡潔,背後投射出每個演員的歷史照片,戲裡也毫不修飾地呈現演員真實的樣貌——老的、皺的、垂的、胖的、禿的,沒有人能逃得過時間的無情雕琢。演員在舞台上揭露自己的真實生命歷程,講述生命中所發生的趣事、糗事、喜事、鳥事、難事、憾事,這些往事蘊藏著生命的純真、美好、喜悅、不堪、污穢與悲傷。因此,每個故事是如此的不同,有的是平凡的日常瑣事、有的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決定、有的是夢想與理想的權衡,不盡然和在場的每一位觀眾都能產生共鳴,可總有那麼一句台詞、一個動作、一個場景,悄然地觸動了每個人的心靈深處。
然而,演員卸下武裝面對自我,如同赤裸裸的人站在觀眾面前吐露心事,以至於觀戲的過程中,有那麼一刻,我仿若置身在大型TED演講會,看著台上的演員卸下妝容化為平凡人,一字一句地分享人生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但也正因如此地平凡無奇,更顯得《演員實驗教室》的不凡。此次重演的意義不在於重溫當時的光景,而在於世代的傳承,演員成員裡頭有老蘭陵亦有新蘭陵,甚至還有蘭陵人的下一代(劉若瑀的兒女),無論戲裡、戲外皆向我們揭示了生命的本質——傳承的重要性。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演員實驗教室》將劇場遊戲作為正式演出的一部份,似是透過遊戲重返蘭陵創始初期,尋回那些未經歲月磨練的劇場新鮮人。它不講求技巧,也不講究精準,而是在於誠實地面對自我生理/心理的真實反應。因此,劇場遊戲既是暖身,亦是演員回歸自我的儀式。除去了演員用以武裝自己的虛偽面具,卸下了在試煉場上磨鍊出千錘百鍊的柔軟肢體,放下了在劇場裡、生命裡那些所謂的豐功偉業,台上的人卸下了「演員」的包袱,真誠地和觀眾面對面地訴說心事。
《演員實驗教室》它既未站在全知者的角度向我們強行灌輸人生的大道理,亦未炫技般地展現演員們四十年來積累的豐碩成果。而是讓演員們返樸歸真、反照自身、觀看自我,赤裸裸地展現獨特的生命歷程。
《演員實驗教室》
演出|
時間|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