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音樂、科技與商務活動出發:看Mega Events虛擬互動的未來
6月
29
2022
從音樂、科技與商務活動出發:看Mega Events虛擬互動的未來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65次瀏覽
林真宇(專案評論人)

Mega events不只是Event

當音樂線上展演已多有嘗試,從South By Southwest (SXSW)等複合展會至無數大中小型線上演唱會皆有實例。而「大型活動」(Mega events),如奧運、頒獎典禮轉播,早在傳統媒體(例如有線電視)外,開拓了多種可能,主辦方開始使用自家架設或和電視台合作的線上平台轉播,讓觀眾透過不一樣的管道觀賞。上週舉行的科技展會London Tech Week以及Paris VIVA Tech,網站與應用程式也設定了遠端媒合、會議等功能,讓與會公司、個人不需一定要蒞臨現場,也能參與會議。此外,與會者也可以透過掃取他人名牌的QR Code獲得公司資訊。事件的轉播與觀眾互動以及商業媒合等功能逐漸整合。

大型活動具有吸引贊助金流及觀眾流量的能力。學者已透過量化的研究,給予未來大型活動線上平台設計幾點建議和方向【1】。首先,將論壇、Blog與討論區嵌入大型活動的線上平台,可幫助觀眾縮短搜尋相關活動資訊的時間;此外,策展者為消費者提供的控制權,應該賦予更多體驗;最後,當社群成為品牌的重要溝通工具,對觀眾數量相當龐大的大型活動進行線上展演投資,能帶來更多贊助機會。

虛擬的三個定義

學者Mark Grimshaw針對「虛擬」(Virtuality),提供了三個定義【2】。首先,虛擬涉及非物質的環境,且提供一種無形的架構;其次,虛擬令人們使用一種、或兩種感官,同時暫停或分離其他感官,而這意味著意識的分裂與感覺的碎片化,使得人注意力被引導;最後,虛擬可以被理解為一系統,而它允許空間分散的參與者以某種方式進行除此以外,需近距離和面對面的互動。這三個定義:無形的架構、感官的碎片化和距離,符合今日新媒體和數位媒體平台於線上或虛擬環境所可成就的。

爬梳媒體發展歷史,Grimshaw也指出,「新」媒體並不見得會「取代」「舊」媒體。根據以上定義,電話的發明提供了另外一種選擇,可達到過往需透過實體見面或者寫信達到的溝通效果,然而至今,後兩者皆未被取代,卻在功能上逐漸有所轉變。直至今日,儘管有諸多其他通訊方法,許多國家重要的官方文件,仍須紙本遞送(此現象當然仍值得探討,是否數位化可以更徹底)。「虛擬」的出現並未全然取代實體,而是賦予了實體一種新的意義。

創新的線上虛擬形式將賦予實體新意義

在台灣疫情持續燃燒而部分世界逐步解封的此刻,或許我們能夠由Grimshaw的立論延伸:在音樂展演「實體」或者「舊媒體」並不會被「虛擬」以及「新媒體」取代,但這新而無形的架構,可以挑戰不同的感官經驗、縮短距離。Meta Platforms, Inc.於去年底表示將極力發展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簡稱AR)科技,尤其是AR於Instagram的運用;行銷從業人員也越來越肯定,品牌的經營需要流動、混合的策略,而不再拘泥於實體或虛擬的二分法,才能不錯失商業機會【3】。音樂展演跟隨或理解這些潮流是追風捕影嗎?又或者是疫情與社會演變至今,順流也合理的走向?

今日的台灣,將口罩戴好,我們大多仍能去到想去的場地,看想看的演出。但大型活動尚未有明顯往虛擬及整合發展的趨勢。我們仍能看見台灣與世界同步往前脈動的蛛絲馬跡,如文化部「藝FUN線上舞臺計畫」2.0 的徵件,鼓勵以線上形式進行展演【4】。願這些新的作品與形式徵件,不只是一次性的計畫,而是一波波浪,逐漸推著我們前往新的方向。若疫情真的給了我們什麼,願是留下了創新的形式、嶄新的作品,刺激我們碎片化的感官,並產生新的悸動和理解。它們,或許會陪同著劫後餘生的人們,在改變了的世界裡,持續緩緩向前。

註解:

  1. HusniKharoufa, RuiBiscaiaa, AlexeisGarcia-Perezb, EllieHickmanc.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Volume 121, December 2020, Pages 735-746.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148296319308033 
  2. Mark Grimshaw. Introduction, The Oxford Handbook of Virtuality. 2014. https://www.oxfordhandbooks.com/view/10.1093/oxfordhb/9780199826162.001.0001/oxfordhb-9780199826162-e-046
  3. Mike Allton, Entrepreneur. The New Opportunities That Virtual Event Are Bringing to Businesses. May 30, 2022. https://www.entrepreneur.com/article/427569 
  4. 111年 文化部「藝FUN線上舞臺計畫」2.0 公開徵件辦法。2022/06/13。https://npac-ntch.org/tender-and-announcement/announcement/4302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
將物質文化的地方人文與民間精神活動列入藝術史,多傾於將它們當作擴充藝術史的材料。而如果以地方性為主體,「地方性的藝術」在階級品味擴張之外,則需要政治美學化與藝術政治化的行動介入,才能打破其固化的形態。在史觀區分上,歷史唯心主義傾於「菁英史觀」,認為「重大理念、人物、事件」才能製造出流動的歷史感,否認民眾在歷史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歷史唯物主義則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主張「人是環境的產物」,群眾才是創造歷史的力量。 此藝術史觀的源起分歧,決定了「地方性」與「藝術性」的發展脈絡。在當代文化生產語境裡,「菁英史觀」介入「民間環境」的同時,則又顛覆又模糊這兩個意識形態,在異化中擴張了地方文化的再生產。
8月
07
2024
原本以為「正義」的問題都給楊牧、汪宏倫說完了。最近赫然發現,「轉型正義」的問題或許不在「正義」,而是「轉型」。誠如汪宏倫所指出的,「轉型」的原意是一個有具體歷史脈絡、階段性任務的「過渡時期」,而當前的問題正是用「正義」的超級政治正確和「人權」的普世性,掩蓋了對於現在究竟處於哪一個歷史階段的辨認。我們正經歷的「轉型」究竟是什麼?
4月
1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