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笑諷怒之下的忡忡憂心《拉提琴》
11月
13
2012
拉提琴(創作社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33次瀏覽
黃心怡

看完《拉提琴》,就再也無法返還天真:不能相信其他人,也無法相信自己。這個批判意味濃厚的作品,作為政治劇場功效顯著,但期限問題如影隨形:警覺能夠持續多久?觀看劇作家紀蔚然的其他作品(從《夜夜夜麻》三部曲,到2011年重新推出的《嬉戲》,以及於2012年與國光劇團合作的《豔后與她的小丑們》)時總是能感覺到劇作家巨大的影子籠罩其上,時刻提醒我們疏離出來批判思考;而本劇卻把這樣的企圖注入了角色當中,我們仍與紀氏幽默挑釁纏鬥,但目標業已模糊,我們摸不清是敵是我,孰真孰假,在夢境與真實交織的迷霧中,針對現狀的批判是鋒利的矛,夢與意識的疆界是渾沌的盾,我們高舉武器試圖殺出一條活路,卻在抵達出口時發現,終點原是起點。

上半場既真實又奇詭的敘事,止於劉三蜷縮匍伏於三人的張牙舞爪之下,如《馬克白》三女巫一般的巨大魅影揮之不去,下半場隨即一舉揭開詭譎之謎,原來剛才的一切皆發生於劉三的腦內,但令人不寒而慄的是,劉三與我們都無法確定「夢」的起始點究竟為何。比單純的「南柯一夢」層次高明許多,本劇成功地引君入甕,將觀眾誘入意識其中,雖然時覺異常,卻仍亦步亦趨,直到揭露「謎底」,卻再也分不清真假虛實。夢未必是假,現實並非真,感情只是表演,心靈圖像亦為複製。

本劇忠實卻不完全寫實地剖出了當代台灣社會的許多切片,並同時兼顧觀賞上的便利性,例如天橋上,劉三(樊光耀飾)與阿芬(姚坤君飾)協議離婚一景,巧妙地運用兩幅投影幕呈現台灣無處不在監視器密網下的無奈,並且將兩位演員的面向清楚地以特寫方式呈現出來,這一景於是有了多重的觀看角度。奇妙的是,由三種視角窺看,觀眾的情感介入程度居然也有了顯著差別。這同時也呼應了本劇關於記憶╱意識的焦慮:經驗可以被操弄,光是改變視角就有如此差別。

另外,本劇用語言戲弄語言,卻不致刻意,在「腦內劇場」中插入CSI、豪斯醫生堪稱一絕,而兩人絕妙的「翻譯中文」更是反將了「外國角色順理成章講當地語言」一軍。許多細針密縫的內部笑話(inside joke,如「對著錯誤的樹幹吠叫」)在觀眾席內尋覓知音,或者莞爾,或者有感於翻譯語言的拗口特色。不論惡搞或者針砭,本劇的處理都精準簡潔,一句話一個畫面即收千鈞之效。如史艷文╱史文龍(郭耀仁飾)、吳鳳╱父親(楊景翔飾)的出現,透過風格化的表演與細膩的聲音處理,也拋出了台灣處於後殖民情境下的徬徨,側寫出了暴露於世界媒體之下,台灣人對自我認同的迷惘懷疑。

浮在憂國憂民的洶湧暗潮之上,嘻笑怒罵是一層薄薄油污,其下批判力度仍舊尖銳兇猛,只是,我也不免開始擔憂,十年之後這齣戲仍舊有效嗎?如若不然,又表示什麼?台灣社會原地踏步,或者,人民額葉業已萎縮,再也無法閱讀批判?面對創作者的苦口婆心,我願這是一個恆久的命題,願我們能永遠有自省的能力,在一片被來自肚皮的笑聲╱哭聲淹沒襲捲的劇場(或大眾媒體)中,能保有一片足以和創作者攻防過招的獨立心靈。

《拉提琴》

演出|創作社劇團
時間|2012/11/09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高溫深切的關懷下,劇作家也透過了種種對自身疏離的自嘲,將此作與自身也巧妙地置入了虛實交錯的「後感情年代」之中;因當赤誠在這個時代也成為一種表演時,再怎麼疏離也無法置身事外了。(吳孟軒)
11月
26
2012
當演員們說故事的同時,觀眾卻已無暇體會情節意旨,使得全劇觀來如陷影霧,劇本立意雖深,但文藝傳播與接受的兩方卻有著難以適應地落差。關鍵在於編劇也拉了一回提琴。(黃佳文)
11月
20
2012
黃香  
真正的革命者都有一顆溫暖的心;真正的喜劇家都有一副熱心腸。冷伯紀蔚然的心猶然熱,即便他不斷用連珠砲的對話以及乖張的人物讓觀眾狂笑,對現實尖銳的批判與嘲諷背後,深藏著其人為文以載道的初心。(黃香)
11月
19
2012
《拉提琴》的語言明顯超越了肢體的表演。儘管幽默的語言搏得滿堂歡笑,其實對筆者而言反而是形成了一種支離破碎、難以連結的痛苦,如同主角的迷失,也如同現代人的處境。(黃慕薇)
11月
19
2012
編劇將現代社會亂象藉由戲劇魔幻呈現,犀利且直率的台詞讓整部戲不拖泥帶水,搭配上深厚演技堆疊出情感交織及擁有豐富肢體語言的厚底子演員,而獨具巧思的舞台設計及夢境影像劇場化的快節奏流暢編排,讓我第一次看台灣全新創作舞台劇留下了美好印象。(王思婷)
11月
14
2012
這種以夢境的虛擬,來反應的社會現實,卻博得觀眾如潮的笑聲,筆者不禁要問,觀眾在笑聲中,究竟只是發洩?還是真的可以如劇作家所願「向布萊希特致敬」,在疏離中思考呢?(謝東寧)
11月
12
2012
本作表現簡明幹練,有效地建立起與觀眾的關係,雖然作品中不乏具有複雜性的戰爭思考,卻在最終因著北之澤與觀眾,透過「我們」的可相互替換,讓本超越了對立結構的「反戰」態度,潰散為了戰爭與和平一體雙身的矛盾之中。
1月
22
2025
儘管整體對女工生命經驗的藝術性演繹動人,但作品更多表現的是旗津受訪者對家鄉的個人情感,卻似乎難以清楚呈現以1973年「高中六號」女工沉船事件為命題的政治議程與核心辯證。這使得作品與觀眾的討論變得侷限。
1月
22
2025
若再考慮到本劇刻意將歌仔戲史點綴其中,並介紹行話等因素,真可如節目冊觀眾迴響期許般「作為推廣歌仔戲的定目劇」。無庸置疑,這是一齣好看的戲,但卻不是洪醒夫的《散戲》。
1月
20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