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案頭」到「場上」的落差《拉提琴》
11月
20
2012
拉提琴(陳又維 攝,創作社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346次瀏覽
黃佳文

紀蔚然歷來推出了諸多劇作,在臺灣劇場奠定了穩重的地位,其作品對於社會現象的批判嘲諷為人稱快,更使得此次《拉提琴》上演備受矚目。編劇紀蔚然善於運用「語文」編織、推衍劇情,但《拉提琴》這部劇作更在敘事策略上有著突出的展現,營造或真、或假,宛如荒謬的實況/夢境。相較以往劇作,紀蔚然此回對於媒體和政治議題寬容甚多,一開始便將政治人物賜死,呈現媒體辦案的景況,明明會造成不良的社會觀感,但惡象紀實往往投觀眾喜好,愈是不堪入目/耳的事,觀眾總抱持嚐鮮的求知慾面對、訕笑。臺下的觀眾亦是如此。

《拉提琴》通過每個人物的表述,讓所謂的真相因立場、觀點的殊異而分歧,編劇在玩味語言的同時,更透過劉三意識的虛、實,構築出對立乃至複雜的語境及其反映出的意義/議題,真相到底為何已非全劇重點。不過,當演員們說故事的同時,觀眾卻已無暇體會情節意旨,使得全劇觀來如陷影霧,劇本立意雖深,但文藝傳播與接受的兩方卻有著難以適應地落差。

那麼這樣的劇本到底哪裡出問題?關鍵在於編劇也拉了一回提琴。紀蔚然運用語文的技巧相當高明,褒貶揚抑可收放自如,透過語文支撐起一個故事,在故事主題外兜圈子,時而切入主題、時而游移在外,但《拉提琴》這部劇作的內涵猶如歷來作品的混編、再提煉,題材難稱新穎,觀點難謂新奇,儘管敘事策略與人物刻劃上有著顯著的安排,卻也無法穩重地述說故事。

閱讀《拉提琴》的劇本後,不難發現文本中的用字遣詞及事件構設有其內涵,在在反映出臺灣社會與文化上的發展與演變,那麼,導演如何呈顯、表現這些社會與文化意涵是極為重要的,可惜在劇中並未能妥善的表現出來。值得擔憂的是,當紀蔚然所構設的細節過於縝密時,導演呂柏伸所能發揮的空間便小得許多,全劇較突出的表現主要集中在劉三(樊光耀飾)腦內小劇場的流動情節(如劉三父親吃食供品、史艷文自乾冰煙霧中出場可見機趣),但僅供調笑卻難以引人省思。編劇、導演本該是全劇展演的核心,但全劇真正讓表演具有可看性,卻得仰賴演員自身功底的發揮,憑其咀嚼文字以吐露芬芳,透過口述臺詞來推衍劇情、賣弄笑點。

簡而言之,紀蔚然視《拉提琴》為他個人目前最好的創作,全劇確實呈現出他獨特的敘事策略、語言魅力和諷諭風格,但文本自「案頭」到「場上」必須面對有著二、三度創作的考驗,紀蔚然的劇本及其戲劇風格已然定型,使得導演的構想和調度、演員的表現與展演默默地受到限制(節目冊第二三頁亦提及)。此外,劇中所安排的笑點流於刻意,若能做到諧而不謔,藉由觀賞戲劇省思文本意涵,而非隨著劇情逐漸荒誕,導演應思考這種戲謔格調如何適當地抽離,以免賣了笑點卻減損了劇作旨意。相當諷刺的是,劇中提及負責抽象思考的額葉萎縮是二十一世紀的通病,若觀眾看戲欣賞「劇藝」卻放棄思考「劇意」,那麼我們何必聽一回無關緊要的琴聲?導演能否發揮其職能讓觀眾思考是相當重要的關鍵。

順道一提,全劇的演員表現及聲光技術皆相當傑出,然而舞臺設計頗令人疑慮。以陸橋的兩面來擘劃兩個空間並非不妥,但在劉家的場景空間中,拱門已是門,為何還要裝設木門?看似合理的設計實則有著缺陷。

《拉提琴》

演出|創作社
時間|2012/11/11 14: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高溫深切的關懷下,劇作家也透過了種種對自身疏離的自嘲,將此作與自身也巧妙地置入了虛實交錯的「後感情年代」之中;因當赤誠在這個時代也成為一種表演時,再怎麼疏離也無法置身事外了。(吳孟軒)
11月
26
2012
黃香  
真正的革命者都有一顆溫暖的心;真正的喜劇家都有一副熱心腸。冷伯紀蔚然的心猶然熱,即便他不斷用連珠砲的對話以及乖張的人物讓觀眾狂笑,對現實尖銳的批判與嘲諷背後,深藏著其人為文以載道的初心。(黃香)
11月
19
2012
《拉提琴》的語言明顯超越了肢體的表演。儘管幽默的語言搏得滿堂歡笑,其實對筆者而言反而是形成了一種支離破碎、難以連結的痛苦,如同主角的迷失,也如同現代人的處境。(黃慕薇)
11月
19
2012
編劇將現代社會亂象藉由戲劇魔幻呈現,犀利且直率的台詞讓整部戲不拖泥帶水,搭配上深厚演技堆疊出情感交織及擁有豐富肢體語言的厚底子演員,而獨具巧思的舞台設計及夢境影像劇場化的快節奏流暢編排,讓我第一次看台灣全新創作舞台劇留下了美好印象。(王思婷)
11月
14
2012
我們仍與紀氏幽默挑釁纏鬥,但目標業已模糊,我們摸不清是敵是我,孰真孰假,在夢境與真實交織的迷霧中,我們高舉武器試圖殺出一條活路,卻在抵達出口時發現,終點原是起點。(黃心怡)
11月
13
2012
這種以夢境的虛擬,來反應的社會現實,卻博得觀眾如潮的笑聲,筆者不禁要問,觀眾在笑聲中,究竟只是發洩?還是真的可以如劇作家所願「向布萊希特致敬」,在疏離中思考呢?(謝東寧)
11月
12
2012
我認為《老派日常》說的是「我」與「我們」的「日常」故事,漫遊、聆聽過程中,店主、城市行走的路人、其他觀眾等都是劇場的「敘事者」,在這種極為普通的新舊交疊的日常裡,以城市的枝微末節作為象徵,得以體會、再現人與地方的溫度情感。
12月
19
2024
此刻回想《青春》,整體抒情風格的表現突出,舞台景觀與調度流暢鮮活,可列為個人近年觀演經驗中存在感相當強烈的小劇場作品;至於「青春是什麼」,或可視其以萬花筒的繽紛剪影回應此自設命題,可惜文本內容涉及時代記憶幅員與政經變遷廣泛,整體脈絡編織手法略顯隱晦、模糊
12月
18
2024
乍看之下,舞台上徒留物件,其他劇場元素,如演員、對白與調度,全部退位,彷彿是劇場中的美學實驗,實際上是向劇場外的世界隱喻了一場由下而上的革命預演。
12月
1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