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化生活場景,讓感受重新回返「超親密小戲節 加蚋仔區」
10月
22
2018
加蚋仔區 加蚋棧(飛人集社劇團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32次瀏覽
張釋分(表演藝術工作者)

每兩年舉辦一次的超親密小戲節,演出開始前,會與觀眾約在一地集合,給觀眾一種仿若與友人相偕出遊的期待。每一區會有三個作品在該區不同地點演出,觀賞完作品後,再散步移動到下一個演出地點。散步與戲劇的結合,成為一種介質,將觀眾從日常生活場景裡,過渡到另一個維度的平行時空。一切看似相同,但一切皆已不同,轉化了尋常風景,賦予了新的感受。

這次觀賞的區域是加蚋仔。由於本身並非北部人。初到此區只見許多老式公寓住宅相鄰而建,穿梭進巷弄之間,鐵窗花與磁磚牆面,輝映著舊日時光。路過市集,爺爺奶奶們將自家栽種的菜隨地一擺,就地販賣。順著這樣舒緩的節奏,開始了看戲的旅程。

《穿梭水路的聲景記憶》觀眾帶耳機,透過聆聽導覽的方式認識此處,並以聲音,聚焦出城市變遷前後的落差,也帶出潮濕的意像。加蚋仔(平埔族語,沼澤地的意思),又稱掘仔頭,原是北台灣重要的農業區之一,又因有湧泉,而成了重要的灌溉據點。但隨著都市的變遷,此區也納入都更。更由於鄰近資源回收場,居民覺得湧泉河道發臭,需要加蓋,在文史工作者的努力下,才讓這一川靜流還能映著日光,潺潺流動。

這區聲音導覽的第一個定點,便融入了2014年守護掘仔頭聯盟與水谷藝術共同推動的「堀仔頭消失紀念簿」的創作。由藝術家周明誼在牆面上透過插畫創作,將過去屬於「掘仔頭」但現在已不復見的意象以畫作保留下來。牆上的老樹群畫作,融合了老樹、老磚屋、古河道,與現在的馬路與柏油成為對比。而當抵達湧泉溪流旁時,創作者范欽慧請我們看看是否能在溪裡找到豆芽菜芽。「加蚋仔」古時因湧泉而水源充足,以豆芽、桂花、麻竹筍三項為在地特產,現今豆芽仍是重要的物產。做為每家每戶排水的溪流,自然會留下生活的痕跡。前一晚洗豆芽時被水淘去的芽,果真流過水道,細微美麗的如銀苗閃動。歷史與文化不會為自己說話,每次都市更新與文化保存衝突時,文化總是被犧牲的一方。如果我們對文化更有感受,歷史將會更有重量,得以在「拆」與「存」之間,開出一道對話的縫隙。

《植豆》在東隆宮演出,進場觀賞時,會行經一旁在備著食材,好像在準備辦桌,切著菜、蔥的廟方人員。在觀眾席的右後側,則是坐著另外兩位正在看職棒的廟方人員,他們稀鬆平常的樣貌,仿若無人,讓人有種被納進他人生活領域的親密感與窺視。一坐定觀眾席,創作者薛美華便殷勤熱切的款待觀眾喝茶,但手中的茶杯,卻只有一個指甲片的大小。這樣大和小的對比,一下子就以趣味的方式將人的關注縮到一個小地方,而能細微地觀賞接下來的演出。

演出的舞台設計充滿驚奇,一開始看上去是兩個長方體的相疊,但隨著演出的進行,在小空間之中,將轉化為各個場景。故事架構簡單,是以一個奶奶的回憶,講述加蚋仔的變遷。但抓住人心的是講故事的方式。以雙重媒材並行,交互呼應。在光線昏暗之中,表演者以頭上的頭燈,精準的光圈聚焦出場的角色,使舞台上的偶與物件作為一條故事的敘述線,而一旁以收音機播報的方式,片段拼貼新聞播報、朗詩廣播節目、生活的聲音等等的聲響,作為故事文本的敘事線。在景與聲之中,時而互相回應,時而無奈對比,帶出充滿層次的心理感受。

偶與物件方面,舞台上坐著搖椅的小人偶奶奶,直直地望向觀眾,形象就像每個人記憶裡,坐在庭院,閒望時間流逝的長者們。接著以手指偶,挑著扁擔於井邊取水,轉化成以機器取水,呈現取水方式的改變,帶出了時代的變遷。(取水是以飲水機注水的方式,原來其中一個長方體是飲水機的機台。)中間的直立長方體,則作為光影戲的投影幕。看著光影之中豆苗慢慢生長,孵化,變大,直到頭與根分離。小小的豆子看起來就像小嬰兒在母親肚子裡的小胚胎,在那一刻好像與豆苗共享了生命成長的韻律,也彷彿共同孵著,對於美好生活追求的想望。隨著故事的進行,長者逝去,長方體一轉面,成了層層疊疊的高樓大廈,樓旁有著各式招牌。表演者將大樓打開,我們看見裡面塞滿著密密麻麻的隔間與小小的物件與人,看見生活之中人的狀態,被緊密壓縮,呼應開場就不斷在空間中飛翔的鳥偶,在光的照射下,飛翔的翅膀飛上牆面時靈動身影,或是盤旋過觀眾身邊的自在遼闊,瞬間無奈的對比,擰出生活的苦味。整齣作品以小巧細緻,充滿細節的物件,出其不意的趣味,詩意低迴的道出時代推進後,人精神面的失落。

《加蚋棧》演出地點在Cura Pizza,是三個場地裡唯一一個走進別人家裡的演出,而家已在傳承後,經過轉化,成了一間Pizza店。由創作者張中豪和觀眾面對面對談,聊他生長的土地。說起眼前的這棟房子,是爺爺奶奶從彰化來到台北打拼,好不容易攢下錢買的起家厝。自己看著店門前的大街,從原本一條街上有三間戲院的榮景,到後來沒落不太有人潮進入。不諱言,一開始奶奶希望他將原是中藥行的店面,作為事業發展的基地時,自己曾十分擔憂。最後還是決定試試看,而有了這間Pizza店。過程中,奶奶以戲偶的形象現身在現場,創作者張中豪模仿著當時奶奶的口吻,以台語轉述上輩人對子孫的愛與溫厚,由于明珠操偶,使觀眾在這間輕鬆愉快,風格明亮的義大利Pizza店裡,嚐到了中西合璧、古今融合後,回望人生經驗的恬淡滋味。也吃到了現烤的加蚋Pizza,融合了當地食材豆芽與麻竹筍。餐廳內的兩張大桌子,更讓人能共食與共享,張中豪也提到客人因為桌椅的擺設,與陌生人交換吃Pizza,最後竟成了朋友。是自己開店當初沒有想到的意外的驚喜。也許這樣一個桌椅擺設的形式,可以為這一趟加蚋仔超親密小戲節,做一個小小的呼應。

在城市變遷的汰換之中,我們仍願意以一種內在的溫厚,尋找新的形式與行為。透過再創造,保有人與人間交流的親密。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
將物質文化的地方人文與民間精神活動列入藝術史,多傾於將它們當作擴充藝術史的材料。而如果以地方性為主體,「地方性的藝術」在階級品味擴張之外,則需要政治美學化與藝術政治化的行動介入,才能打破其固化的形態。在史觀區分上,歷史唯心主義傾於「菁英史觀」,認為「重大理念、人物、事件」才能製造出流動的歷史感,否認民眾在歷史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歷史唯物主義則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主張「人是環境的產物」,群眾才是創造歷史的力量。 此藝術史觀的源起分歧,決定了「地方性」與「藝術性」的發展脈絡。在當代文化生產語境裡,「菁英史觀」介入「民間環境」的同時,則又顛覆又模糊這兩個意識形態,在異化中擴張了地方文化的再生產。
8月
07
2024
原本以為「正義」的問題都給楊牧、汪宏倫說完了。最近赫然發現,「轉型正義」的問題或許不在「正義」,而是「轉型」。誠如汪宏倫所指出的,「轉型」的原意是一個有具體歷史脈絡、階段性任務的「過渡時期」,而當前的問題正是用「正義」的超級政治正確和「人權」的普世性,掩蓋了對於現在究竟處於哪一個歷史階段的辨認。我們正經歷的「轉型」究竟是什麼?
4月
1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