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欄目
長度
專題

歸納上述表演文本的表現手法,筆者一方面可以揣度編舞者想透過作品傳達自身對於身為女性的反思和生命探尋,歸零或是回歸自我、成為自己,都是重要的選擇;但也不免疑惑表演文本所描述種種壓迫的來源,倒比較像是類似於籠統的世界價值觀、廣泛的世俗輿論眼光,除了悲憾、不滿,是否可能在揭露傳統社會慣性思維和既有問題之外,還能進一步抒發個人性的觀點和可能的行動,表達更具有特色的舞蹈敘事美學。(楊美英)
1月
04
2021
這並非意味著《凍土》意圖傳達不同立場的接觸與相互理解關懷的理念,以及發掘人的深層內在的構想是有缺憾的,而是在表演形式與劇情構成兩相搭配下,劇作理念所期望的「其實在泥土才是自己最真實狀態」,並未被落實,而是成為精神的自我陷溺,並未回到生活的真實感上。(蘇恆毅)
12月
09
2020
不得不說,在現行的展演結構裡,《凍土》對於以上關鍵問題的處理,顯得曖昧不清而語焉不詳,而這種曖昧不清,導因於整體演出風格的錯落與不協調,寫實如同電視劇的演出方式,串接在非寫實的風格化過場之間,冷熱交雜,節奏尷尬,讓人一再疏離,一再困惑故事的前後邏輯。(許仁豪)
11月
18
2020
依此,呼應著跨蝦米藝術節欲以「跨是合作,是聯結,是打破,是無限」的企圖,鳳山黃埔新村在經歷多段相異的使用歷史、荒廢期與維護計畫以後,還有怎樣的空間可能性?作為鳳山在地少見的藝術節,南熠樂集還能如何透過跨蝦米的開創精神來實驗藝術跨域與空間的對話?更甚者,觀眾與文化景觀的互動模式,藉由藝術創作還能進行何種行動?一個正被保存、維護的地方,故事還可如何持續書寫或傳承?(楊智翔)
10月
22
2020
散步與戲劇的結合,成為一種介質,將觀眾從日常生活場景裡,過渡到另一個維度的平行時空。一切看似相同,但一切皆已不同,轉化了尋常風景,賦予了新的感受。(張釋分)
10月
22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