爐火純青的指揮藝術-祖賓・梅塔與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二)
12月
10
2018
祖賓・梅塔與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c)Astrid_ Ackermann)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037次瀏覽
武文堯(專案評論人)

七度訪台、高齡八十二歲的印度籍指揮大師祖賓梅塔(Zubin Mehta),因代打臨時抱病、缺席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Symphonieorchester des Bayerischen Rundfunks,以下簡稱BRSO)亞洲巡迴的楊頌斯(Mariss Jansons),而意外的再度訪台。台灣聽眾對梅塔應不陌生,其知名度甚至可能超越楊頌斯,除了亞洲人的身份讓我們感到親切外,1998年歌劇《杜蘭朵公主》於北京太廟實景演出(張藝謀導演)的版本,就是由梅塔指揮;1990年世足賽三大男高音聯合音樂會,也是由梅塔執棒,除此之外,梅塔還擔任過五屆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指揮,持續活躍於世界樂壇上。此次梅塔指揮BRSO雖是「救火」性質的演出,但由於雙方已有長期的合作經驗與默契,加上團員本身都相當頂尖,在音樂總監楊頌斯的訓練之下更有著成熟的音樂語彙,也因此讓此次樂團的台灣演出備受讚譽。此次樂團訪台共有四場演出,高雄衛武營、台中歌劇院以及兩場於台北國家音樂廳。衛武營的演出評論,請參考筆者前一篇所撰之專文《首位登上衛武營音樂廳的老大師—祖賓梅塔與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一)》(刊登於表演藝術評論台),此篇文章嘗試討論台北第二場演出—馬勒第一號交響曲《巨人》(Mahler: Symphony No. 1 in D major, Titan)與莫札特第四十一號交響曲《朱比特》(Mozart: Symphony No. 41 in C major, Jupiter. K.551)的表現。

梅塔的馬勒詮釋備受樂迷肯定,從早年與洛杉磯愛樂、以色列愛樂等樂團灌錄的馬勒交響曲專輯就可得知。其中,馬勒《第一號交響曲》更是梅塔特別拿手、時常演出的曲目,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梅塔採用作曲家原始設計的五樂章板本,在第一樂章後加入了被馬勒刪除的第二樂章「花之樂章」(Blumine),這是難得一見的。2011年梅塔率領佛羅倫斯五月音樂節管弦樂團來台演出時,便同樣選擇演出五樂章版的馬一。相較於梅塔年輕時的詮釋,現在的速度明顯慢了許多,試圖闡釋音樂裡比較深刻、內省的語言,而非追求表面上大起大落的效果。就算是情緒相當激動的(Stürmisch bewegt)第五樂章〈從地獄到天堂〉(From Inferno to Paradise),音樂中用到了大量的銅管、打擊樂,不過梅塔仍維持著一貫的理性、節制,讓第五樂章的架構清晰的整理出來,奏鳴曲式的各個主題區彼此間呈現了情緒上的對比,從雷雨閃電的陰暗情緒中,漸漸過渡到號角響起的勝利凱旋,這之間的鋪陳與醞釀,被梅塔處理的相當具有說服力。第一樂章導奏由小提琴極弱的高音泛音A展開,作曲家親自標註了文字:「晨曦中大自然的甦醒」,木管樂器逐漸的加入,模仿了自然中的各種「噪音」,風吹草動、蟲鳴鳥叫,以及浪漫時期常見的「狩獵號角」。雖然樂團在導奏開始時出現了音準上的些微瑕疵(雙簧管、短笛與單簧管),但團員相當敏銳的立刻做了調整,而讓音色彼此融合。

團員優異的演奏水準當然是精彩演出的一大因素,第二樂章小號出色的獨奏,雖偶有失誤但瑕不掩瑜,六八拍的主題被吹奏的溫暖、流動,加上弦樂溫柔地唱和著,使得這首「遺珠」的樂章,很容易討好聽眾。第四樂章開頭的低音提琴獨奏、雙簧管對位旋律的加入,以及定音鼓穩定、精準的連續四度動機,都讓聽眾見識到樂團團員本身的紮實功夫。梅塔在此樂章特別抓住了「二律背反」式的矛盾,做出了明顯的差異性。此樂章副標題為〈卡羅畫風的送葬進行曲〉(Funeral March in the Manner of Callot),馬勒主要受到施溫德(Moritz von Schwind,1804-1871)1850年的一幅諷刺版畫「獵人的葬禮」所啟發,而創作了此樂章—獵人送葬的隊伍,竟是由森林裡的動物組成的!這些原本應被當作是獵物的動物,竟然落寞、含淚的為獵人抬棺,馬勒為此引用了法國童謠「賈克兄弟」(Frère Jacque,即中文世界的《兩隻老虎》),並將之改成了小調。小調的童謠與波希米亞風格的酒館音樂同時呈現,中段(trio)音樂更突然轉向澄澈、寧靜,在高貴的豎琴伴奏下,由小提琴唱出藝術歌曲〈情人的藍眼睛〉(Die zwei blauen Augen)的旋律。梅塔刻意凸顯這幾段「異質性」音樂的銜接,而產生出相當諷刺、滑稽的效果,這無疑是馬勒巧妙的設計。

透過梅塔指揮的五樂章版馬勒第一,我們大致能還原出馬勒年輕時候曾經「狂飆」(Sturm und Drang)的一面。或許對追求音響效果的發燒友而言,梅塔的馬一顯得有些激情不足,然而筆者卻在這次的演出中聽見一位老指揮生動、自然的調度,不用太戲劇化的表達,卻讓聽者得以繞樑數日仍深深震撼著。梅塔的馬一,解開了標題〈巨人〉所代表的真正意思,這位巨人,不是勇於向命運挑戰、貝多芬式的英雄,而是德國作家尚・保羅(Jean Paul,1763– 1825)筆下的同名長篇小說,裡邊一位主角Roquairol的綽號。這位「巨人」,是紈褲子弟、浮士德般的人物。馬勒深諳文學,尚・保羅的此本小說是作曲家年輕時最為喜愛的一本著作。《第一號交響曲》透過五個樂章與兩個大段落, 呼應著小說的內容。

音樂會上半場演出的莫札特《第四十一號交響曲》,別稱〈朱比特〉。梅塔上下半場的曲目並不是隨意的安排,而是有其用心的設計。如果下半場是演奏編制龐大、後浪漫時期的交響作品,上半場梅塔則喜歡安排比較古典、小編制的作品來平衡,所以在衛武營場次安排理查・史特勞斯作品之前的是舒伯特的交響曲,台北場馬勒第一之前則是演出莫札特。「朱比特」是古羅馬神話中的眾神之王,與下半場凡人世界中的「泰坦」(巨人)又是一前後呼應。梅塔回歸到莫札特應有的小編制,特別的是兩把低音提琴以站立方式演奏。簡而言之,莫札特的作品應是梅塔相當拿手的,此首作品的演奏難度絲毫不輸下半場的馬勒。從第四樂章各個聲部交錯出現的賦格主題,就可以再次看出梅塔善於梳理多聲部線條的能力。儘管演奏速度稍微偏慢,音樂卻是紮實、多細節的,音樂的層次、線條與乾淨的和聲有著俐落、爽朗的演奏。

台中場的曲目與台北第二場完全相同,不過原本楊頌斯安排的是史特拉汶斯基(I.Stravinsky)的《春之祭》(Le Sacre du Printemps),據悉是為了歌劇院獨特的音效而特別規劃的。可能是排練與默契等問題,導致梅塔更改了曲目(不過《春之祭》仍然被保留在日本場次)。不論如何,能意外的看見老大師拄著拐杖、步履蹣跚的坐在指揮台上指揮,而且每一場演出都是全部背譜,足可見梅塔的老練與胸有成竹。原本梅塔的指揮動作就不大,現在更為精簡,除了重要的拍點提示外,幾乎沒有多餘、花稍的動作,而棒下的音樂同樣也是質樸、冷靜、客觀的。期待BRSO下一次的台灣演出,也為老大師們祈福,從他們灼灼的眼神與面對音樂嚴肅、堅定的態度,便可知他們的音樂與傳奇將會持續的書寫下去。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追求不一樣」是歷史上開設替代空間很典型的動機。然而,從數年來藝文體制大量吸納了替代空間、實驗劇場等美學與成果經驗下,不可否認地說,現今成立「不一樣的空間」也是青年創作者面對「如何接軌體制生存?」的類似選擇。因此「不再是我所熟悉」所變化的不見得是城市,也是時代青年自身。而「替代」在此亦是對自我匱乏的補充,如同跨領域是對領域單一化的補充。
11月
27
2024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
將物質文化的地方人文與民間精神活動列入藝術史,多傾於將它們當作擴充藝術史的材料。而如果以地方性為主體,「地方性的藝術」在階級品味擴張之外,則需要政治美學化與藝術政治化的行動介入,才能打破其固化的形態。在史觀區分上,歷史唯心主義傾於「菁英史觀」,認為「重大理念、人物、事件」才能製造出流動的歷史感,否認民眾在歷史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歷史唯物主義則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主張「人是環境的產物」,群眾才是創造歷史的力量。 此藝術史觀的源起分歧,決定了「地方性」與「藝術性」的發展脈絡。在當代文化生產語境裡,「菁英史觀」介入「民間環境」的同時,則又顛覆又模糊這兩個意識形態,在異化中擴張了地方文化的再生產。
8月
0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