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一角的微米旅行「2013超親密小戲節:第一週溫州街區」
10月
07
2013
2013超親密小戲節/我和我自己的午茶時光(飛人集社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14次瀏覽
方姿懿(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學生)

這是我第一次觀賞超親密小戲節,先前已經聽過許多朋友的經驗談,反應良好。當然每一屆和每一個場域的觀賞內容不同,但就先以策展人石佩玉在節目介紹所說,小戲節凸顯「迷你/親密」以和一般觀戲經驗做為一種對照,中場休息則轉換為走在場地與場地之間,當日下午雖有颱風一同作陪,但仍覺得相較於平日於小劇場或戲劇院正式的戲劇演出場地,坐了約莫一個小時至兩個小時然後出來恍如隔世的一種時間隔絕感,超親密小戲節在時間和空間則都非常的「現代」,每個小戲短短的二十分鐘,在城市中的小小角落展演,但感覺就像是親身旅行在不同的時空之中(行走讓觀者感受自身參與的成分極高),所以即使撐著傘跟著領隊在大風大雨中,我個人覺得也別有一番滋味。

該日觀賞順序,從無獨有偶的《陶氣》開始,舞台整體像是大型裝置的陶藝品,觀眾進場時,演員已經在上面玩著陶土,捏啊捏著一個女人的身體,姿態就像是產房上的婦人,彷彿預言著出生。地上有許多大小不一的陶球,配合著藍色和黃色的光像是一顆顆星球。演出中看著演員和陶盡情的玩耍,像是穿著用陶製成如巨人般的大腳掌走在地上(可以想像大了二十倍的馬克杯敲在磁磚上的聲音),許多造型獨具的小小陶偶在演員的手上有了生命,他們推著地上的小小星球和觀眾互動,以及從女人「產道」(實為一洞穴)悠遊而出的小船,上面坐著一陶偶人以叉子為槳,在光中黑影漸漸蔓延,在如此巨大的包覆底下,我們成為小小的人。一切倚賴著演員與「陶」配合著光影和沒有語言的聲音製造出如遠古神話中的世界,我覺得這是此次演出空間感最強烈的一組。

夢想劇場的《丑角之夢》則帶我們到中古歐洲,木製質感的場地搭配溫暖的黃光,我們隨著小丑在真實與夢境之中,望見許多笑臉底下的小小幽默與嘲諷。精緻的服裝與道具以及純熟細膩的操偶,在觀賞中讓人驚奇連連(非常自然且精密),讓人印象最深的是靠近戲的尾聲小丑與他的偶一同飲酒,之後小丑本人套進了他身上的大布袋,「變身」成為他手中的偶,此時他成為「真正的小丑」開始以自身取悅觀眾。當下覺得相當可愛好笑,但在結束的剎那又覺得有些悲涼。那個偶的面具彷彿說著人面對這個外在世界的一種表象,在這半睡半醒間,小小的我和大大的偶。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因為在靠近戲的尾聲之前,許多細膩的物件與人之間的關係,如果可以再更近距離觀賞(關於場地及觀眾席),感受或許又會有不同。

最後,由周東彥與兩位北藝大新媒系的同學(李國漢及薛詠仁)共同發展的《我和我自己的午茶時光》。結合了時下幾乎人手一支的智慧型手機為創作媒材,體現了都市人(或許要定義中產階級以上)對於時間與空間因變動過於快速而感到某種飄忽及迷離的生活感受。一走進書店後的小密室,看見三個白淨且穿著同樣白色襯衫的表演者,前面桌上放著電腦、手機、咖啡(以及與咖啡相關的器具)。隨著演出開始,現場煮滾的熱水與咖啡即時投影於表演者的白色襯衫上,視覺上像是胸腔沸騰著泡泡,搭配著水滾的聲音滲透出一種低限的焦躁。慢慢的,仿若進入了夢境一般的狂想,三人開始彼此拍照、自拍,和咖啡拍照……等,快門聲變成了音樂節奏,這不就是時下最常見「記憶」記憶的方式嗎?隨著表演者拿著手機與現場投影及一些事先準備好的影像互動,筆記、手錶、夜中俯瞰的城市、行徑中的車窗外與大海,層層疊疊,表演者直接在投影的介面上畫畫書寫,像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在紙上的隨意塗鴉。我們的生活,每一個在這城市所能觸及的這麼小,但我們的意識,我們所想的及曾經記憶的卻能無限寬廣。影像媒材透過手機更加的普及,但我們的世界好像就剩下手機了,這二十分鐘倒成了一種和自我生活的對照與對話。

觀賞的順序對我來說,恰好也是一種時光之旅,從神話到中古再到充滿科技的現代,站與站之間走在城市街道上,是呼吸,也讓觀賞下一個演出感官上有新的開始。我想其他觀賞順序的觀眾,一定也有屬於自己截然不同的感受與詮釋方式。觀戲成為城市一角的微米旅行,每個短短的二十分鐘如夢卻又因「親密」而如此真實。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
將物質文化的地方人文與民間精神活動列入藝術史,多傾於將它們當作擴充藝術史的材料。而如果以地方性為主體,「地方性的藝術」在階級品味擴張之外,則需要政治美學化與藝術政治化的行動介入,才能打破其固化的形態。在史觀區分上,歷史唯心主義傾於「菁英史觀」,認為「重大理念、人物、事件」才能製造出流動的歷史感,否認民眾在歷史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歷史唯物主義則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主張「人是環境的產物」,群眾才是創造歷史的力量。 此藝術史觀的源起分歧,決定了「地方性」與「藝術性」的發展脈絡。在當代文化生產語境裡,「菁英史觀」介入「民間環境」的同時,則又顛覆又模糊這兩個意識形態,在異化中擴張了地方文化的再生產。
8月
07
2024
同時,我愈來愈感覺評論場域瀰漫一種如同政治場域的「正確」氣氛。如果藝術是社會的批評形式,不正應該超越而非服從社會正當性的管束?我有時感覺藝術家與評論家缺少「不合時宜」的勇氣,傾向呼應主流政治的方向。
4月
18
2024
原本以為「正義」的問題都給楊牧、汪宏倫說完了。最近赫然發現,「轉型正義」的問題或許不在「正義」,而是「轉型」。誠如汪宏倫所指出的,「轉型」的原意是一個有具體歷史脈絡、階段性任務的「過渡時期」,而當前的問題正是用「正義」的超級政治正確和「人權」的普世性,掩蓋了對於現在究竟處於哪一個歷史階段的辨認。我們正經歷的「轉型」究竟是什麼?
4月
18
2024
「我」感到莫名其妙,「我」的感動,「我」沉浸其中,在修辭上會不會不及「觀眾」那麼有感染力?而且「觀眾」好像比「我」更中性一點,比「我」更有「客觀」的感覺。
4月
1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