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欄目
長度
專題

戲曲演員的養成紮根多半使他們難以拋下程式化的身體,難題便在面對這樣的佈景時出現--捨棄富麗堂皇的佈景設置,回歸貼近戲曲象徵性的一桌二椅型態。既寫意又寫實的作品中,該如何在不捨棄四功五法的狀態下,巧妙地將戲曲身體運用在日常生活當中?(吳旻真)
6月
10
2019
不直接以主人作為主角而是透過娃娃顯現與營造一種病態的氛圍,這讓我在觀看過程中因疑惑而努力思考,希望能從她們身上尋找關於主人的訊息及其遭遇,那個缺席的主人究竟是生是死?(方姿懿)
7月
17
2018
 
創作者不只是重複觀者的經驗,並且擬定不現實卻真實的遊戲規則,創造一差異的空間作為檢視的所在。(方姿懿)
6月
08
2018
實則令人感傷的內容,但前面由於過於凸顯荒謬性而令人哄堂大笑的氛圍走向,即使最終李俊元倒地,此時和前面的氛圍已過於斷裂,可能並非點睛而是添足。(方姿懿)
12月
18
2017
透過男女演員演繹父母如何照顧剛出生嬰孩的慌亂過程,不只是必須照顧小孩的行為具體呈現在舞台上,父母雙方經常是高張力的這層關係也隨著兩位演員的互動顯現。(方姿懿)
11月
30
2017
廣播劇是藉由聽覺啟發了想像,戲劇形式的舞台劇是聽覺加上視覺的藝術,現場演出的廣播劇是否能如同這個劇本結構有著層層疊疊的可能,而不僅是漸進的形式演變,是這次演出尚未實驗達標之處。(方姿懿)
11月
20
2017
舞蹈和由語言所帶入的故事情節中分割成一片片拼圖,但這些拼圖究竟是邁向一個整體畫面?還是各種黑夜的部分碎片?在跨越每一片拼圖的過程中,我就回到觀看這齣戲的起點,可酒若入喉,不該是要越喝越醉的嗎?(方姿懿)
11月
15
2017
鏡前鏡後究竟何者為真,何者為假?若能瞭解鏡中的「你」不過就是一面的「我」,是否就能重新認清現實,哈姆雷必定要復仇才能是王子嗎?(方姿懿)
4月
26
2017
裴洛美尋求真正心之所屬,然而卻慘遭被擁有權力的男性佔據身體的命運;普洛妮別無選擇直接進入婚姻,從不適應到被既定的婚姻樣貌所馴化,但她也從中獲得自己的小小幸福。兩人看似大相逕庭,其實從女孩長成女人的過程中,無不是暴力所致。(方姿懿)
4月
14
2017
看海的時候舞台上的牆被推開隱沒於黑暗中,不再需要「保持一種隨時可以離開的距離」。戲最終告訴我們必須要真正的生活,而這樣的真實建構在最能提供幻覺的戲劇舞台上,是很有趣的。(方姿懿)
3月
18
2017
在不急不徐的節奏下,有太多空白的節拍是可以讓觀者在其中思考,其合理性何在?再搭配設計感如此強烈的舞台,演員不免有時動作上無所依附而顯得不自然,觀看的過程中情感上不免既涉入又跳出。(方姿懿)
7月
11
2014
以演員的表演風格在視覺來看,誇大強調,有其風格及偶的特質,但力道稍嫌不足,以致在現場能量的傳遞上,和視覺稍有落差,這是我覺得較為可惜之處。而我相當喜歡那些節奏強烈,似舞蹈動作編排的段落,既娛樂又不失藝術。(方姿懿)
2月
19
2014
這戲從「嘲諷現代社會」到「相信自己」,結尾感動卻又有些抓不住焦點與頭緒,我想或許都因一切漂浮於語言之上,但在戲劇動作卻有些迷失所致。(方姿懿)
1月
22
2014
演員在扮家家酒的遊樂中,或是情緒較為飽滿與豐沛處很是吸引,尤其是劇末,並不以聲量大小取勝,而是以許多細膩的表情身體及聲音細節的堆砌,面對這樣暴力的題材,產生的衝突與張力更是驚人。(方姿懿)
1月
14
2014
雖然舞台上不可能真槍實彈讓人受傷,但就是因為觀眾如此靠近,這樣的距離便渴望看到更多不安全的可能。角色彼此間的小心翼翼展露在距離與行動上,但在真實性上就有些穿幫了,這是我覺得稍嫌可惜之處。(方姿懿)
1月
13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