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滿台,劇情空乏《天龍遊俠之萬教查恩》
10月
14
2025
授權公版圖片/王景銘設計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36次瀏覽

文 林慧真(2025年度駐站評論人)

開演前,玉井正下過一場大雨,位於戶外的玉井圖書館廣場地面仍帶點雨水痕跡,三三兩兩的人群坐定在紅色塑膠椅上等待演出;這場戲並非外台酬神戲,而是臺南文化中心舉辦的「藝術進區」文化場,而劇團仍舊照規矩淨棚與扮仙。團長蘇俊穎以流利的口條及諺語招攬觀眾,觀眾群以親子家庭為主,孩童年紀多為幼稚園至國小階段,或許與「藝術進區」的系列節目主要面向孩童有關,或者布袋戲對孩童仍具有一定吸引力。團長首先示範操傳統戲偶著文武衣脫衫,以及關公倒拖刀等傳統戲偶的操偶技巧,而正式開演的劇目《天龍遊俠之萬教查恩》則使用大型的電視偶,傳統戲偶作為一種傳承的展演,電視偶則更為貼近外臺戲著重的視覺審美。

《天龍遊俠之萬教查恩》(以下簡稱《萬教查恩》)由該劇團經典劇目《天龍遊俠傳》的連臺本戲敷演而出,其他曾演出的劇目如《天龍遊俠之風女情》、《天龍遊俠之決戰惡魔島》等劇目皆屬同一系列之作。《萬教查恩》一劇雖原屬連臺本戲,但即使不明白故事始末也能大致領略故事結構,內容不脫江湖之中正邪兩派對立框架,觀眾通常也能很快將角色正邪分類,簡言之,故事內容是簡要的,整體演出以視覺、聽覺效果為主。

故事講述主角遊俠玉雲生簽署了江湖禁殺令,即不能開殺戒,此時遇到現魔神挑釁,逼迫遊俠面臨兩難,雙方大戰數回後,遊俠突然被奪魂附身開殺戒,因違反禁殺令受到儒釋道三教教主審判。丑角三人聽聞遊俠被捕,趕緊前往搭救,途中遇眾妖們各種阻礙,最後經不二刀解決眾妖。經三教審判的遊俠,最後被判處死刑,此時はな(hana)【1】現身說明是她為救遊俠影響其心智開殺戒,眾神沒有理會此說,はな只好劫走遊俠解救之。最後出現查恩俠自稱尋找恩人,若非恩公格殺無論,はな為救遊俠犧牲生命,遊俠悔恨不已,而後遊俠與不二刀及查恩又陷入大戰。

本劇劇名《萬教查恩》之查恩俠一直到劇末才現身,故事也並未完結,整體情節雖不難理解,但是人物角色之間的關係未能清晰,以致影響角色的情感刻畫,如はな與遊俠的關係一直到最後才揭曉存在愛情的遺憾,而不二刀與查恩的身份背景並不清楚,三位丑角與主角的因緣也沒有前情提要,因此觀眾雖然能利用簡要的正邪二分方式將角色歸隊,但相對影響了角色的深度與刻畫。劇中突然出現的角色和匆匆收尾的情感線,對孩童而言也多少影響他們的理解,觀戲過程中往往需要家人協助說明劇情。

表演形式著重於聲光特效,劇中大量使用煙火、電光、噴火及巨型偶,故事一開場便是決鬥,遊俠與現魔神打鬥過程各自化身為巨龍、蜈蚣、神掌等偶,はな化身三朵蓮花,或是丑角Lucky化身龜,以及其他曾出現的妖怪如章魚、蜘蛛等巨型偶,都讓舞台整體視覺效果豐富而多彩,此種演出方式需要大量操偶師才能達成豐盈滿台的效果,頗有精銳盡出的誠意。音樂方面則每一角色出場皆有其主題曲,採用錄音配音形式,角色出場也有各自的開場白,但如查恩出場時開場白既長又頻繁,不免有些讓人不耐。視覺效果雖能吸引觀眾目光,但能真正引動觀眾情緒的往往在於角色的親切度,劇中角色出場所用台詞大多較為文雅,加上沒有字幕之故,對不嫻熟台語的觀眾而言相對理解有些困難,因此觀眾反應較熱烈的部份反而在於三位丑角出場段落,丑角使用通俗的口語語言,加上詼諧逗趣的對白,讓不同年齡層的觀眾皆能同樂,主演以其即興和貼合在地脈絡的台詞成功抓住觀眾注意力,如以玉井之歌的魔音琴退卻眾妖,或以妖怪名「六眼飛魚」諧音梗梁靜如歌詞中的「流言蜚語」等都頗能讓觀眾買單,只可惜劇情最後並未處理這三位丑角何去何從,似乎成了單純插科打諢的作用。

總結來說,蘇俊穎木偶劇團擅長使用豐富多樣的巨偶和聲光特效創造滿台的視覺效果,生動流利的口白也易於吸引觀眾,問題主要在於情節的鋪陳和角色的刻畫如何扣人心弦。在現今的外臺戲難有條件演出連臺本戲情況下,演出多為單集,劇情大多切割且破碎化,若要將連臺本戲濃縮為結構完整的單場演出則需要經過大幅修改,若要維持連臺本戲形式則應該讓角色和劇情能環環相扣,加強波瀾的劇情轉折,如此才能將劇團的經典劇目持續推進、創造口碑。此次位於玉井的演出仍有許多親子家庭坐在台下觀賞演出,即使這門傳統技藝不斷式微,但只要持續深耕地方,或許仍能在不同地方播下審美的種子。


注解

1、はな(hana)為日文的花,在演出中,はな的化身為三朵花。

《天龍遊俠之萬教查恩》

演出|蘇俊穎木偶劇團
時間|2025/09/21 19:00
地點|臺南市玉井圖書館旁廣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低・俗・畫本》無意提供結論,一如它不以英雄式速解處理創傷,而是讓那些被忽略的苦痛漸進揭露,持續低鳴。劇場作為公共空間,正為照見不可見的幽微事物而存在。
10月
09
2025
場面再大、服飾再精緻,也掩蓋不了敘事貧瘠:母親揮馬鞭的衝突、雲仙投江的悲痛、《比目魚》的奇幻,都被草率帶過,情感張力未能積累,只剩碎片和噪音環繞其間,最終消散於無法收束的雜亂之中。
10月
08
2025
《低・俗・畫本》的魅力,正源自於它並非強行改寫任何一方,而是在狹小的禁閉室密閉空間裡,將兩種語言交織在一起,讓它們相互映照、摩擦,最終展現出底層生活的溫情與韌性。
10月
03
2025
我們仍得提醒自己,別在歌仔戲身上投射自己尋找「他者」的浪漫化想像。就像「戲如人生、人生如戲」這種宿命論的陳腔濫調,卻強化人們對於底層的刻板印象,讓「台語」、「歌仔戲」、「低俗」、「哭調」、「悲情」等詞的無意識連結被無限放大。
10月
02
2025
即使本劇並非完美無缺,但卻已提供良好的基礎文本,若能在劇情動機與人物性格上再做細緻調整,應可期待未來成為兼具教學與演出價值的「新經典」。
10月
02
2025
透過不正面處理「誰」的疑問(人物對彼此的疑問,以及觀眾對舞台上人物身份的困惑),這齣戲提出了一種可能性:在黑暗中識別彼此,「是誰?」與其說是要求定義,不如視為一個招呼,向各種未知及想像開啟。
9月
30
2025
《英雄製造》透過齊義興的多重身分,揭示布袋戲在歷史、政治、觀眾需求下不斷被「製造」的過程,同時反思過去,樂觀的迎向未來。
9月
30
2025
綜上所述,《劉廷英賣身》在表演、舞台設計及主題重塑等方面均展現出實力,充分展現了年輕演員的潛力和創作團隊的雄心。然而,劇情結構和節奏的掌握仍有不足,未能充分體現歌仔冊的內在完整性。
9月
30
2025
《鬧・NOW》不僅僅是對布袋戲的新嘗試,它實際上是以「鬧」作為方法的文化介入,改寫了戲劇中「正統」的定義:正統並非單一血脈的傳承,而是在衝突與協商中共存。
9月
26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