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夜的樂園《不睡覺的LULU》
1月
23
2015
不睡覺的Lulu(高雄偶戲節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452次瀏覽
洪翠吟(高雄市立後勁國中表演藝術教師)

來自Angers的法國頑皮鬼劇團(Groupe Démons Et Merveilles)偶劇《不睡覺的LULU》(法文的原劇名為《Lulu Nuit Blanche》),把孩子們「睡不著的夜晚」幻化成星夜樂園。

睡不著是所有兒童的夢魘,小時候常常都會聽到爸媽說「你再不乖乖睡覺,待會虎姑婆就會來咬你的手指頭了!」,此種恐嚇性的言詞無形中形成了小孩子「怕黑」的心理現象,因為不乖乖睡覺,許多妖魔鬼怪都會出現來嚇唬小孩,黑夜就此被汙名化。孩子們在成長的階段的富有想像力、常分不清現實與想像的界線,許多令他害怕的人事物,如鬼怪、噩夢,都容易在黑暗中無形擴大,引發恐懼,如同劇中的主角LULU一樣,因為噩夢而睡不著,但他卻憑藉著天馬行空的想像讓房間幻化成星夜樂園,克服那睡不著的驚魂夜。

南部兒童劇團的發展與民眾對於兒童劇的觀賞一直以來皆不如北部,至2014年底高雄總圖書館建造完成,並設置國內第一座國際繪本圖書館暨兒童劇場,開始引起各界的關注,也邀請來自各國的表演團隊為「2014高雄朗讀偶劇節」共襄盛舉。其中《不睡覺的LULU》不睡覺的主題引起筆者的興趣,這指的是睡不著,亦或是因為貪玩而不想睡呢?主角LULU身著頭套偶裝,讓孩子視其為自身的投射,舉凡睡不著時會在房間跟玩偶玩、在床上跳上跳下、躺到櫃子上、把鞋子穿到手上…等自發性遊戲,再再呈現了孩童調皮的一面;此外房間內的物品也如同被賦予生命一樣的動了起來,玩偶在床邊蹦蹦跳跳,櫃子跳著華爾滋轉呀轉、棉被總是不肯好好待在床上,與愛生氣的枕頭,都在夜晚趁主人不注意時醒來遊玩,這樣的幻想世界不但沒有使成人觀眾感到無趣,也成功引起兒童觀眾的共鳴,跟隨戲劇情節的發展而發出歡笑聲或警語。《不睡覺的LULU》將孩子因做惡夢而睡不著的境況,變成如遊戲一樣的有趣與好玩,一種探險的活動,讓大人重溫兒時童趣、小孩如愛麗絲夢遊仙境般的進入異想世界,當中的「幽默感」更是不在話下,孩子們因為LULU重複出糗的動作而哄堂大笑,運用堆疊的手法將劇情推至高潮,符應兒童劇的娛樂功能。

該劇沒有太多的言說,以默劇和肢體動作推展劇情,順應發展在劇中某一小段穿插媽媽的說話聲,此發音為法語,似乎在叫LULU趕快睡覺,但並無搭配任何翻譯字幕,導致觀眾無從得知正確意思為何,只能透過LULU的肢體動作猜測,雖肢體動作表達為全世界的共通語言,但戲劇中的聲音語言仍需要符合表演的精準性,不應有文化語言的隔閡產生,造成觀眾觀賞的疑惑。此外,另一美中不足之處在於演出結束後,扮演LULU的演員將偶的頭套拿下,回答現場大小觀眾對於演出的提問,在看到頭套偶下的演員與操縱其他無生命的物體幕後工作人員後,孩子們的幻想於焉破滅而發出嘆息聲;看了偶戲節的兩齣劇,都有大約10分鐘的演後座談,讓演員與觀眾面對面去拆解表演的內容,此部分不知是主辦單位想拉近觀眾與演員的距離,還是國外劇團的表演手法,迫使孩子從幻想世界回到現實,留待觀眾自行琢磨。

《不睡覺的LULU》透過演員細膩的肢體表演,純粹將孩子們睡不著的心境呈現出來,使得劇場中的大小觀眾都能融入情境,產生共鳴的哈哈大笑,在夢境的恐懼因遊戲探險而轉向星光熠熠的美好夜晚,整齣劇運用想像的巧思將失眠的苦痛轉換為有趣的幻境,紓解大小觀眾的心靈。

《不睡覺的LULU》

演出|法國頑皮鬼劇團
時間|2014/12/21 16:00
地點|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小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演員要與偶裝融為一體並創造出好看又有「笑」果的演出實在不容易,也反映出演員對於孩童肢體動作之觀察與自身經驗成功的結合,使LuLu能有如此活潑鮮明的動態感在舞台上呈現。(林柔孜)
1月
20
2015
金枝演社的兩部新作品,只看劇名或許會覺得有些莫名,但作為中生代創作系列的第二部,兩齣戲劇的風格迥異,卻都以動物為核心帶出生而為人的孤寂與無奈,藉由動物為象徵各自點出了時代下人性的問題。
11月
20
2024
《安蒂岡妮在亞馬遜》向觀眾提出質疑:當威權抹殺自由、集體壓抑個人、文明掠奪自然,身處其中的我們將何去何從?為此,導演意圖打破性別與身份的限制,當演員跨越角色身份,當「安蒂岡妮們」不再侷限於特定性別與種族,眾人皆是反抗暴力的化身。
11月
20
2024
當我說《巷子裡的尊王》的正式演出,是一個進化版的讀劇演出時,我要強調的是導演、演員、和設計者如何善用有限的資源,以簡樸手法發揮文本的敘事能量,在劇場中創造出既有親密關聯,又能容許個人沈澱的情感空間,更有可以再三咀嚼的餘韻,是令人愉悅的閱讀/聆聽/觀看經驗。
11月
14
2024
在我看來,並不是省卻改編與重塑情節的便宜之道,相反地,為鄉土劇語言嘗試接近了「新文本」的敘述方式,讓過去一直以來總是平易近人、所謂「泥土味」親和力的鄉土語言,有了另一種意象豐饒的前衛美學風格。
11月
08
2024
由莊雄偉與林正宗導演、鄭媛容與郭家瑋編劇的《鬼地方》,採取策略十分明確,選擇捨棄具體角色與故事,直接拆卸自書中、未做更動的文字(但大幅翻譯為台語)提煉出「風聲」的意象;或以古典音樂術語來說,成為整齣戲的「主導動機」(leitmotif)。
11月
08
2024
米洛.勞不僅讓觀眾直面歷史的傷痕與當下的現實,也喚醒了我們對於道德責任與社會正義的思考。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劇場成為一個重要的公共論壇,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立場和行動。
11月
04
2024
有別於一般戲劇敘事者的全知觀點和神秘隱蔽的創發過程,這種將敘事建構的過程近乎透明的「重現」方式,就像議會錄影,意味著將批判權將交還觀看者,由觀看者自己選擇立場閱讀。
11月
04
2024
因此,在劇場中,我們安靜聆聽專注凝視,為了不遺忘,悲劇結束之後,離開劇場,我們則必須開始想像一個不同的未來,一個不再以自我為中心、不再以進步為唯一的價值選擇,一個能夠真正落實社會正義與人性尊嚴的未來。
11月
0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