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夜的樂園《不睡覺的LULU》
1月
23
2015
不睡覺的Lulu(高雄偶戲節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673次瀏覽
洪翠吟(高雄市立後勁國中表演藝術教師)

來自Angers的法國頑皮鬼劇團(Groupe Démons Et Merveilles)偶劇《不睡覺的LULU》(法文的原劇名為《Lulu Nuit Blanche》),把孩子們「睡不著的夜晚」幻化成星夜樂園。

睡不著是所有兒童的夢魘,小時候常常都會聽到爸媽說「你再不乖乖睡覺,待會虎姑婆就會來咬你的手指頭了!」,此種恐嚇性的言詞無形中形成了小孩子「怕黑」的心理現象,因為不乖乖睡覺,許多妖魔鬼怪都會出現來嚇唬小孩,黑夜就此被汙名化。孩子們在成長的階段的富有想像力、常分不清現實與想像的界線,許多令他害怕的人事物,如鬼怪、噩夢,都容易在黑暗中無形擴大,引發恐懼,如同劇中的主角LULU一樣,因為噩夢而睡不著,但他卻憑藉著天馬行空的想像讓房間幻化成星夜樂園,克服那睡不著的驚魂夜。

南部兒童劇團的發展與民眾對於兒童劇的觀賞一直以來皆不如北部,至2014年底高雄總圖書館建造完成,並設置國內第一座國際繪本圖書館暨兒童劇場,開始引起各界的關注,也邀請來自各國的表演團隊為「2014高雄朗讀偶劇節」共襄盛舉。其中《不睡覺的LULU》不睡覺的主題引起筆者的興趣,這指的是睡不著,亦或是因為貪玩而不想睡呢?主角LULU身著頭套偶裝,讓孩子視其為自身的投射,舉凡睡不著時會在房間跟玩偶玩、在床上跳上跳下、躺到櫃子上、把鞋子穿到手上…等自發性遊戲,再再呈現了孩童調皮的一面;此外房間內的物品也如同被賦予生命一樣的動了起來,玩偶在床邊蹦蹦跳跳,櫃子跳著華爾滋轉呀轉、棉被總是不肯好好待在床上,與愛生氣的枕頭,都在夜晚趁主人不注意時醒來遊玩,這樣的幻想世界不但沒有使成人觀眾感到無趣,也成功引起兒童觀眾的共鳴,跟隨戲劇情節的發展而發出歡笑聲或警語。《不睡覺的LULU》將孩子因做惡夢而睡不著的境況,變成如遊戲一樣的有趣與好玩,一種探險的活動,讓大人重溫兒時童趣、小孩如愛麗絲夢遊仙境般的進入異想世界,當中的「幽默感」更是不在話下,孩子們因為LULU重複出糗的動作而哄堂大笑,運用堆疊的手法將劇情推至高潮,符應兒童劇的娛樂功能。

該劇沒有太多的言說,以默劇和肢體動作推展劇情,順應發展在劇中某一小段穿插媽媽的說話聲,此發音為法語,似乎在叫LULU趕快睡覺,但並無搭配任何翻譯字幕,導致觀眾無從得知正確意思為何,只能透過LULU的肢體動作猜測,雖肢體動作表達為全世界的共通語言,但戲劇中的聲音語言仍需要符合表演的精準性,不應有文化語言的隔閡產生,造成觀眾觀賞的疑惑。此外,另一美中不足之處在於演出結束後,扮演LULU的演員將偶的頭套拿下,回答現場大小觀眾對於演出的提問,在看到頭套偶下的演員與操縱其他無生命的物體幕後工作人員後,孩子們的幻想於焉破滅而發出嘆息聲;看了偶戲節的兩齣劇,都有大約10分鐘的演後座談,讓演員與觀眾面對面去拆解表演的內容,此部分不知是主辦單位想拉近觀眾與演員的距離,還是國外劇團的表演手法,迫使孩子從幻想世界回到現實,留待觀眾自行琢磨。

《不睡覺的LULU》透過演員細膩的肢體表演,純粹將孩子們睡不著的心境呈現出來,使得劇場中的大小觀眾都能融入情境,產生共鳴的哈哈大笑,在夢境的恐懼因遊戲探險而轉向星光熠熠的美好夜晚,整齣劇運用想像的巧思將失眠的苦痛轉換為有趣的幻境,紓解大小觀眾的心靈。

《不睡覺的LULU》

演出|法國頑皮鬼劇團
時間|2014/12/21 16:00
地點|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小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演員要與偶裝融為一體並創造出好看又有「笑」果的演出實在不容易,也反映出演員對於孩童肢體動作之觀察與自身經驗成功的結合,使LuLu能有如此活潑鮮明的動態感在舞台上呈現。(林柔孜)
1月
20
2015
身首分離所象徵的流離,一旦作為一種被指認為「異人」的悲劇性後果,而本身具有流動性的內在特徵時,尋找親人的強烈慾望與回歸身體的形式表現,似有被解消掉能動性的擔憂。
5月
16
2025
劇場不再是召喚國族記憶的祭壇,在這裡,鬼魂不求平反、死亡不能被意義化。這正是《落頭氏》的批判力道——不是出自特定政治議程的批判,而是持續召喚那個尚未到來的、幽靈般的政治。
5月
16
2025
《赤子》雖亦遵循如此英雄敘事結構,但編劇施如芳似乎更企圖開拓布袋戲新的故事乘載,將「臺灣第一才子」呂赫若為故事原型,以虛載實,叩問歷史與當下時代處境。
5月
12
2025
把觀眾逆轉為道具或活道具?若是如此,大概是此劇《妬娘道成寺》的絕妙之處,值得註記,甚至在整場戲裏,眼睛是對鏡子的辯證與置換,因為觀眾的眼睛就像是會到處移動的鏡子
5月
09
2025
當方爺爺的愛情被獻給了當代同志情慾的謳歌,身體化作了抗爭運動緬懷的聖體,他個人所剩下的只有那兩不歸屬的灰男孩童話,同時也是《灰男孩》難以處理而輕巧帶過的美國。
5月
09
2025
遊戲結束時,只留下「房屋主人」一人佇立原地,其餘角色已然散去,彷彿回應了流金歲月中關於逝去與留下的永恆命題。
5月
08
2025
當身分不再是單一的、性別不再是穩定的、土地不再是絕對的,劇場才能成為真正的靈場——一個可以悲傷、也可以重生的空間。
5月
04
2025
《甜眼淚》的核心方法乃是從經驗主體而非抽象的「真相」敘事出發。在此被建立起的女童主體,大量地運用了童話、日記、民俗、玩偶等一切手邊的資源,來處理自己現實所必須面對的各種不可解。
4月
30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