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睡覺的LULU》是法國頑皮鬼劇團的一齣親子共同欣賞的默劇,簡單的舞台設計與只有LuLu一位穿戴偶裝的演員在舞台上,卻能透過輕鬆有趣的演出方式讓觀眾發現生活中處處都有驚奇,而這驚奇來自孩子的天真與豐富想像力,成人心中的一顆赤子之心也因此被喚醒了。
演出一開始由空無一人的房間中櫃子突然移動製造了驚奇感,現場小朋友們開始聚精會神期待接下來劇情的發生,再來是床上的枕頭隨著俏皮逗趣音效並且具節奏性地移動著,觀眾們對於物件是如何移動感到非常好奇,無人操作的櫃子和枕頭如魔術般靈活的在無人房間撒野似的玩耍,讓筆者身旁的孩子興奮地不斷問為什麼櫃子和枕頭動呀!而LuLu一出場,房間移動的物件通通暫停的瞬間增添莫名的緊張感與喜感,成功凸顯LuLu是此房間主人翁。
抓住觀眾注意力開場之後,劇情由不想睡覺的LuLu獨自在房間內發生一連串自己玩耍的動作,如抱著玩偶翻閱著故事書,或是將鞋子亂踢不擺好的壞習慣、襪子脫不下來的蠢樣,自己想像房間有怪物害怕地睡不著去媽媽房間想與她同床,但是卻被媽媽拒絕,還有故意一直要上廁所等,這些橋段與觀眾的生活經驗連結。人類的生活經驗就是戲劇創作的內涵,孩子們看見舞台上的LuLu跟他平常自身經驗一樣時感到開心,並且還會嘲笑LuLu愚笨的動作,大人們則會心一笑,毫無冷場。
經由此劇也看出中西文化的差異,如法國的小孩不與父母同床的生活現象,家長讓孩子獨自睡覺是學習獨立的方式之一,而這獨立的房間同時象徵著給予孩子發揮創造力的空間。戲中也利用多媒體投影方式顯示出LuLu夢境,如被剪刀追殺的惡夢,或是抓住星星當作陪伴她的好朋友,讓觀眾能輕易辨別現實與夢境,也增添戲劇效果。
默劇無語言的隔閡,演員更需要用肢體說話與放大動作,加上音效與燈光的配合,更能讓現場的大小觀眾們透過舞台上發生的一切進入劇情中,看見為什麼LuLu不睡覺。演員因穿著偶裝更需要更大的能量去支撐每個動作與細節,因此也能看出演員的基本功夫。從史坦尼斯拉夫斯基提出的「有機身心」看出演員創造角色動作、個性並透過肢體觀眾對話,從最簡單的人類狀態去呈現,基本的走路方式、擺頭方向和肢體縮放等等代表高興、難過、失望或害怕。演員要與偶裝融為一體並創造出好看又有「笑」果的演出實在不容易,也反映出演員對於孩童肢體動作之觀察與自身經驗成功的結合,使LuLu能有如此活潑鮮明的動態感在舞台上呈現,也牽引著觀眾們歡樂的情緒。
觀眾們在沒有語言卻充滿歡樂的劇中,反而想像力是無限延伸的,兒童劇具有教育性與娛樂性,此劇潛移默化的讓觀眾輕易接收。家長和孩童透過戲劇增加親子時光,從LuLu的動作中,家長可以了解孩子需要的其實很簡單,讓家長們思考著如何給予孩子適當的管教與陪伴的空間。另一個需要思考討論之處是主辦單位精心準備演後座談會,因此在演出結束後讓演員將LuLu拿下頭套與幕後操偶工作人員現身,孩子們對於穿著玩偶裝的真實人物出現時,現場一時鴉雀無聲。雖然演員穿戴玩偶裝,辛苦想當然爾,觀眾可大方地給予鼓勵,但是這樣的舉動是否會使孩子們看戲的想像因此幻滅了呢?還是希望將觀眾們投射的觀戲情境拉回現實,使孩子們能趁早學習分辨戲裡幻想與真實世界的不同嗎?這或許是欣賞偶戲莞爾之處吧。
《不睡覺的LULU》
演出|法國頑皮鬼劇團
時間|2014/12/21 16:00
地點|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小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