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的實體與線上:取代、共存與共生
6月
08
2022
「後」疫情時代的實體與線上:取代、共存與共生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334次瀏覽

林真宇(專案評論人)


世界人口流動不同以往的「後」疫情時代

2020年初疫情爆發後,從博物館、音樂廳直至劇場,線上展演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以博物館為例,Google Arts & Culture提供了全球超過五百家博物館的虛擬參觀,包括現代藝術博物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大英博物館、羅浮宮等等。自柏林愛樂到台灣的兩廳院,線上音樂會的聆聽也成為可能。而劇場演出,甚至發展出新奇多元的創作形式,使線上展演成為一種新的體驗。例如,演員與作家羅伯特・邁爾斯 (Robert Myles) 創立了 The Show Must Go Online 公司,且以Zoom 為設定的線上平台,重新設計並演繹莎士比亞劇目,每周觀看人次超過二十萬人。

身處英國現場音樂產業,常聽同業們說:既然實體又成為可能,便再也不願做線上了。觀看一場又一場的Live session錄影或許已令人感官麻痺,但不能否認的是,從迫於無奈「取代」現場演出,線上及虛擬的展演,與實體漸漸走向共存、甚至共生。既是「共生」,自然應當緊密互利,「後疫情時代」的語彙,似乎暗示疫情已然告終,但實際上,世界各個區域的關係和人口的流動已不同於以往。接下來,虛擬展演仍能夠提供哪些價值?對藝文工作者及觀眾有什麼樣的影響?佐以案例,願本文能提供一些想法與分析。

文化近用的潛力、更平等的商業模式、低耗能的虛實整合

虛擬展演,具有達到擴大參與 (Widening participation)且更加確保觀眾「文化近用」(Access) 的潛力。文化平權在許多國家已漸成為共識,而讓更多人跨越階級與地理區位限制,享受文化藝術,是實踐平權的重要方向。線上博物館,便是擴大參與的實例。再者,現場演出場館,有時「場館」本身便會帶來限制,部分群眾無法置身於演出中。例如,愛丁堡藝術節仍有超過半數的場館,並沒有提供無障礙出入口及席位。透過線上展演,不同的族群能跨越一些阻礙,體驗且參與在藝文活動裡。

而虛擬展演,或也有利於社會與環境永續。藝文與創意勞動者自身可運有的資源限制,也時常挑戰他們能夠獲得的機會。以世界上最大的showcase節慶 South By South West (SXSW)為例,所有的演出者,演出沒有費用,除了需自籌交通和食宿費用,商業媒合等會議的門票也需自付。籌辦者表示,因為演出者來這裡是找尋商業機會的,因此他們自須做好準備。此商業模式行之多年,也可見對於剛起步的表演者而言,成本非常高。科技,或有機會催生新的商業模式,改變現有不合理的權力結構,帶來更平等的創意環境。

而虛擬的展演,或許也能促進環境永續。儘管體驗相當不同,研究證實參與線上演唱會消耗的能源,小於實體活動。但同時,因為擁有充足的設備、夠快的網路,依然是一個門檻,多數研究者也表示,以線上完全取代實體,並非可行之道,但未來在虛實整合的策展中,針對排碳量較高、需要大量人員移動的環節,提供線上展演的選項,也是一種新的可能。甚至,能讓更多群眾有機會在不同的地方,也觀賞到同場演出【1】【2】。

疫情尚未真的結束,而世界已經不同。或許這場百年大疫裡產生的創意、科技與應變方式,能帶領我們持續思考演出的包容性 (Inclusivity)、多元性、以及文化近用等問題。可以的話,從中領悟些什麼,且讓科技與人文思考引領我們向前走。


註解:

1、Judith Mair, Andrew Smith.(2021) Events and Sustainability: Why Making Events More Sustainable Is Not Enough.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List of Issues  Volume 29, Issue 11-12. 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full/10.1080/09669582.2021.1942480 

2、Yi Fan, Sibo Ouyang, Baoxin Zhang and Wenmin Wang.(2021)The Sustainability of Online Concert and Live Concert. E3S Web Conf, Volume 308. https://www.e3s-conferences.org/articles/e3sconf/abs/2021/84/e3sconf_msetee2021_01017/e3sconf_msetee2021_01017.html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
將物質文化的地方人文與民間精神活動列入藝術史,多傾於將它們當作擴充藝術史的材料。而如果以地方性為主體,「地方性的藝術」在階級品味擴張之外,則需要政治美學化與藝術政治化的行動介入,才能打破其固化的形態。在史觀區分上,歷史唯心主義傾於「菁英史觀」,認為「重大理念、人物、事件」才能製造出流動的歷史感,否認民眾在歷史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歷史唯物主義則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主張「人是環境的產物」,群眾才是創造歷史的力量。 此藝術史觀的源起分歧,決定了「地方性」與「藝術性」的發展脈絡。在當代文化生產語境裡,「菁英史觀」介入「民間環境」的同時,則又顛覆又模糊這兩個意識形態,在異化中擴張了地方文化的再生產。
8月
07
2024
原本以為「正義」的問題都給楊牧、汪宏倫說完了。最近赫然發現,「轉型正義」的問題或許不在「正義」,而是「轉型」。誠如汪宏倫所指出的,「轉型」的原意是一個有具體歷史脈絡、階段性任務的「過渡時期」,而當前的問題正是用「正義」的超級政治正確和「人權」的普世性,掩蓋了對於現在究竟處於哪一個歷史階段的辨認。我們正經歷的「轉型」究竟是什麼?
4月
18
2024
同時,我愈來愈感覺評論場域瀰漫一種如同政治場域的「正確」氣氛。如果藝術是社會的批評形式,不正應該超越而非服從社會正當性的管束?我有時感覺藝術家與評論家缺少「不合時宜」的勇氣,傾向呼應主流政治的方向。
4月
18
2024
首先,出於個人感覺的主觀陳述,憑什麼可作為一種公共評論的原則或尺度呢?我深知一部戲的生產過程,勞師動眾,耗時費工,僅因為一名觀眾在相遇當下瞬息之間的感覺,便決定了它的評價,這會不會有一點兒獨斷的暴力呢?因此我以為,評論者對「我覺得」做出更細緻的描述及深入剖析,有其必要。
4月
1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