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謬反思教育體制《地下教室》
3月
14
2017
地下教室(鄭仕恩 攝,放克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970次瀏覽
李則琳(臺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

以前,台灣有一齣知名的連續劇,稱為「麻辣鮮師」當時是一齣熱門的校園喜劇,而在其背後最重要的宗旨,是希望透過這些詼諧喜劇的方式表達出對於教育理念的思考。今天,在艷陽高照的高雄,也有一群熱血的表演者,為了表達對於教育的反思,演出了《地下教室》,而他們是放克劇團。

《地下教室》劇情是陳述一位落魄的數學老師,因為被取消了教師執照,而到了人稱地下教室的「執照補習班」想要從新考取執照,後來經過了一些「特殊的」教學課程,再次的取得了執照。結局我們看似完美,但是在這捧腹大笑的教學實習過程中,却有著許多可以讓我們去反思的問題。以三個方面來看,分別是老師、學生以及教育制度。首先先來觀察關於老師的部份,劇中老師常常在強調一個重點,那就是老師都是愛學生們的,就算是兇,也是希望學生為了學生好。這讓我想起了開頭當中提到的麻辣鮮師,劇中謝祖武飾演的磊哥。磊哥對於學生並不會強迫,而是隨著學生的個性,將想傳達給學生的理念潛移默化到他們的身上。這時,讓我想到了在劇末,學生曾問老師,老師你是成功的嗎?老師的無言以對,是否也說明了其實老師並不能保證,照著他所說的去走,人生就一定會成功,更何況大家對於成功的定義,也未必相同。

第二,來說說學生吧。在《地下教室》劇中,學生上課吃餅乾,看漫畫,都無形中反應了現代學生的行為,但是先等等在指責,因為曾經有一位日本的講師曾說,如果台下有聽眾睡著,講師要先檢討自己。我們可以這樣看,如果老師可以將學科內容變成比較有趣的教學方法,是否更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而不是在學生睡著的時候,一味的只有指責學生上課不認真?

第三,談談教育制度吧。讓我最印象深刻的是,學生針對老師的教學過程去評分,而使得老師手足無措,只能一再的討好學生,精闢一點來說,可以稱為諂媚!我在大學階段,也曾經有遇過對於老師的教育過程評分的情況。原本設計此舉,是為了提升教育品質,但是現在卻淪為學生的報復工具。只要對於老師稍不滿意,就在調查表上給與老師極差的評價,而校方不明就裡對老師有所壓迫,致使老師們只能屈就調查表的意見,而不再有教育的熱誠。或許,對於學生來說,是輕鬆了,但是老師的得過且過,對學生來說,是真的好嗎?最後,劇末當中,演到了老師殺死了學生,雖然是假的,但是卻點出了現在的教育最嚴重的問題,就是教育商品化。在老師來說,不論你教的如何,只要你有繳費便可以繼續當老師(劇中演出橋段),而對於學生而言,也是只要你願意繳費,不論你多糟糕,也都可以拿到學歷,而最糟的學生,沒問題,直接放棄就好,生產過程難免有瑕疵品嘛!

放克劇團用了詼諧荒謬的方法,呈現了教育的荒腔走板,而我們也該反思一下,這樣的教育是作育英才,還是殘害幼苗?

《地下教室》

演出|放克劇團
時間|2017/03/11 14:30
地點|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281展演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黑色喜劇或嘲諷式的調性,相當依賴演員既能掌握角色寫實身份,卻又有餘力保持距離看待角色的表演拿捏。雖然見到編導演都盡了全力認真地想表達些想法,少了戲劇與嘲諷需要的餘裕,最後仍未能成功地搭建起對此一當今台灣亟需面對問題之詮釋。 (汪俊彥)
8月
30
2016
在多語交織的日常音景中,理應有著不同語言各自獨特的抑揚頓挫、節奏起伏,呈現豐富而繁雜的聲音想像;可惜高度仰賴聲音敘事的《乘著未知漂流去》,最終也如其語言策略般趨向穩定單一,陷入固定頻率的迴圈。
7月
03
2025
這個提問,既讓華英真正地踏上了娜拉的離家之路,重新組織了讓妍青得以登台的新家庭;卻也讓這部作品從自歷史與性別結合起來的雙重議題中,找到快速又簡便的脫身之道
7月
03
2025
這齣戲,潛在著對戰爭的譴責,因為潛在,所以深刻地內化了戰爭難民的人道關切;然則,進一步呢?如何探究戰爭何以發生?並從民眾的觀點出發,追問戰爭難民流離失所以後,將何去何從?
7月
01
2025
果陀劇場《三個傻瓜》改編自2009年印度寶萊塢經典《三個傻瓜》(3 Idiots),不僅具歷史意義,也面臨極高的轉譯門檻。如何在忠於原著精神的基礎上,透過文化在地化的重組,讓這部挑戰傳統教育體制故事與臺灣當代觀眾產生情感連結,無疑是一大挑戰。
7月
01
2025
《上樑》演繹的與其說是勞資關係,不如說是創作者內心戲的兩種掙扎。而最為荒謬之處,還在於這種理想與體制的二選一,居然是讓工人的身體代為殉道,以維持創作者站在反體制立場上的純潔性。
6月
30
2025
本劇意圖戳破的人性,就這樣縈繞在兩人迥異的身分之間。顯然,小天是真心想幫忙,但我們卻也很難指責意欲維持尊嚴的阿修有什麼過錯,一切只因這幢大廈的結構已扭曲到讓任何善意,都只能被錯解為上對下的傲慢。
6月
30
2025
《上樑_下工後的修羅場》在舞台上創造了一個現實世界的模型,有相當豐富的細節,卻少了些粗糙的真實感,主人翁的際遇,令人感傷,卻難有深切的同感,如果有社會批判的意圖,也稍顯失焦。
6月
30
2025
本次演出試圖以魔術與戰爭這兩個規模懸殊的想像間交織張力,輔以演員的生命經驗敘事,直面觀眾並揭露出關於世界鮮為人知、或眾所皆知的秘密與真相。
6月
23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