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謬反思教育體制《地下教室》
3月
14
2017
地下教室(鄭仕恩 攝,放克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593次瀏覽
李則琳(臺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

以前,台灣有一齣知名的連續劇,稱為「麻辣鮮師」當時是一齣熱門的校園喜劇,而在其背後最重要的宗旨,是希望透過這些詼諧喜劇的方式表達出對於教育理念的思考。今天,在艷陽高照的高雄,也有一群熱血的表演者,為了表達對於教育的反思,演出了《地下教室》,而他們是放克劇團。

《地下教室》劇情是陳述一位落魄的數學老師,因為被取消了教師執照,而到了人稱地下教室的「執照補習班」想要從新考取執照,後來經過了一些「特殊的」教學課程,再次的取得了執照。結局我們看似完美,但是在這捧腹大笑的教學實習過程中,却有著許多可以讓我們去反思的問題。以三個方面來看,分別是老師、學生以及教育制度。首先先來觀察關於老師的部份,劇中老師常常在強調一個重點,那就是老師都是愛學生們的,就算是兇,也是希望學生為了學生好。這讓我想起了開頭當中提到的麻辣鮮師,劇中謝祖武飾演的磊哥。磊哥對於學生並不會強迫,而是隨著學生的個性,將想傳達給學生的理念潛移默化到他們的身上。這時,讓我想到了在劇末,學生曾問老師,老師你是成功的嗎?老師的無言以對,是否也說明了其實老師並不能保證,照著他所說的去走,人生就一定會成功,更何況大家對於成功的定義,也未必相同。

第二,來說說學生吧。在《地下教室》劇中,學生上課吃餅乾,看漫畫,都無形中反應了現代學生的行為,但是先等等在指責,因為曾經有一位日本的講師曾說,如果台下有聽眾睡著,講師要先檢討自己。我們可以這樣看,如果老師可以將學科內容變成比較有趣的教學方法,是否更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而不是在學生睡著的時候,一味的只有指責學生上課不認真?

第三,談談教育制度吧。讓我最印象深刻的是,學生針對老師的教學過程去評分,而使得老師手足無措,只能一再的討好學生,精闢一點來說,可以稱為諂媚!我在大學階段,也曾經有遇過對於老師的教育過程評分的情況。原本設計此舉,是為了提升教育品質,但是現在卻淪為學生的報復工具。只要對於老師稍不滿意,就在調查表上給與老師極差的評價,而校方不明就裡對老師有所壓迫,致使老師們只能屈就調查表的意見,而不再有教育的熱誠。或許,對於學生來說,是輕鬆了,但是老師的得過且過,對學生來說,是真的好嗎?最後,劇末當中,演到了老師殺死了學生,雖然是假的,但是卻點出了現在的教育最嚴重的問題,就是教育商品化。在老師來說,不論你教的如何,只要你有繳費便可以繼續當老師(劇中演出橋段),而對於學生而言,也是只要你願意繳費,不論你多糟糕,也都可以拿到學歷,而最糟的學生,沒問題,直接放棄就好,生產過程難免有瑕疵品嘛!

放克劇團用了詼諧荒謬的方法,呈現了教育的荒腔走板,而我們也該反思一下,這樣的教育是作育英才,還是殘害幼苗?

《地下教室》

演出|放克劇團
時間|2017/03/11 14:30
地點|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281展演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黑色喜劇或嘲諷式的調性,相當依賴演員既能掌握角色寫實身份,卻又有餘力保持距離看待角色的表演拿捏。雖然見到編導演都盡了全力認真地想表達些想法,少了戲劇與嘲諷需要的餘裕,最後仍未能成功地搭建起對此一當今台灣亟需面對問題之詮釋。 (汪俊彥)
8月
30
2016
針對作品的意義來討論,本劇唯一的主題即是劇名,略顯單薄;縱然譯導楊世彭認為除了「真相」,還更深層討論了「謊言」的意義【1】;然則,也僅是一體兩面的層次。
12月
10
2024
從前作到此作,都讓人感到作品內裡含有一股很深的屈辱感,源自非常厚重、塵積的離散與剝奪,譬如當看到阿梅和Briggs在仿新村屋構的舞台上性交時,那是我們都有感的,殖民的傷痛。為什麼那麼痛的話要由女性來說?
12月
09
2024
讓我們能夠更進一步看清與推進思考,本劇所嘗試對話的當代難題:究竟什麼樣的「人」、「者」或者「眾」,才能夠在這個時代有效地統一起「沒有歷史」的主體形象,使之成為有效地置入歷史,乃至介入歷史的主角?
12月
09
2024
對導演來說,歷史事件的晦澀之處不只出自文化或歷史上的距離,更在於缺乏言論自由的討論正當性脈絡,就像大多數人明明知道這樣是有問題的,卻因為服膺於現實而陷入「雙重思想」(doublethink),導演也面臨了該不該解構議題的困境。
12月
09
2024
可惜的是,全劇收攏在計畫成果的樣板宣傳,無法深切開展劇中拋出諸多議題的辯證向度,像是身分認同、文化觀光、地方創生等,而是流於產官學體制交纏下的文化產品。
12月
06
2024
這並不是一齣攸關階級問題的社會寫實作品,相反地,在這個時時充斥著怪誕節奏與聲音的劇場空間中,支配著行動的並不是具體的物質條件,而是追求「正常/不正常」認同判斷而被抽空的精神狀態。
12月
04
2024
此次劇本由團長馮翊綱主筆,將金庸原著作為主菜,配以誇張的表情動作、幽默的橋段,並佐以少許成人幽默,呈現出一場輕鬆且富有娛樂性的演出。雖與十年前的《瓦舍說金庸》相比,劇本在深度及與原著的連結上稍有不足,但整體氛圍輕鬆歡樂,觀眾依然收穫了愉快的觀劇體驗
12月
04
2024
這齣音樂劇流暢的演出,不難想像在前置選曲和樂團編制中耗費的心力,它在歌詞和台詞之間相互呼應,以音樂演唱和戲劇表演推進情感
12月
03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