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家人和解《四姊妹》
1月
18
2023
四姊妹(故事工廠提供/攝影徐欽敏)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577次瀏覽

文 吳育琁(景美女中 高二孝班 學生)

「如果手足是父母親留給我們的資產,我們是彼此的存款,還是相欠債?」 

《四姊妹》是故事工廠2022年的作品,正如這部劇的名字,在講述四個姊妹的故事。 最初,觀眾是以女兒簡廖巧蓁的新書發表會做開頭,以新書作者的身份去講述在十幾年前颱風夜發生的故事,此時背景停留在一間敞開窗戶的房子,裡面有四隻麻雀,隨著故事開始就來到四姊妹已經被改建成民宿的老家。最先到的是大姐跟女兒巧蓁,其次是事業有成的二姐、嫁入豪門的小妹,以及環遊世界回來的三姐,好久不見的姊妹再次相聚,但也同時勾起了很多兒時記憶,大家藏在心底已久的心情也慢慢湧現。  

故事前期劇情推動的很慢,每個角色都有鮮明的個性和講話習慣,可以從大量的對話來初步了解每個人的性格,進入夜晚以後,每個角色的問題會慢慢浮現 ,大姐從小就姐替母職,還沒為自己活過,就被通知自己罹患大腸癌;二姐把父母遺留下來的錢借給了自己的男朋友,才發現對方是詐騙集團;三姐從小就受父親疼愛,但這份愛似乎有不為人知的秘密;小妹懷孕了,卻不知道身上孩子的父親到底是誰。 

時間一次次暫停,給了每一個人一段獨白,依序是大姐、二姐跟小妹,舞台的燈會關掉,只留下聚光燈下的人,大家講完自己的內心想 法,就是一個人的和解。每當有一個人和解,三姐就會擁抱那個人,直到時間又繼續,舞台燈亮起。最後三姐在跟大姐半夜談話時,才終於打開自己的內心;她站在舞台二樓,舞台投射的水墨黑影,營造了劇情的緊張及高潮,也象徵著她內心的結,唯一有一扇代表廁所的小門,投射像是血管脈絡的紅色投影,在故事中,三姐小時候被父親用不當的方式疼愛,於是發生關係的廁所正是她兒時記憶的連結。 

整個劇場中,角色幾乎沒有太多動作或是表現,劇情推進幾乎來自聲音以及光影變化,在聲音細節上表現得很細膩,可以聽出每個人的心情、劇情起伏,又或是在整個劇場中不斷重複著三姐與觀眾才聽得到的滴水聲,不斷迴盪在劇場 。舞台擺設圍繞在簡單的房間、廚房、小飯桌、中央的枯木以及代表著父親的搖椅,雖然整個劇情並沒有提到太多關於父親的想法,但可以從四姊妹對搖椅的態度知道,大家對父親是害怕、敬畏、不可碰觸的。 

每個房間都會用薄紗隔開,透過舞台光影變化去轉換每個房間的清晰程度,代表了每個角色的心情也代表了晝夜交替,以至於在故事最初,觀眾對每個角色以及房間都只能得到模糊的認識。 天亮了,颱風離開了。大家圍在圓桌吃早餐,這是每個人與這個家、與姊妹們的和解。整個故事劇情在討論手足、家以及女性主義。姊妹這份關係與血緣緊緊相繫, 我們無法選擇、無法改變,呼應了最初在巧蓁新書發表會的圖,四姊妹代表著房子裡的四隻麻雀,儘管窗戶打開,卻還是離不開這份血緣、這個「家」。  

「如果要一句話才能解開成長過程的心結,是對不起還是我愛你?」或許不能改變手足的關係,但能改變結局,是整個劇情想傳達的。 

《四姊妹》

演出|故事工廠
時間|2022/12/31
地點|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大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我認為《老派日常》說的是「我」與「我們」的「日常」故事,漫遊、聆聽過程中,店主、城市行走的路人、其他觀眾等都是劇場的「敘事者」,在這種極為普通的新舊交疊的日常裡,以城市的枝微末節作為象徵,得以體會、再現人與地方的溫度情感。
12月
19
2024
此刻回想《青春》,整體抒情風格的表現突出,舞台景觀與調度流暢鮮活,可列為個人近年觀演經驗中存在感相當強烈的小劇場作品;至於「青春是什麼」,或可視其以萬花筒的繽紛剪影回應此自設命題,可惜文本內容涉及時代記憶幅員與政經變遷廣泛,整體脈絡編織手法略顯隱晦、模糊
12月
18
2024
乍看之下,舞台上徒留物件,其他劇場元素,如演員、對白與調度,全部退位,彷彿是劇場中的美學實驗,實際上是向劇場外的世界隱喻了一場由下而上的革命預演。
12月
16
2024
水的流動、直擊心靈的片段式演出,從疾病、死亡、衰老,親情陪伴的痛苦到釋然,當觀眾能夠真的走上台去感受不同位置的角色,或許才能真正跳脫自己墨守成規的觀點,在即興創作與互動體驗中感受到生命的衝擊與真實
12月
12
2024
無論是《他和她的秘密》的論壇劇場(Forum Theatre),還是《錯・季》與青少年共同參與的集體創作,皆致力於構築感性共享與對話的場域。透過戲劇過程的推進,創造出新的感知方式,促使參與者對現實困頓進行超越與重新想像。
12月
12
2024
針對作品的意義來討論,本劇唯一的主題即是劇名,略顯單薄;縱然譯導楊世彭認為除了「真相」,還更深層討論了「謊言」的意義【1】;然則,也僅是一體兩面的層次。
12月
10
2024
從前作到此作,都讓人感到作品內裡含有一股很深的屈辱感,源自非常厚重、塵積的離散與剝奪,譬如當看到阿梅和Briggs在仿新村屋構的舞台上性交時,那是我們都有感的,殖民的傷痛。為什麼那麼痛的話要由女性來說?
12月
09
2024
讓我們能夠更進一步看清與推進思考,本劇所嘗試對話的當代難題:究竟什麼樣的「人」、「者」或者「眾」,才能夠在這個時代有效地統一起「沒有歷史」的主體形象,使之成為有效地置入歷史,乃至介入歷史的主角?
12月
09
2024
對導演來說,歷史事件的晦澀之處不只出自文化或歷史上的距離,更在於缺乏言論自由的討論正當性脈絡,就像大多數人明明知道這樣是有問題的,卻因為服膺於現實而陷入「雙重思想」(doublethink),導演也面臨了該不該解構議題的困境。
12月
0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