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藝術節在新營——寫「2023夏至藝術節」的五檔演出
10月
02
2023
表演藝術評論台設計圖片/王景銘設計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351次瀏覽

文 郭璉謙(南臺科技大學通識中心助理教授)

夏至藝術節自2016年開辦迄今,已成雲嘉嘉新四個文化中心的指標性藝文活動。瀏覽節目單,雲林縣是現代與傳統兼具、嘉義市專走音樂會、嘉義縣主攻兒少劇作、新營聚焦傳統表藝。四館相互拉抬,推廣文化行旅,致力落實跨域目標。【1】

今年在新營文化中心共有八場節目開鑼登臺,我有幸觀看後五場,聊述演出觀察。

《樓桑村》與《虎牢關》──兩種三國戲

今年安排一組有趣的連台戲:08/19風神寶寶兒童劇團《樓桑村那個姓關的──還有那個姓張的跟姓劉的》(簡稱《樓桑村》)、08/20栢優座《上吧!義勇兵──決戰虎牢關》(簡稱《虎牢關》)。兩齣戲都改編自《三國演義》,《樓桑村》講「黃『金』之亂」,《虎牢關》述「三英戰呂布」,均為劉關張事蹟,並帶入傳統戲曲元素。

作為風神寶寶兒童劇團十周年大戲的《樓桑村》,企圖心不小,光是選擇較少進入兒童視域的《三國演義》即是一大挑戰。《樓桑村》將「黃巾之亂」變「黃金之亂」,但若劇名逕稱「黃金之亂」,不加入樓桑村、不延攬劉關張,整部劇作仍可成立,該劇製作單位顯然召喚文化記憶,試圖引導兒童認識《三國演義》。《樓桑村》屬親子劇,故演員將動作聲調誇大,以吸引兒少目光,即連專職歌仔戲的黃金歌舞隊,也是以華麗裝扮、俏皮動作登場。黃金歌舞隊是個巧妙安排,讓歌仔戲演員登唱,免去舞台劇演員不諳歌仔戲卻裝腔作調的尷尬感。

《虎牢關》則大不相同,混搭京劇及歌仔戲,兩劇種轉瞬變接,相當程度考驗司胡功力。如此混搭在劇界已是繁花勝景,資深劇迷亦不足為奇,然當天現場有不少觀眾昨日欣賞《樓桑村》,故帶著親子劇的印象觀看《虎牢關》,後來才察覺表演形式大不相同,且「今天的劉關張好像不是昨天的劉關張?」(觀眾語),儘管稍感迷茫,但因劇情節奏明快,又無大量慢板唱詞,再有緊湊武場,觀眾反應不錯。《虎牢關》因在戶外公演,退去劇場的嚴謹感,反而浮現民戲的親和力,復有刻意橋段(如鬆弛至極的劉關張vs嚴謹有度的王匡、潘鳳著勾金大靠出場等),使其混搭洋溢嘉年華式的俏皮與淘氣,甚至有點荒謬。

《樓桑村》與《虎牢關》,讓觀眾感受三國戲在親子劇與傳統戲曲的不同演繹方式,誠為考驗並刺激視聽感受。

《歲時之秋》──在國際共製中尋找臺灣味傳統舞蹈

藝姿舞藝歷經了春(2018)、夏(2019)兩系列,大疫過後,終於帶來秋系列──《歲時之秋》,上下場共九支舞蹈,展現臺日韓三國的傳統舞蹈特色。臺日韓均屬漢字文化圈,文人雅士主要承緒「悲秋」傳統,但除了Dosalpuri Chum(韓)、〈白露秋賞〉(台)及〈菊の榮〉(日),餘作均是愉悅與豐收,由於舞蹈都是取材自俗民生活,這或許呈現了庶民對秋的感受是「秋收豐饒」,正與文士的「悲秋」並觀。

日、韓的傳統舞蹈,從妝容、音樂到舞姿,盡顯民族風情,而臺灣因長期浸潤於中國風民族舞,臺灣味不夠鮮明,日後於本土浪潮反思下,借鑑慶典藝陣、俗民生活或北管曲樂,尋到特色與定位,這反映在〈新秋乞巧〉、〈慶豐收〉兩支舞蹈,儘管不若日韓那麼深刻的民族風情,也確實掌握並刻畫出臺灣風土俗情。相較之下,〈白露秋賞〉顯得突兀,舞者著漢服執團扇,以中國文雅美學傾訴「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該舞作如刺客突襲,以今日看來政治不正確的姿態,帶領觀眾在靜緩舞姿中抽離「一家烤肉萬家香」的既定行事,回歸佳節思懷,並引領觀眾反照古典傳統舞蹈的舒緩雅逸,同時期待日後能誕生一支述說臺灣換情中秋佳節的舞作。

受音場折損的《魔神候補生青春版》及《GG冒險野郎》

《歲時之秋》原先安排在戶外廣場演出,但考量日韓舞者難以適應炎熱天氣,臨時改至大廳,這是對遠客的貼心照護。然而,大廳演出有個先天缺陷:音場問題,因空間挑高開闊,無吸音材質,音響喇叭會使音聲模糊甚至難入耳。《歲時之秋》採現場播放音樂,搭配舞蹈,影響不致過大,然當郭玲娟團長介紹舞團、舞作及分享個人創作經驗時,得花點氣力聽聲辨字。

這樣的狀況更是報應在唱歌集音樂劇《魔神候補生青春版》與義興閣搖滾布袋戲《GG冒險野郎》。兩部作品正巧都碰到颱風擾局,故啟動雨備,移入大廳演出。在觀看《魔神候補生青春版》時,已感音場實在折損一齣好戲,而當得知《GG冒險野郎》也改至大廳時,早有心理準備,但仍期待有所改善。儘管義興閣團長王凱生先向觀眾告知音場問題,但一開始的扮仙已是刮耳,待正式演出沒多久,實在難受,只好將面紙權充耳塞,勉強濾除部分泛音,搭配字幕,才能聽清楚主演口白。《GG冒險野郎》為義興閣首創搖滾布袋戲,屢獲佳評,但或許是演出空間所致,編排密集的爵士鼓反而造成聽覺疲勞,同時也吃掉小提琴音色,弱化情緒張力。

新營文化中心是四館中唯一所有演出場次均採自由入場,此舉免去售票問題,且讓觀眾主動親近表演藝術,用心良苦。然而,戶外公演得靠老天賞臉,若因天氣因素而僅單純移入大廳,卻不考量場地侷限,視聽效果勢必大打折扣。《GG冒險野狼》演出時,臺南市文化局謝仕淵局長也入席從扮仙看到劇終,未知是否有感受到音場問題?新營文化中心目前是臺南市溪北一帶最大的演藝場所,期待重視大廳演出所面臨的困境,讓表藝者充分展現專業,賜觀眾最佳視聽饗宴。

註釋
1、夏季藝術節的緣起及目標,可參見官網https://summertheatrefestival.tainan.gov.tw/index.php?inter=about

布袋戲搖滾音樂劇《 GG 冒險野郎》

演出|義興閣掌中劇團
時間|2023/09/02 19:00
地點|新營文化中心演藝廳大廳

《上吧!義勇兵─決戰虎牢關》

演出|栢優座
時間|2023/08/20 19:00
地點|新營文化中心廣場

世界傳統舞蹈國際共製計畫《歲時之秋》

演出|藝姿舞集(臺灣)、 伎音戯座(日本)、辛恩珠舞蹈團(韓國)
時間|2023/08/27 16:00
地點|新營文化中心演藝廳大廳

《魔神候補生》青春版

演出|唱歌集
時間|2023/08/05
地點|新營文化中心演藝廳大廳

《樓桑村那個姓關的─還有那個姓張的跟姓劉的》

演出|風神寶寶兒童劇團
時間|2023/08/19 19:00
地點|新營文化中心廣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簡單歸納財劃法的修法效果,即2026 年起,國家會將更多的總稅收分給地方政府,使中央政府可支配的稅收將縮減,地方政府分得的財源則相對增加。但國家總體資源沒有增加,理想上地方政府則必須承擔更多公共政策的責任,中央及地方政府應該要商討,隨著財劃法改動,中央有什麼公共任務必須移交由地方政府執行。而主計總處也指出,在中央政府不另闢財源的前提下,各部會預算將平均刪減 28%,以因應中央政府減少的收入。
9月
05
2025
補助的初衷,是要為文化公共價值撐出空間。但當它成了唯一的航道,便失去了讓創作自由航行的可能。 我們需要的是另一種制度想像──一種願意長期共擔風險的補助機制、一種能讓藝術在市場之外存活的社會支持系統。
8月
29
2025
《紅妝舞韻》巧妙地透過「一人分飾多角」的「遊戲副本」框架,將歷代女性身體從規範、過渡到解放的歷程,以「緋」字串聯成華美且詩化的系列意象,藉由跨媒介、跨舞臺形式的實驗,讓觀眾在參與與遊戲感之中,以歷史與身體的感受,在水袖的柔韌、旗袍的曲線、國標舞的伸展之間,體驗歷史流動的女性姿態。
8月
27
2025
有別於ESG與SDGs永續發展目標在環境面引用各種檢測數值簡明易瞭的作為溝通渠道,文化藝術對外溝通時,需強調藝術以人為本的精神,著墨其所衍伸的價值和影響力,透過工具方法適度引導,讓參與者將藝文體驗當下的愉悅感、情感刺激或非自主性生理反應,體驗後的印象、反思和啟發等感受,以文字、圖像、聲音或肢體表達方式留下紀錄,刻畫記憶,創造共同回憶。從個人內在經驗的美感、幸福感和滿足感,轉化為企業理念認同、價值傳達、社群共識凝聚,進而促進公民參與、豐富社群生活和社會共榮,以表演藝術為媒介帶動企業永續發展。
8月
22
2025
透過聲響裝置、戲曲程式與手語語法的交織,《語言邊界》並未試圖修補語言的缺口,反而在斷裂處生成新的轉譯路徑,讓觀眾不再依賴「看懂什麼」的思維,而是進入「感受如何」的空間。
8月
13
2025
於是,回到何以辨識一項行動或作品是打造還是拆解文化體制之敘事的問題,或許其中一個核心區辨在於:如何安置那些被遺忘的?又如何記得?
5月
05
2025
「在內部」,台灣小劇場「運動」如果遺缺左翼(視角),運動性必然可疑,除非保守與排除是藝術及人類世界的未來。
4月
28
2025
癥結在於:當舞台上出現任何對地下黨人物的簡化、矯飾或情感濫用,倘若僅是調動觀眾惻隱之情而缺乏思辨深度之際,是否就必然被視為背離左翼,並遭扣上「右派」或為統治集團宣傳等保守主義帽子?
4月
21
2025
小鎮日落時分,圍繞著一座被各種物料折疊過的山,兩位樂手從敲奏大鼓到鳴擊不同刻紋的磁磚。楊祖垚的《索弗洛尼亞素描》取材伊塔羅・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看不見的城市》中兩個半邊的城市,陳省聿則透過三頻道銀幕,回應與主旨有所呼應的自然/城市景觀——既是生機勃勃又是死氣沉沉,有的建設有的是毀壞,或是永恆塵埃落定或是隨時連根拔起。太陽墜下的最後一刻,倆人在大鼓上好不容易堆疊建立起聳高的積木,下一秒卻又在黑暗吞噬前被轟然推到落地。
3月
21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