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猶未盡的下午茶《我是死胖子》
8月
13
2014
我是死胖子(阿伯樂戲工場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68次瀏覽
楊美英(2014年度駐站評論人)

今年臺南的暑假較諸往年多了許多看戲的機會,包括幾個來自台北巡演、或是在地的新面孔,值得繼續觀察是否代表戲劇生態蓬勃的意義;而且,有些節目發生在未曾售票表演的地點,像這回觀賞的目標乃是今年剛登記立案的「阿伯樂戲工場」,選擇於媒體名店a Room咖啡館內舉行創團首演,頗引人注目。

從表演場地的所在來看,當觀眾從大路轉進小巷,一歩步到達老平房改造的店家門口,穿越綠意盎然的前院,迤迤然入場,一整面的書牆、質樸厚重的原木桌椅、老式檯燈等,便已經鋪展出愜意舒適的觀戲氛圍。

咖啡館內大致與平日營業陳設幾乎完全沒有變動,觀眾自由入座後,三個身穿工作服、佩戴姓名徽章的服務人員來回穿梭,除了邀請觀眾從簡易的黑白節目單背面所列「慢慢喝」冷熱飲清單選擇熱拿鐵或是冰檸檬等,還和觀眾玩互動遊戲(腦筋急轉彎之類的機智問答)。

演出開始得非常自然。因為,當觀眾從前院通往室內的途中,一樣穿著工作服裝的服務人員便已經說明看戲規則:不可錄影錄音、可以攝影(關掉閃光燈)等等。於是,就在滿室咖啡、巧克力鬆餅的甜香之中,隨著開演時間到來,剛才的三位服務員慢慢展開行動、引吭高歌,宣告故事開演。

所以,當下觀眾很清楚的看見此次演出乃是發生於非傳統定義的劇場空間,而且將劇中角色的設定完全融入咖啡館現場,情節內容大致從三個熟稔的工作夥伴的閒聊、調侃先登場,引介出他們從來沒有看過店老闆的模樣,只有透過傳真接收「老大」的指令。於是,全劇的重點在於傳真書面資料強調了「老大」要求全力動員協助具有某個特定信物的來賓完成其「圓夢計畫」。

三個服務員移動全場,有些時候分散外圍、環繞觀眾,有些時候聚集分區桌椅之間,青春活力洋溢,使得全劇的進行可說平順、流暢。主要演員之中有兩位在穿插的歌舞中負責演奏鍵盤、吉他,有利情節進展的襯托,增強戲劇效果。當全劇焦點人物「史先生」現身,慢慢將場面調度集中於事先空下來的一區桌椅;他先來一段「我是死胖子」的自卑自苦自述,可惜在悲情抒發或是誇張諷諭的不明意圖兩端之間,無法進一歩具體建構或是幅射出劇名的內涵寄寓。而所謂的「圓夢計畫」,乃是胖子「史先生」想要為其愛慕的女性筆友安排驚喜聚會,於是後半段的主要內容在一次次模擬兩人會面的狀況,終於幫忙他克服了胖子缺乏自信的心理障礙。然後,戲的尾聲,三位服務員才知道原來害羞的胖子「史先生」其實就是之前從未露臉、睿智又霸氣的幕後「老大」。

全劇的內容與表現調性,輕鬆活潑,感覺傾向漫畫或電視偶像劇化,一如現場演奏的輕音樂,風格親切順耳。只是,就角色的進出掌握力度,以及全盤故事結構轉折、表演的內在餘韻而言,即使配上了優美的咖啡館、香醇的下午茶,仍然不免讓人感覺意猶未盡、若有所失。

再者,這齣戲的演出時間頗為特別,分別是下午一點、六點,猜想應該是配合知名咖啡館的營業利益考量,也可視為一次票房行銷的新鮮嘗試。更令人高興的是,南台灣現代劇壇又一新面孔--阿伯樂戲工場,是由台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系友組成,團名取自台南大學校樹「阿勃勒」的諧音。但看其基本陣容:由台南人劇團前藝術總監、現任教於台南大學戲劇系的許瑞芳擔任藝術總監,台南人劇團前行政蔡美娟擔任執行製作,加上台南大學戲劇系歷屆學長姐的人力/人才資源,可說在戲劇藝術、技術和行政等環節都具備了相當雄厚的支援,非一般青澀新人劇團可比擬,基本發揮空間不小,期待該團下回創作表現。

《我是死胖子》

演出|阿伯樂戲工場
時間|2014/08/05 13:00
地點|台南市a Room房間咖啡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雙重身份的並置,空間的複合運用,加上演員的歌舞插入,允許觀眾吃喝與拍照等手法,戲劇幻覺很難完全建立。然而,此表演性的偏向,卻更能讓觀者好好地體會文本想談論的事情:關於愛、關於自信、關於夢想。 (王威智)
8月
13
2014
此次的創團演出整體是細心完整的,對於剛畢業的戲劇系學生們,也展現了別於其它戲劇愛好者的演出呈現出更高的專業性,在專業演出人才不斷北移而缺乏的南部,令人對於府城的劇場發展多了許多的期待。(李旻原)
8月
13
2014
《甜眼淚》的核心方法乃是從經驗主體而非抽象的「真相」敘事出發。在此被建立起的女童主體,大量地運用了童話、日記、民俗、玩偶等一切手邊的資源,來處理自己現實所必須面對的各種不可解。
4月
30
2025
《幾米男孩》多少開啟了幾米繪本的傳承性,將上一代的記憶講述給下一代,去建立屬於「眾人」的記憶結構。於是,《幾米男孩》完全依賴著幾米繪本而存在,但依然可以構成多種的雙向流動,包含創作類型、觀眾與讀者的世代等。
4月
30
2025
《水中之屋》是一個能讓人沉吟咀嚼、細細品味的文學劇場作品,以契訶夫式的凝視,加上魔幻寫實色彩,呈現真實的在地生命圖像。但,如果回到對「人類與自然相依共存,或對立拮抗」這個命題的思考,我則不免會對這個作品有更多的期待。
4月
29
2025
主題聚焦於愛情等恆久生命課題上,作為人類最複雜卻也能引發普遍共鳴的命題,創作者如何運用故事和「入戲」機制,引導觀眾叩問深刻的情感本質,成為決定該劇敘事層次與思考維度的關鍵
4月
28
2025
《毛皮瑪利》的母題,無疑是藉瑪利扮演母親的表演性質,去展現劇情最具張力的「虛構」與「真實」,也因此影射廣泛社會網絡中權力如何形塑個體、壓抑慾望的過程。
4月
25
2025
面對國家揮之不去、充滿暴戾與壓殺的歷史記憶,以知識、行動或主義等各種形態存在的外來者「保羅」,就算可以創造童話,協助個人奇蹟般的一時逃亡,又豈能長久地撫平一切?
4月
25
2025
草草強化了阮劇團「回到地方與扎根地方」的屬性,相得益彰地站穩了其於台灣劇場、節慶生態的位置,也在發展過程中開始於穩定基礎裡產生質變。
4月
24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