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的輕鬆小品《我是死胖子》
8月
13
2014
我是死胖子(阿伯樂戲工場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98次瀏覽
李旻原(法國里昂盧米埃(第二)大學文學暨藝術博士)

台南市近年因由民間發起「老屋欣力」的成功,進而引入了政府與一般民眾的投入重視,將許多存留於古都巷弄的破舊老房改造重建,原本廢棄的空間因此保留了原有的歷史樣貌,又同時植入了現代新意,當遊客走入空間之時,除了注視現存所有的風格裝飾,更令人於腦海喚起對於這空間之中所承載過的歷史想像,這份歷史(發生過的人、事、物無論是虛構或真實)讓人對於這空間更多了一份著迷,特別引起劇場人希望將於腦海開啟想像的動作情節,呈現(présentation)或再現(représentation)於空間之中而創作,成為了目前台南新表演空間不停開發的可能性,例如七月初台南人劇團運用舊日軍宿舍321藝術聚落而舉辦的小戲節,台南新立案團隊阿伯樂戲工場此次也是一例。

由老屋改建的a Room咖啡館,因獨特的歷史空間、文藝氛圍、書卷牆櫃,搭建起一份舒適休閒的文青場景,四位演員於戲開始前扮演「服務生」角色,為客人(觀眾)點餐與招待,並以幽默的冷笑話來問答互動,情節隨著現場演奏的配樂由「服務生」們的一段歌舞來開啟,員工之間的打鬧嘻笑中,神祕的咖啡館老闆以FAX傳來的命令,要服務生們為一位帶著漁夫帽的客人實現所許的「圓夢計劃」,於現場便有一位安排好的客人帶著漁夫帽,希望為好友演唱一首歌曲,於是服務生們就為這客人伴奏,當客人演唱完畢,另一位帶著漁夫帽的胖子走進店裡,情節的焦點便集中於這位胖子上,這位「史」姓胖子夢想著與筆友Elva的會面時刻,但因肥胖而對於自我缺乏自信感到害怕,於是幫助圓夢,服務生們與胖子以劇中劇的情境,來排練「經驗」彼此相遇可能遇上的狀況感受,如戲劇治療般地反覆探索虛構,來觸碰胖子角色中內心的自卑缺陷,再由與他者的辯證方法重新建立自我的驕傲信心。

然而,問題的談論迴繞僅留於胖子身材的表面,在辯證的交談之中也只是如抖包袱或綜藝表演般誇張式的娛樂效果,胖子最後於自己拿手製作的香蕉蛋糕之中尋回自信,此甜點也成為店內日後的招牌與戲後觀眾可享用的點甜,呼應了神祕老闆其實是胖子本身的伏筆,許多的安排與演出過於刻意與綜藝化(找梗與破梗),也許也反應了現代年輕人深受媒體效應的影響,缺少了深度的表現內涵,不過演出的過程之中,許多的歌舞展現與空間運用安排的巧思,讓觀眾能輕鬆賞析並微笑以對,讓人感覺到這群年輕演員的活力與編導的用心。

阿伯樂戲工場是由台南大學畢業的系友們組成的新立案團隊,更由台南人劇團前藝術總監許瑞芳擔任藝術總監,這位長期於南部默默耕耘卻少為人知的劇場工作者,期許這個團有「伯樂」之眼能於台南匯聚劇場人才,讓優秀的劇場工作者能一同為南部地區的劇場藝術發展努力。此次的創團演出整體是細心完整的,對於剛畢業的戲劇系學生們,也展現了別於其它戲劇愛好者的演出呈現出更高的專業性,在專業演出人才不斷北移而缺乏的南部中,這些由台南大學戲應系畢業的學生們,以一部輕鬆小品的喜劇來迎接他們的觀眾,令人對於府城的劇場發展多了許多的期待。

《我是死胖子》

演出|阿伯樂戲工場
時間|2013/08/04 13:00
地點|台南市a Room房間咖啡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雙重身份的並置,空間的複合運用,加上演員的歌舞插入,允許觀眾吃喝與拍照等手法,戲劇幻覺很難完全建立。然而,此表演性的偏向,卻更能讓觀者好好地體會文本想談論的事情:關於愛、關於自信、關於夢想。 (王威智)
8月
13
2014
全劇的內容與表現調性,輕鬆活潑,一如現場演奏的輕音樂,風格親切順耳。只是,就角色的進出掌握力度,以及全盤故事結構轉折、表演的內在餘韻而言,仍然不免讓人感覺意猶未盡、若有所失。(楊美英)
8月
13
2014
在這裡,是印度需要《三個傻瓜》,得以進入全球的標準化秩序之中,無論是寄望在劇中更為呈現「印度」的故事,或是打造模糊的「亞洲」,更或是希望更全面地在地化改編以致於可以看到「臺灣」
7月
08
2025
在多語交織的日常音景中,理應有著不同語言各自獨特的抑揚頓挫、節奏起伏,呈現豐富而繁雜的聲音想像;可惜高度仰賴聲音敘事的《乘著未知漂流去》,最終也如其語言策略般趨向穩定單一,陷入固定頻率的迴圈。
7月
03
2025
這個提問,既讓華英真正地踏上了娜拉的離家之路,重新組織了讓妍青得以登台的新家庭;卻也讓這部作品從自歷史與性別結合起來的雙重議題中,找到快速又簡便的脫身之道
7月
03
2025
這齣戲,潛在著對戰爭的譴責,因為潛在,所以深刻地內化了戰爭難民的人道關切;然則,進一步呢?如何探究戰爭何以發生?並從民眾的觀點出發,追問戰爭難民流離失所以後,將何去何從?
7月
01
2025
果陀劇場《三個傻瓜》改編自2009年印度寶萊塢經典《三個傻瓜》(3 Idiots),不僅具歷史意義,也面臨極高的轉譯門檻。如何在忠於原著精神的基礎上,透過文化在地化的重組,讓這部挑戰傳統教育體制故事與臺灣當代觀眾產生情感連結,無疑是一大挑戰。
7月
01
2025
《上樑》演繹的與其說是勞資關係,不如說是創作者內心戲的兩種掙扎。而最為荒謬之處,還在於這種理想與體制的二選一,居然是讓工人的身體代為殉道,以維持創作者站在反體制立場上的純潔性。
6月
30
2025
本劇意圖戳破的人性,就這樣縈繞在兩人迥異的身分之間。顯然,小天是真心想幫忙,但我們卻也很難指責意欲維持尊嚴的阿修有什麼過錯,一切只因這幢大廈的結構已扭曲到讓任何善意,都只能被錯解為上對下的傲慢。
6月
30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