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名演裡淬練《NSO開季音樂會─馬勒第九》
10月
06
2014
呂紹嘉(NSO國家交響樂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72次瀏覽

演出:呂紹嘉與國家交響樂團

時間:2014/09/20 19:30

地點 台北國家音樂廳

文 武文堯(復興高中音樂班學生)

當台灣許多愛樂者得知NSO國家交響樂團2014-15年樂季開季音樂會曲目安排為馬勒第九,大家已在熱烈討論並期待音樂會的到來。NSO對馬勒第九不陌生,2005年呂紹嘉曾率該團於新竹演出馬勒第九、2009年根特.赫比希率領該團演出馬勒第九並發行實況錄音,今年(2014)呂紹嘉與NSO重新排出此闕交響曲,讓大家看見樂團更上層樓的成果。NSO開季音樂會每年都遵循演一首台灣作曲家新作的模式,讓經典與新作同台呼應。

NSO於2013年進行歐洲巡演,其中顏明秀《鑿貫》一曲之首演便是2013樂季的開季音樂會,今年開季音樂會的新作,則是作曲家林京美之《舞詠曙光》。此曲主要描寫作曲家乘坐飛往台東之班機,於旅行中的心靈體悟,記錄著飛機衝破陰霾後的光明,除有實際之景色描寫外,更有生命意涵之體悟與表達。此曲之寫作題材似乎有些老梗,演出長度約十五分鐘,以時間而論,已是十分具有份量的曲子。此樂曲與去年顏明秀《鑿貫》同質性高,前者為飛機衝破陰霾之悸動,後者則是記錄雪山隧道的辛苦新建歷程,最終打通隧道、微光斜射之感動,不只樂曲意念相當類似,甚至在林京美《舞詠曙光》中還可聽見《鑿貫》之主題(五度音程,描寫水的主題),林京美這首新作多處充滿著《鑿貫》的影子,或許這是作曲家在創作時的巧妙借鏡吧!

《舞詠曙光》編制已算龐大,林京美的曲子大氣豪邁,善於運用管弦樂音色製造效果,但以首演的版本而論,主題(包括作曲家本人於講座強調之飛機起飛、亂流等等)十分曖昧不清,作曲家精心設計強調的效果也未能實踐,以樂曲內容而論,則顯得有些形式化,或許首演後,此曲能夠有些調整,整體而論,此新作的首演似乎仍有些進步空間。樂團對於此曲之理解似乎不夠滲透,演出時有些不進入狀況,顯得有些凌亂,或許樂團下次在演新作時,可能得先讓團員理解樂曲,才能讓演出精彩動人。

下半場重頭戲馬勒第九,NSO的演出值得討論。嚴格而論,此場馬勒第九無法算是NSO經典的演出,呂紹嘉與NSO的馬勒第九應該還可更好,雖然能有這樣的成果已算是不斐,但NSO的目標是要成為國際級的交響樂團,其演出成果當然也要以嚴苛的標準審視。馬勒第九是呂紹嘉指揮過最多次的馬勒交響曲,今年首次指揮中國愛樂時也是以馬勒第九作為音樂會曲目,因此呂紹嘉對於馬勒第九應是有獨特的眼光與詮釋角度。呂紹嘉的速度流暢,相對的許多指揮家喜愛在第一樂章刻意將速度放慢,營造出樂曲的沉穩與內斂(例如賽門.拉圖)。NSO在第一樂章的表現有些粗糙,樂句的琢磨顯得不夠細緻,團員的注意力也有些不夠集中,音樂有些渙散,非常可惜。NSO與呂紹嘉曾有非常專注的表現,可惜在馬勒第九第一樂章中並沒有達到這種水準。

雖然第一樂章並沒有成功的引人入勝,但第二樂章後至最終樂章,NSO的表現愈進佳境,第二樂章中的聲部錯綜都無比清晰,第一樂章中其實就已聽到了清晰的聲部平衡,只可惜情緒不夠穩重,開頭也略顯草率,但隨樂曲之發展情緒也逐漸醞釀成功,終至第四樂章一次併發出馬勒音樂中的所有語彙,以及對生命最後幽幽的回眸以及眷戀,NSO這場馬勒第九表現最出色的應該是第三樂章與第四樂章。儘管第二樂章已相當具有水準,但若要以歷史性的名演立標,NSO的馬勒第九還是無法超越前輩們樹立的高峰與典範。舉凡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的馬勒第九,最終狂喜與超脫的境界,結束在寥寥數語的嘆息中,若論及此詮釋版本的偉大與歷史地位,當今演出鮮少有人能超越。但並不能說是後無來者;阿巴多與琉森節慶管絃樂團不就是歷久彌新的經典演出?阿巴多的馬勒冷靜客觀,相較於伯恩斯坦熱情自溺的音樂觀,阿巴多的詮釋較尊重原譜,忠實呈現總譜上的每一細節,例如第二樂章B段主題鮮少有指揮家注意到附點後的漸慢,但阿巴多就是仔細到連漸慢都相當要求,最終第四樂章結尾音樂廳安靜無聲,指揮、樂團與觀眾全度靜默達四分鐘之久,這樣可遇不可求的精采名演已是馬勒第九的最佳詮釋之一。

呂紹嘉與NSO的馬勒第九表現可圈可點,但演出層次是否像前者那些歷史名演般令人回味?在眾多的名盤之流中是否能出類拔萃?NSO這場音樂會確實比以往演出又更進一步,包括團員間彼此的傾聽以及聲音的清晰度又再次提升,樂團也更加成熟,但筆者認為這場馬勒第九演出仍然有許多待更精進之處,團員與觀眾不能過度沉浸於演出的喜悅中。

根特.赫比希與NSO的馬勒第九為NSO LIVE專輯,我們不妨稍微比較兩位指揮的詮釋。根特.赫比希很細微的要求每一樂句之鋪排,少有讓樂團自由發展之空間,但赫比希帶領的NSO,在馬勒第九的演出中聲音更為凝聚、厚實,雖然NSO的演出有不少瑕疵(包括技術上的問題,第四樂章開頭弦樂之滑音雜音偏重,精準度及整體的質感都略顯粗造),但赫比希對於德奧音樂的鑽研以及要求仍然令聽眾難忘;反觀呂紹嘉的詮釋,因為樂團的程度提升,因此呂紹嘉能夠讓樂團有更多自由發展的空間,如此成就磅礡緊湊的第三樂章,但整體而論,呂紹嘉的馬勒第九並沒有赫比希來的凝聚,主題間的轉換都略顯分散,當然此問題可能出自於樂團的專心程度,9月20日的演出NSO專注力有些不足。但呂紹嘉對於馬勒情緒之表達比赫比希來的自然,尤其在第四樂章中一種發自內心的純粹,不過度誇示渲染但音樂卻直指人心,呂紹嘉的馬勒第九多的是發自內心的共鳴,然而對於技術上的要求及精準卻不及赫比希的詮釋。

第四樂章五味雜陳,最後弱音中小提琴微弱懸掛的F音像是渲染般,漸漸消逝於音樂廳的回聲中。理論上,最後應該是要有這樣的表現,但最後一顆音,樂音一出頓時就散去了,那種漸漸抽離的效果沒能落實,這讓筆者感到非常可惜,或許呂紹嘉可讓樂團停留再稍久一些,讓氣氛與時間都凝結在馬勒的音樂聲中。「啊,消逝的青春,啊,已逸的愛情」,馬勒在草稿上如是寫道。這種苦難的掙扎全部都在馬勒第九中表露無遺,諷刺與真實,快樂與悲傷……馬勒的二元對立論充斥著所有的交響曲,這也是馬勒之所以迷人之處。希望NSO新樂季的其他節目能夠超越此場演出,讓經典得以回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追求不一樣」是歷史上開設替代空間很典型的動機。然而,從數年來藝文體制大量吸納了替代空間、實驗劇場等美學與成果經驗下,不可否認地說,現今成立「不一樣的空間」也是青年創作者面對「如何接軌體制生存?」的類似選擇。因此「不再是我所熟悉」所變化的不見得是城市,也是時代青年自身。而「替代」在此亦是對自我匱乏的補充,如同跨領域是對領域單一化的補充。
11月
27
2024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
將物質文化的地方人文與民間精神活動列入藝術史,多傾於將它們當作擴充藝術史的材料。而如果以地方性為主體,「地方性的藝術」在階級品味擴張之外,則需要政治美學化與藝術政治化的行動介入,才能打破其固化的形態。在史觀區分上,歷史唯心主義傾於「菁英史觀」,認為「重大理念、人物、事件」才能製造出流動的歷史感,否認民眾在歷史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歷史唯物主義則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主張「人是環境的產物」,群眾才是創造歷史的力量。 此藝術史觀的源起分歧,決定了「地方性」與「藝術性」的發展脈絡。在當代文化生產語境裡,「菁英史觀」介入「民間環境」的同時,則又顛覆又模糊這兩個意識形態,在異化中擴張了地方文化的再生產。
8月
0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