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感:在艋舺區看戲踏街尋歷史紋理《手牽手》→《更新中請稍候》→《華江新市鎮-天上人間》
10月
11
2018
華江新市鎮—天上人間(飛人集社劇團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94次瀏覽
羅倩(專案評論人)

「2018超親密小戲節」今年分為艋舺、條通、加蚋仔三區,一區有三個演出,每區五個場次各有不同順序的路線,買票時就會先決定演出觀賞順序。每個演出約二十分鐘,全長約120分鐘。只要抵達第一個演出地點,後續兩個演出地點領隊會帶觀眾一起前往,同時遊覽街區,【1】那天大馬路另一側不同觀看順序的觀眾還開心與我們揮手打招呼呢。

艋舺區以捷運龍山寺站北側為場域,當日路線是由右手邊的大可樂創意空間《手牽手》(鄭淑芸)開始,穿過剝皮寮歷史街區與繞入充滿香氣的青草街,再從夜晚已歇息的菜市場巷弄潛入新富町文化市場觀賞《更新中請稍候》(意思意思),看見市場中蹲坐一隅削著白蘿蔔的商家身影。離開市場行經捷運站附近無家者與在地居民休憩場所,【2】往西步行經時報文化出版社直至華江整宅。

在艋舺路線上,經歷了短暫但感受深刻的文化體驗。如何認識?何謂地方?超親密小戲節透過劇場走入街道感受地方。如果說《遙感城市》(台北版)給出的城市地景是科技監控下的現代秩序:如醫院、紀念館、電視台、捷運、學校、停車場、公園等公共建築與公共空間,觀眾在聽隨聲音移動的過程中,感受人在都市中如毫米般的微小存在;小戲節的踏街也有在都市中成群遊走的體驗,只不過小戲節安排的行經路線中不會有任何解說與導覽,將感受性與對地方的主動認識留給觀眾。只有體驗還不夠,今年策展人楊淑雯所強調的是,演出如何與地方產生交疊,在地的歷史及空間如何與創作者共同發酵。【3】整體來看,在策展概念下三個作品各有其特色。

《手牽手》以光影和物件述說老艋舺家族史的故事,以臺灣傳統母親謝招治為主角,母親養兒育女成人後,六十五歲開始畫畫,畫過往艋舺的日常與家譜圖,《手牽手》是女兒也是創作者的鄭淑芸給母親的獻禮。雖然有些敘事段落流於刻板陳舊,如早期女性作為童養媳的唯一價值是家事勞動生產、女性讀太多書會嫁不出去,中文很難學身為洋女婿不需要會等論述,呈現過往文化傳承與性別的不平等。我並不對此持批判眼光,而是看作過往文化價值的一部分,《手牽手》讓艋舺在地居民的生命史能在光影中再次轉動自身的歷史紋理。

《更新中請稍候》是屬於青年世代的展演,先邀請觀眾拿起周圍的物件與偶,合力疊高,演出帶有卡通人物式的互動趣味,兩位表演者透過肢體語言來交換物件,讓原本開心的家家酒變成以物易物的疊高遊戲,最後還幽默地讓天空的雲齊下降,好讓玩偶更顯居高臨下。《更新中請稍候》在經歷繁華至沒落的「新富町食料品小賣市場」,現為市定古蹟再活化的文化空間「新富町文化市場」,以輕巧無負擔的玩具物件展現城市不斷追逐的樓高競賽。

以都市更新為議題創作的《華江新市鎮—天上人間》,是艋舺區中最好玩與最凸顯社會議題的作品,短短半小時的過程都非常有趣,尋找釘子戶的過程猶如立體版的尋找威利。不只了解華江整宅的建築特色,也共享了在地居民的組成與生命史。微型模型作品散佈在二樓騎樓,觀眾扮演委員,手持具備光源的放大鏡要在三條路線中尋找神秘的釘子戶,每一條路線只有六分鐘時間可搜尋。觀眾在驗票後被成分兩組,並在胸前貼上愛心。表演者依推測為三個角色:都更處職員(物件設計鄭烜勛飾)、房仲銷售業者(表演指導程鈺婷飾)、文史工作者/田調人員(文本創作詹傑飾)。文史工作者在講解華江整宅現況與歷史紋理時,房仲業者會以贊成都更的角度來推銷新建案,都更職員則作為調停氣氛的角色。雖然最後沒有找到釘子戶,但他遺留的線索則藏在一開始發給觀眾貼在胸口的紙折愛心中,裏頭是在地居民——釘子戶——「給親愛的各位都更委員」的一封信。唯一的疑點應該是都更委員為什麼要找釘子戶?其實華江整宅也是1960年代由政府推動的都市更新整建住宅。《華江新市鎮—天上人間》的表演形式令人喜愛,回到都市更新的議題,對地方的情感與對居住的安全是否只能有拆與不拆的兩種選擇?是時候思考第三條路線的可能?

註釋

1、2018超親密小戲節艋舺路線電子節目單。網址: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TRpsk0fSsOXRDzfYqVg3wEStCaxEQ812/view。查閱日期:2018/10/09。

2、關於龍山寺捷運站的無家者,由於是小戲節特意安排行經路線,對無家者有興趣可參考兩篇相關文章。林立青,〈柯P說街友「喜歡自由看星星」,你知道這些無家者為什麼長住在萬華嗎?〉,2017/09/06,網址: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78091。李利嘎,〈因為觀光客會怕,所以艋舺公園裡不體面的人就該被處理掉嗎?〉,2018/06/20,網址:https://buzzorange.com/2018/06/20/mengxia-park-the-homeless/。瀏覽日期:2018/10/10。

3、策展概念:這幾年走訪台北大小巷弄,看見積極維護城市記憶的文史工作者,感動之餘也引發我思考:令我著迷的劇場可以如何呼應這塊充滿故事的土地?今年小戲節我們將不只走在路上,也走進土地的歷史、氣味及生命裡;期待創作者、在地歷史以及有著獨特意義的場域空間,三者間的對話,透過物件的演出型態,與觀眾一起站在當下,連結過去,並共同想像城市的未來。(2018策展人楊淑雯)網址:http://www.closetoyoufestival.com/2018about.html。瀏覽日期:2018/10/8。

《手牽手》

演出|鄭淑芸 ( 臺灣)→意思意思 IS YiSsu(臺灣)→小人物探險隊(臺灣)
時間|2018/10/07 19:30
地點|大可樂創意空間→新富町文化市場→華江整宅(集合地點:臺北水窗口)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追求不一樣」是歷史上開設替代空間很典型的動機。然而,從數年來藝文體制大量吸納了替代空間、實驗劇場等美學與成果經驗下,不可否認地說,現今成立「不一樣的空間」也是青年創作者面對「如何接軌體制生存?」的類似選擇。因此「不再是我所熟悉」所變化的不見得是城市,也是時代青年自身。而「替代」在此亦是對自我匱乏的補充,如同跨領域是對領域單一化的補充。
11月
27
2024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綜言之,今年的「Kahemekan花蓮行為藝術展演」大膽化用戲劇元素,近乎從「單人行為」往「雙人、小組行為」延展與突破。即使觀眾與舞台上的行為藝術家拉開距離,但劇場氛圍濃厚的行為展演,反而透過聲光音效、物件應用及行為者「共舞、同在」而拉出不同張力,甚至在不同主體對原民文化認同/藝文工作、少數發聲、藝術/生命哲學等主題闡發不同意見之際,激盪出辯證與淨化之效。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