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來救你的《打烊小戲節——吃下它》
7月
27
2017
吃下它(讀演劇人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58次瀏覽
吳湘芸(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三年級)

過去三十多年來,精神科藥物已經成為我們文化中的一部分,因憂鬱症而尋求專門醫療協助並且長期服藥的人數逐年在增加,但這藥物發展的成果卻令人存疑。以抗憂鬱劑為例,如果這些藥物真的那麼有效,憂鬱症應該已經不是社會上的重大問題。實際上,抗憂鬱劑的用量不斷增加,但住院治療憂鬱症的人數並未稍減,過去二十年來因為憂鬱症接受治療的人數是過去的三倍。(J. M. Zito et al, 2003)

「吃下它」真的就會比較好嗎?

讀演劇人將金豆咖啡店的二樓幻化為精神病房的一角,透過兩名角色——護理師和病患——的對話,讓我們窺見精神醫療體系發展下,被隱藏的人性與溫柔。

表演從作為主角的病患獨自一人在黑暗中不安地扭動肢體開始,接著護理師的聲音從後方傳來,述說一名醫療人員對自己工作內容的自信與熱情。然而,當護理師端著午餐和藥杯前來時,卻說著幾乎是完全重複的台詞,祈使句如砲彈反覆轟炸:「要吃午餐喔!」、「要吃藥喔!」、「下午還有職業訓練講習喔!」從這裡開始就讓人感到質疑,究竟出了問題的病患,還是過於機械化、資本主義化而無法容納哀傷靈魂的這個醫院呢?

從頭到尾的劇情很簡單:一個不願意吃藥接受治療的精神病患和一個希望病患能夠好好吃藥的護理師藉由對話的方式,重新探討精神醫療體系所無法涵蓋與觸及的「人性」。

「為什麼不吃藥呢?」護理師說。

「只要我吃了藥,那些平靜快樂都會從天而降。但是吃了藥的我是一個更好的我嗎?」主角反駁。

「但是我喜歡你笑的樣子。」

「你喜歡的那個愛笑的我不是我,是吃藥之後的我。」

究竟主角所需要的是認同和接受,還是藥物呢?在人們藉由肯定樂觀隱性地否定悲觀情緒的社會中,憂鬱症的診斷數量快速增加,然而令人存疑的是,現在的人過得比以前還要不快樂嗎?

「心理生病是一種病嗎?」主角如此說著。

人人都會有情感,喜怒哀樂自是人性所展現出的樣貌。當人們遇到痛苦或是面臨創傷時,表現出憂鬱、哀傷的情緒應當是很自然的吧?是什麼分隔了正常的悲傷與病態的悲傷呢?是診斷書上的一行字嗎?然而,究竟人的複雜情感是否能被一句話如此草率交代都令人質疑。《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V)的發展使精神科醫師得以參照一個有條理診斷精神問題的系統,然而在相同的病名下,被忽略的是每個人背後的生命故事。主角和護理師的對話呈現了一個人在進入精神醫療體系之後,被貼上「精神病患」的標籤因而使其言論失去被好好傾聽和考慮的機會。最可怕的是,這樣的標籤一旦被貼上,就撕不下來了。成為精神病患的過程不是物理變化,而是不可逆的化學變化。到最後,連自己都無法確認自己是不是真的生病了。飾演病患的主角在一次獨白中描述憂鬱的感覺,就像夢見自己掉到冰冷的水裡、嗆水掙扎,卻無法醒來。而這時出現了一個人問他:「請問你掉的是健康的林達楊還是不健康的林達陽呢?」他卻啞然失聲無法回答。成為精神病患的路幾乎是一踏上就無法回頭,就此失去判斷自己狀況的權利,幾乎是另一層次的失語,而越是憤怒掙扎,就越被認定是一名精神病患。這樣的惡性循環,究竟有誰能解呢?

「我正不正常不是由你們判斷!」主角的一句大吼,欲搶回自主權。卻被護理師一次次如機械般的說帖給駁回。究竟誰有病,誰沒病,是誰來判斷呢?是精神科醫生,是這個社會結構,還是DSM-V上一行行的條列症狀呢?在精神醫療發達的今日,看似世界上的悲傷都能透過藥物而治癒,然而藥物一顆顆吞入,副作用和污名一點也沒有少,最後那些乖乖吃藥的人,真的都好了嗎?若我們回歸到角色的設定來看,主角因為被鄰居控告縱火而被送入精神病房,而主角縱火的原因是想要燒掉自己的精神科和性病藥單,以免讓家人擔心。這樣的理由是否因為太「人性」才顯得瘋狂?

我認為表演中最令人陶醉的大概是主角與護理師談論屈原的部分。「屈原大概只是太愛楚國了。太愛了所以受傷 」主角說。這一句話就點明了悲傷與痛苦的原由,那就是「愛」啊!愛得越深,痛苦也越深。卻少有人關心病患在憂鬱之前曾經是如此的,深深地愛著什麼,是一個活生生的有情感的人啊!

「為什麼連難過都還要有病因?沒有人真正在乎我們的痛苦是哪裡來的。」

當主角一次次地想要跟護理師「溝通」,卻被護理師以「好心情守則」拒絕。正向思考身體放鬆按時吃藥——好心情守則以反諷的手法洗腦般地不斷自護理師口中說出,到中後段只要一提到好心情守則幾乎都使觀眾忍不住竊笑。以誇張的方式去諷刺「好心情守則」的手法儘管非常常見,但是在這個表演中還是有不錯的迴響。

劇末,護理師喝下病患為他倒的水而陷入昏睡,而主角穿上白袍,拿走護理師的名牌走出病房,正如他不斷叫喊著那句話:「我現在就可以健健康康地走出這裡。」

《打烊小戲節——吃下它》

演出|讀演劇人
時間|2017/07/22 21:00
地點|金豆咖啡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音樂劇的劇本採取首尾呼應的寫作方式,首幕和最後一幕的場景、事件、角色都是一樣的,但每個角色的心態和情緒都出現了相當大的轉變,中間幾幕則是在闡述過去的事,對被留下來的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想在社區歌舞比賽獲獎的一群客家媽媽們,在設計客家歌舞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境。整齣戲以礦工生活以及客家文化傳承為主軸,「彩虹」是貫串全劇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5月
02
2024
在台灣,白色常與喪葬連結;而在日本,則會與婚喜時的「白無垢」相銜,以顏色翻玩幽冥與神聖的意涵,也是編劇的巧思,配以劇中穿插的台、日童謠與歌曲,形成異色童話的氛圍。特別當,洪珮瑜具有穿透力的歌聲,在劇場中,清唱〈泥娃娃〉、〈明室〉時,聲色與空靜在空間中迴盪時,衍生出一種既鬼魅又莊嚴的療癒性。
5月
02
2024
或許不該單純將各自對於「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期望轉作批評作品觀點完整性的工具,那彷彿是去瑞士餐廳抱怨起沒有粄條或cinavu(吉拿富)一般。與其質疑《大使館》中是否缺了哪些當代台灣主體、族群的觀點,影射他方創作者對觀者自身議題的嫻熟與否,甚至上綱至創作資格論的問題等等,不如說這本就是在週轉全球與在地的國際表演藝術生態中,產地—製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間錯綜的生產機制下,瑞士創作者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主體在國際政治與國/族認同間的觀察與思考。
4月
30
2024
里米尼紀錄劇團的創作,一向以挑戰劇場設定成規,拓展劇場邊界,純熟運用科技著稱,《這不是個大使館》不僅展現劇團既有特色,更是一個讓人驚奇的精緻手工之作:精巧的紙版模型,簡單的機械裝置,古趣物件(舊式投影機),充滿質樸感的影像,表演者與舞台技術人員,自在地在台上穿梭流動,將演出技術執行貼切地融入戲劇動作的推展,整場演出維持流暢的節奏,而無滯礙,不僅體現劇場的集體創作精神,也隱隱然呼應作品的主題性。
4月
30
2024
或許,正如導演徐堰鈴說的,「這齣劇用幽默與溫柔,道出台灣原民日常生活困境」,而劇中吐露的一段心聲幾乎可視為劇作要旨,「原住民的問題,你不用笑話的方式講,平地人不會聽」,這就不難理解整齣戲劇運用華語干預、擬仿的方式,形成某種型態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用來迫使主流社會正視弱勢族裔的手段。
4月
25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
整體而論,《台北大空襲》的表演與音樂,導演的場面調度與節奏掌握,都有不錯的表現,作品的娛樂性,在觀眾的熱烈反應中得到印證,也再次確認音樂劇在本地表演藝術領域中的優勢與潛力。只是,如果創作者的目的是邀請觀眾,重回歷史現場,親身感受個人在空襲期間的生存困境與意識掙扎,我以為還有努力空間。
4月
22
2024
即便創作者很明白地點名熱戰的軍工複合體、操弄代理人戰爭的幕後黑手等,當我們面對霸權,就一股熱地迎合與慾望的積極投射。若我們像悲劇人物般拿不到自身的主導權,那「反戰」到底要向誰提出呼聲,又有誰又會聽見反對的訴求?
4月
16
2024
《裂縫 — 斷面記憶》難能可貴在此刻提出一個戰爭的想像空間,一個詩人對戰爭文本的閱讀與重新組裝,具象化為聲與光、人與詩、風與土地的行動劇場,從城市邊緣發出薄刃之光。
4月
1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