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階級的深究與反思《碧桃花開》
Jun
13
2012
碧桃花開(唐美雲歌仔戲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417次瀏覽

演出:唐美雲歌仔戲團

時間:2012/06/07 19:30

地點:台北市城市舞台

文 鴻鴻

傳統戲曲在力求跟當代對話時,或者自形式解構入手、或者從西方文本嫁接,唐美雲歌仔戲團的《碧桃花開》捨此不由,以新編的古典敘事,展開對人性暗面的探索、對階級意識的深究、甚至對死刑的反思,藉著多層次的人物,給新進演員豐富的角色經營空間,當代性已盡在其中。

《碧桃花開》採推理類型,卻翻轉了傳統公案劇的各種成規。情節敘述新任縣令秦鍾攜妻子美娘返鄉就職,開庭公審一樁摧花案件,秦鍾懷疑兇嫌便是多年前性侵美娘的罪犯,導致夫妻兩人互相猜疑,在幼兒落水時刻意不救,甚至情急誤殺了婢女。御使龐彬出手干涉,案情才水落石出,真兇原來是府內師爺文清,也是美娘和秦鍾自幼的玩伴。

三名主角分佔權力結構的三個位置:龐彬看似包公般的青天御使,實際上是滿懷私心的權力代表。他關心的不是案情真相,而是能否將被誤為疑犯的故人之子平安救出。當目的達到,他就想用政治利益交換來息事寧人。而秦鍾自認為是耿介清官,一心不肯同流而仕途坎坷,卻因自視太高而不能忍受人格與婚姻的瑕疵,因嫉惡如仇而草率入人於罪。文清則出身卑微,家境困窘,乃將科舉不第怪罪於父母無力送禮,將情場失意怪罪於女方愛慕虛榮,只能以暴力淫邪來發洩宿怨。

秦鍾是官場的邊緣人,全未顧及有比自己更邊緣的人,包括幼時的書僮文清,以及同科中舉卻遭劫毀家的馮生。他視個人清譽較一切為重,導致「清官殺人」的錯失。比起心理變態的文清與精神失常的馮生,其實他更變態、更失常,讓觀眾一度不得不轉而同情犯罪的文清。唐美雲自飾文清,在臨終前的大段獨白,道盡底層人物的悲辛,尤其該段可謂全劇最刻意求工的唱詞,更顯示文清的文采實不讓於那些高官。然而同情並未把文清塗改成一個無辜者,反而是讓觀眾看到底層人物因資源匱乏,而可能落入的負面思考與黑暗心理,進而把對個別角色的同情,移轉至對社會結構的質疑。

當御使出場,雖然讓案情大白,卻也彰顯了一個更重要的主題──官官相護的權力結構與沉痾難返的社會階級,其實正是逼出文清這種罪犯的主因。此一問題意識可謂當代感十足。文清之死固然像希臘悲劇的洗禮,但秦鍾的自願認罪與服刑,才升起一股理性清明的力量,成為真正救贖的可能。全劇對夫妻、親子、主僕、朋友、官民之間的關係,都有所質疑,與傳統戲曲的意識型態大相逕庭。因此,雖然情節不無牽強之處(例如嬌兒落水時,婢女竟忽然消失,導演也未能在場面調度上加以補救),但命題與情節攪動了觀眾習以為常的價值認同,不得不在不安中反思,編劇李季紋當記一功。

雖然編導演群多屬年輕一輩,但有老練的編曲編腔扶襯,整齣戲的質感仍然相當整齊,撐得起這個微言大義的劇本。舞台以質樸的剪紙風格營構桃林,以傾斜的台面加強流水的視覺效果,都是成功的設計。但燈光不圖以角度變化暗示人性的變貌,流於花巧有餘,較為可惜。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Aug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Aug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Aug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Aug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Aug
09
2024
將物質文化的地方人文與民間精神活動列入藝術史,多傾於將它們當作擴充藝術史的材料。而如果以地方性為主體,「地方性的藝術」在階級品味擴張之外,則需要政治美學化與藝術政治化的行動介入,才能打破其固化的形態。在史觀區分上,歷史唯心主義傾於「菁英史觀」,認為「重大理念、人物、事件」才能製造出流動的歷史感,否認民眾在歷史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歷史唯物主義則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主張「人是環境的產物」,群眾才是創造歷史的力量。 此藝術史觀的源起分歧,決定了「地方性」與「藝術性」的發展脈絡。在當代文化生產語境裡,「菁英史觀」介入「民間環境」的同時,則又顛覆又模糊這兩個意識形態,在異化中擴張了地方文化的再生產。
Aug
07
2024
同時,我愈來愈感覺評論場域瀰漫一種如同政治場域的「正確」氣氛。如果藝術是社會的批評形式,不正應該超越而非服從社會正當性的管束?我有時感覺藝術家與評論家缺少「不合時宜」的勇氣,傾向呼應主流政治的方向。
Apr
18
2024
原本以為「正義」的問題都給楊牧、汪宏倫說完了。最近赫然發現,「轉型正義」的問題或許不在「正義」,而是「轉型」。誠如汪宏倫所指出的,「轉型」的原意是一個有具體歷史脈絡、階段性任務的「過渡時期」,而當前的問題正是用「正義」的超級政治正確和「人權」的普世性,掩蓋了對於現在究竟處於哪一個歷史階段的辨認。我們正經歷的「轉型」究竟是什麼?
Apr
18
2024
「我」感到莫名其妙,「我」的感動,「我」沉浸其中,在修辭上會不會不及「觀眾」那麼有感染力?而且「觀眾」好像比「我」更中性一點,比「我」更有「客觀」的感覺。
Apr
1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