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是最繽紛的絮語《青春絮語 2023風城版》
6月
07
2023
青春絮語 2023風城版(不然,B計畫劇團提供/攝影Jeff Harris)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676次瀏覽

文 羅仕龍(清華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環繞著新竹護城河畔演出的「風城版」《青春絮語》,讓觀眾隨著演員跑場,在草地、網球場、河岸、露天舞台四個場景之間,彷彿經歷一場場愛情遊戲的你來我往。主角是十六位共同排練了三個月的高中、大學生,青春氣息生動洋溢,而充滿甜蜜、傷感或暴力的對白,則是取自羅蘭巴特的符號學名著《戀人絮語》片段,排列組合成八個各自獨立又互有關聯的戲劇段落,以年輕的身體及語言,訴說彼此之間的愛情元素,絮叨但不煩瑣,創造出多重焦點卻又不失精準的戶外觀劇體驗。

從《戀人絮語》到《青春絮語》,改編或發想時是該聚焦在「羅蘭巴特」一詞所結合的文藝與知識青年想像?還是該凸顯青少年欲拒還迎的身體與心情,將每一段稚氣的愛情轉譯為生命裡無法忘懷的經典?

時間的重構是第一要件。如果戀愛與青春有著什麼共通點,那便是對於時間的想像往往超過物理時間的實際存在。《青春絮語 2023風城版》首段場景在草地上進行,一個又一個粉紅色禮物盒宛如時間的恩賜,永遠有揮霍不完的期待,等候著一個又一個未知的開箱。草地上身著高中制服的少男少女,焦急地守著電話,反覆揣測,一分一秒時光的時光流逝,折算成點滴累積的情感厚度。第三段場景則讓觀眾隔著河岸觀看,演員們看似散漫的日常對話,彷彿是下課十分鐘的情報交換,每一個獲取戀人訊息的片刻,都可以放大為永恆。於是我們看到刻意放慢速度的奔跑,以及模仿電影慢速播放而顯得誇張的表情。若青春在愛情中等待,愛情卻因青春的記憶而可以重複輪播。時間的反覆循環對應到現場演出空間的環狀結構,成為《青春絮語 2023風城版》最令人喜出望外的效果。


青春絮語 2023風城版(不然,B計畫劇團提供/攝影Jeff Harris)

正如愛情故事往往是零星的片段拼湊而成的想像與記憶,《青春絮語 2023風城版》著重的不是線性敘事,而更多是抽象元素的串聯與整合。例如網球場進行的賽馬競逐、嫉妒與佔有等,自然讓人聯想到「情場如戰場」之類的比喻。據悉導演原本期望讓演員在場上打網球,一來一往的互動豈不正像是愛情遊戲裡的出招與接招?更何況法國古典劇場正是利用網球場空間演出,誰又能說愛情不是交織著戲劇張力、且可展演於舞台文本呢?

文本,這正是環繞著羅蘭巴特的重要概念之一。「文本」(texte)與「織品」(textile)語出同源,當所有的作品被視為文本時,它就不只是一個單獨的存在,而可以互相指涉交纏,有如一張編織的網絡。在《青春絮語》裡,羅蘭巴特的文字被鑲嵌在演員的話語裡,拆解成一個又一個的單元。如果說導演運用重複、疊合、對位以及演員身體等等各種具有戲劇性的表述方式,以便讓羅蘭巴特的書寫文字產生舞台動能,那麼這些文字除了作為《青春絮語》的台詞表意功能之外,則又可以是羅蘭巴特所說的「文本」,與古今中外的戀愛文本交織成為一張巨大的青春絮語網絡。

或許這正是為什麼在第三段的河岸場景會出現1990年代(導演本人的青春年代?)的愛情喜劇主題曲,「只怕我自己會愛上你」的歌詞對應著演員的慢速度奔跑與翻滾,彷彿是1970年代的慢動作電影運鏡,讓觀眾在河岸蔓延海灘的想像。2023年的AI技術讓我們不需要自行在腦海中建立文本交織的資料庫,只要打開手機google的歌曲搜尋功能,立即可以辨識導演在每一段情節安插的歌曲,不論是英文、日文、法文或西班牙文,都是建構在愛情的關鍵詞之上,在網路上打亂成一片沒有時間排序的愛情海洋,不管是經典的Bee Gees、Beatles或當代美國西岸獨立樂團Pomplamoose。就連第四段場景的「暈船」,都不免要讓人聯想到京劇裡的艄公撐篙與青白蛇上船,而滑稽的圈繩勒脖,又怎能不呼應著《等待果陀》裡打發時間的遊戲,甚或直接對應到網球場段落兩位年輕男孩的椅背綁縛呢?

《青春絮語》以年輕學生的愛情故事為載體,觸及的議題卻是每個時代裡的戀人絮語。愛情與青春都有保鮮期,但通過每一個時代的重新述說,卻讓每一個愛情文本總也不顯老。

《青春絮語 2023風城版》

演出|不然,B計畫劇團
時間|2023/05/21 14:00-15:00、16:30-17:30
地點|新竹市北大公園、府後街網球場、護城河道兩側及親水公園舞台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金枝演社的兩部新作品,只看劇名或許會覺得有些莫名,但作為中生代創作系列的第二部,兩齣戲劇的風格迥異,卻都以動物為核心帶出生而為人的孤寂與無奈,藉由動物為象徵各自點出了時代下人性的問題。
11月
20
2024
《安蒂岡妮在亞馬遜》向觀眾提出質疑:當威權抹殺自由、集體壓抑個人、文明掠奪自然,身處其中的我們將何去何從?為此,導演意圖打破性別與身份的限制,當演員跨越角色身份,當「安蒂岡妮們」不再侷限於特定性別與種族,眾人皆是反抗暴力的化身。
11月
20
2024
當我說《巷子裡的尊王》的正式演出,是一個進化版的讀劇演出時,我要強調的是導演、演員、和設計者如何善用有限的資源,以簡樸手法發揮文本的敘事能量,在劇場中創造出既有親密關聯,又能容許個人沈澱的情感空間,更有可以再三咀嚼的餘韻,是令人愉悅的閱讀/聆聽/觀看經驗。
11月
14
2024
在我看來,並不是省卻改編與重塑情節的便宜之道,相反地,為鄉土劇語言嘗試接近了「新文本」的敘述方式,讓過去一直以來總是平易近人、所謂「泥土味」親和力的鄉土語言,有了另一種意象豐饒的前衛美學風格。
11月
08
2024
由莊雄偉與林正宗導演、鄭媛容與郭家瑋編劇的《鬼地方》,採取策略十分明確,選擇捨棄具體角色與故事,直接拆卸自書中、未做更動的文字(但大幅翻譯為台語)提煉出「風聲」的意象;或以古典音樂術語來說,成為整齣戲的「主導動機」(leitmotif)。
11月
08
2024
米洛.勞不僅讓觀眾直面歷史的傷痕與當下的現實,也喚醒了我們對於道德責任與社會正義的思考。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劇場成為一個重要的公共論壇,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立場和行動。
11月
04
2024
有別於一般戲劇敘事者的全知觀點和神秘隱蔽的創發過程,這種將敘事建構的過程近乎透明的「重現」方式,就像議會錄影,意味著將批判權將交還觀看者,由觀看者自己選擇立場閱讀。
11月
04
2024
因此,在劇場中,我們安靜聆聽專注凝視,為了不遺忘,悲劇結束之後,離開劇場,我們則必須開始想像一個不同的未來,一個不再以自我為中心、不再以進步為唯一的價值選擇,一個能夠真正落實社會正義與人性尊嚴的未來。
11月
04
2024
從本質上獨腳戲是觀看表演者的發揮,但是在這齣小劇場的實驗劇中,或許應該思索想帶給觀眾的感官經驗為何。戲劇中有諸多詩意、肢體、意象的展演,表演者也努力地帶給了觀眾這些體驗,但仍舊對整體有不明所以的感覺。
11月
0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