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文化的非暴力反擊——從劇場的2.5次元作品與「鳥組人演劇團」談起
1月
04
2022
再會吧,舞姬(鳥組人演劇團提供/攝影葛昌惠)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623次瀏覽

張敦智(2021年度駐站評論人)


近幾年,臺灣劇場出現不少將二次元作品(如漫畫、動畫、遊戲)製作成真人舞台劇的嘗試。由於這類作品性質介於二次元與三次元之間,所以被稱為2.5次元創作;此外,亦有將既存藝術風格融入2.5次元元素者。《雨港基隆》(2019.08)、《自由新鎮1.5》(2020.10)、《冥戰錄》(2021.01)、《Debug-筆電的使用手冊-》(2021.03)皆屬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其中,除了《冥戰錄》由「明華園戲劇總團」製作,將臺灣原創漫畫以歌仔戲呈現,其餘三齣皆由2019年三月創立的「三點水製藝文化有限公司」製作。這樣的劇場風潮,可說搭上了近年臺灣ACG【1】相關產業抬頭的現象。過去被認為「不務正業」的電競項目,如經已被用高規格、專業化角度看待。此前,相近領域行為與創作(如 cosplay,中文稱角色扮演)儘管早已存在數量不可小覷的族群,每年都可以在臺大綜合體育館等場地,看見爆滿的參與人潮,卻仍被主流社會以「次文化」視之。在這樣的美學大量走進劇場,並進入學界、媒體視野前,其實早已經存在美學系譜相近的創作嘗試,即從2011年耕耘至今,將邁入第十一年的「鳥組人演劇團」。


冥戰錄(明華園戲劇總團提供/攝影蘇楷媜)


再會吧,舞姬(鳥組人演劇團提供/攝影葛昌惠)

首先必須聲明,「鳥組人演劇團」並非致力於2.5次元創作,相反地,她們有許多原創舞台劇本。2014年《芭芭瑪劇團之哈姆雷舞台謀殺案》在首演前,便以《敬啟者哈姆雷》之名,獲得第四屆新北市文學獎舞台劇本組入選;十週年大戲《再會吧,舞姬》劇本也由創團者程阿介一手包辦。此處之所以把該團與2.5次元放進同一脈絡討論,是因為,該團所欣賞、並致力以相同風格創作的對象:日本「寶塚歌劇團」,經百來年發展與波折,近代再度崛起的關鍵也算可2.5次元創作——只是當時應該沒有這個詞——即1974年首演、改編自日本漫畫家池田理代子原作的《凡爾賽玫瑰》。從此刻回望,寶塚的嘗試可謂大膽而成功。因為,必須等到1990年前後,cosplay 文化才在日本逐漸邁向商業、成熟、與普及。所以,儘管當時被後世稱為漫畫之神的手塚治虫,已經在1947年推出《新寶島》轟動日本,後來也陸續推出《原子小金剛》、《怪醫黑傑克》等作,但寶塚籌備《凡爾賽玫瑰》期間,仍收到大量反彈聲浪,認為寶塚表演藝術不應與漫畫結合,劇團甚至收到來自狂熱粉絲的死亡警告。【2】基於這樣的系譜,綜合「鳥組人演劇團」作品在服裝、妝髮、表演、視覺設計等元素的風格判斷,她們確實可說是近十年臺灣劇場2.5次元美學風格發展裡,【3】少數已有一定脈絡可循的代表。

由於這類美學風格有其自成一格的產業、文化、與價值,在主流社會的長期忽視、與該圈子一定程度的自我封閉下(兩者相輔相成),與圈外人存在著不小的隔閡。因此,當其在劇場掀起旋風,對於熟悉戲劇藝術、卻非該族群的人而言很自然地感到錯愕;【4】除了首度演出被搶購一空、周邊商品更帶來可觀利潤的《自由新鎮1.5》,讓原表演藝術工作者們不禁重新思考產業可能性;以及《冥戰錄》挾帶歌仔戲大膽跨界的口號與明華園品牌聲量,也引起部分討論外,幾乎沒有看到任何對相關作品在美學、或文化層次較深入的論述與批評文字,【5】所有人似乎處於集體難以反應的震驚狀態。其中包括了各種疑惑:這些人從哪來?要怎麼把他們留在劇場?如何沿此聲勢拓展劇場的可能性?本文沒有辦法提供答案,但欲試著指出此現象在文化與社會結構層面的意義。

這是商業與資本主義推波下,次文化對主流文化的有力反擊。此處,「反擊」並不包含攻擊、破壞等意味,而是挺身而出,自證存有的表現。事實上,心理學與文化研究領域在 ACG 產業仍遭受更大程度污名時,便已經開始針對相關行為展開研究,包括粉絲的狂熱心理、以及對2次元、2.5次元世界的全心投入等。其中一部分的主要論調認為,該族群狂熱的追隨、群聚、與崇拜行為,內在意義是對現實生活中無法滿足之情緒感受的補償、與創造。【6】此外,更透過虛構世界及角色扮演,實踐心中理想的自我與烏托邦。這是一種不斷試圖擺脫主流社會期待的「自我」,並不斷將理想「自我」寄存至他方的狀態。諮商心理師魏與晟結合自己的觀察與拉岡(Jacques-Marie-Émile Lacan)的理論指出:「他們很明白,一切都是自己跟自己的遊戲, 他們活在一個都是他者,卻又沒有任何他者的世界」。【7】這樣封閉、壓抑、卻歡愉的行為,讓人不禁聯想到作家袁哲生的小說〈寂寞的遊戲〉。然而,這樣寂寞的遊戲,卻在商業與資本主義邏輯運作下意外躍上檯面。孤獨的自我們,成為鎂光燈的焦點。

於是我樂見這樣的轉折與衝擊。茱蒂絲.巴特勒(Judith Butler)語:這「是一種證明生命的身體主張,一種存在宣言,一種通過社群網路、扎營抗議、集會方式,並以話語、肢體動作與行動所建構的宣言,所有這一切都是為了重拾生命的價值⋯⋯特別是當這些生命被從視野中被消除、或陷入不可逆的瀕危狀態的時候」。【8】2次元與2.5次元的狂熱族群當然無意進行什麼社會運動,也沒有要扎營抗議,但他們顯然曾經「從視野中被刪除」,而如今也起到了上述一樣的社會作用。

回到這類美學風格唯一較有脈絡可循的「鳥組人演劇團」,她們的資源非常有限,幾乎所有作品都是透過地方藝穗、藝術節徵件活動發表(這意味著:她們能夠、以及不得不省下一筆可觀的場租費),包括十週年作品《再會吧,舞姬》,也是桃園「藝術綠洲創作計畫」中的案件。由於資源、文化、社會環境等條件殊異,她們沒有寶塚華麗、壯觀的舞台,也沒有明星偶像的社會地位。由於上述透過地方政府徵件發表作品的製作模式,更陰錯陽差地,讓大半作品都在城市裡各種非典型空間演出。一種另類的、孤獨的遍地開花。寂寞的遊戲玩了十年,遍地開花,如今有漸成複數之勢。

其實,要對這類美學風格進行有效的評論,確實不容易。因為,如上所述,圈內有自己的審美標準與價值,只從圈外視角切入沒有意義,但說要深入其中,卻也非一蹴可幾。這種困難再次證明了,他們以全副生命的重量,對世界展示的自我裡,有一種,比起美醜喜好更令人在意的,被隱藏起來的肅穆與莊嚴,深埋在華麗、歡樂、輕鬆的表演中。


註釋

1、詞源於日本,為 Anime 動畫、Comics 漫畫、Games 電子遊戲三個領域的縮寫。

2、王俞文,《寶塚歌劇團《伊莉莎白》跨文化改編研究》,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碩士論文。2018。永久網址:https://hdl.handle.net/11296/5cbrtx

3、在這裡需要強調筆者用詞,是以2.5次元「美學風格」統稱該類性的創作特徵,而非單指由ACG產品發展而來的「2.5次元創作」。

4、在「評論二台」podcast 節目第八集〈奔向劇場的愛與勇氣,亂世裡的RP魅力?〉中,王威智提到他想要買《自由新鎮1.5》票券時,才發現早已秒殺;主持人紀慧玲也表示對該領域文化幾乎完全陌生。

5、「表演藝術評論台」上唯二兩篇相關評論,是王威智針對《冥戰錄》與《Debug-筆電的使用手冊-》的書寫。

6、相關論述與文獻引用可參考:郭力瑋,《北部大學動漫社團近用日本動漫之消費行為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學系碩士論文。2013。

7、魏與晟,〈從動漫族群看拉岡鏡像階段中自我的異化〉,《諮商與輔導》第335期,pp.3-6。2013.11。

8、茱蒂絲.巴特勒(Judith Butler)著,蕭永群 譯,《非暴力的力量:政治場域中的倫理》,p.40。臺北:商周。2020。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三齣戲串聯的遊走式劇場匯演《歡迎搭上蘭城漂浮巴士》。匯演總長度將近兩小時,幾乎繞行了羅東文化工場的整個戶外平面區域。雖然名為小戲節,卻擁有坐看魔術秀、漫步文化園區和歡唱遊覽車卡拉ok的多元體驗。各別規模較小,整體演出卻很豐富,頗有參加輕裝版豪華旅行團的樂趣。
10月
12
2023
于素貞透過操偶白素貞、投射許仙、扮演法海,來消化「妖種」所留下的創傷,最終拾回具備能動性的自己。于素貞不可能也不會因成為神通廣大的白素貞而解決問題。於是當于素貞最後唱完「只剩我一人」後,便默默將耳環取下,
8月
31
2023
劇中孩童對「離婚」給予安慰,但對「殺人犯」卻施以排擠,兩者態度形成強大對比,同時也撐開幾個議題:為何有如此不同的態度?為何只用耳朵去認識他人?父母親的罪過,孩子是否該承接?甚至可以延伸討論媒體識讀。
8月
16
2023
我們可以大膽而粗略的畫出這樣的先後邏輯:臺北先仿效歐陸城市舉辦藝穗節,國內的地方政府又意圖複製臺北的經驗而打造自身的版本。
11月
10
2022
歷史已一再告訴我們,科技並非全然中性,終究,技術的發展也會顯明它將帶領人類社會往哪個方向去。而正因如此,線上展演的未來令人期待。因為它尚未被清楚定義,所以我們仍處於混沌之中。(林真宇)
6月
30
2022
若疫情真的給了我們什麼,願是留下了創新的形式、嶄新的作品,刺激我們碎片化的感官,並產生新的悸動和理解。它們,或許會陪同著劫後餘生的人們,在改變了的世界裡,持續緩緩向前。(林真宇)
6月
29
2022
或許這場百年大疫裡產生的創意、科技與應變方式,能帶領我們持續思考演出的包容性 (Inclusivity)、多元性、以及文化近用等問題。可以的話,從中領悟些什麼,且讓科技與人文思考引領我們向前走。(林真宇)
6月
08
2022
瓦旦試圖奠基在真實且當下的觀察之上,持續創生屬於自己的當代語彙。於是乎在瓦旦的作品中,我們似乎無須擔憂文化標籤的問題,剩下的問題只餘創作者的路將走得多遠,並且能走到何方而已。(簡麟懿)
4月
21
2022
除了少量的骨子老戲之外,更多的今人之作是一種現代議題的戲曲化表達,其內在的主題已經與老戲截然不同⋯⋯我並不認為「忠孝節義」的主題在今天已經退出歷史舞台,只是我們需要找到價值本身與今日現實的媒合之處。(王逸如)
3月
07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