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脆弱──以《拋棄式人類》觀當代馬戲的劇場與生命啟示
2月
07
2023
拋棄式人類(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攝影黃超銘)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92次瀏覽

文 江峰(專案評論人)


全球與臺灣新馬戲及當代馬戲之潮

七零年代至今,以社會及學生運動、動物保育思潮為背景,法國引領的新馬戲(Cirque Nouveau)摒棄動物,以人為核。作為「馬戲的文藝復興」,新馬戲更重腳色與敘事。透過研發馬戲的「形式」本身,為此陳舊的表演類屬祭上活水。【1】

在臺灣,衛武營於二零一六年啟動「馬戲平台」,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於二零二零年推行「馬戲棚計畫」,預備臺灣乘上世界這股當代馬戲潮流。當代馬戲,除擅長探索現代人心靈議題,【2】更嗜愛與舞蹈、戲劇跨界,【3】或尋覓媒材與空間新意,【4】不懈地再生形變。胡嘉豪的《拋棄式人類》便是由二零二一年之馬戲棚計畫沿生,恰恰沉浸在當代馬戲的豐潤之中。


拋棄的肉、拋棄的物

啞黃的斜光透析塑膜內似人的軀體,懸於數尺之空。倏地,城市聲景奏起,滿耳的工事嘈雜。朦朧後的身影緩動,突破出來,才看見裏頭是綿綿細網織就的結構。繁網穿撫其周身,直至匯集成綹。他靈躍遒勁,懸擺翻泅、縱轉迴盪。在精細鬆緊間,他沿著網線滑降落地。繼而,借微光搜找假人碎骸,集成一網殘軀懸吊凌空。

在其先前驚豔的馬戲動作後,著地後則是成串稍嫌突兀的舞蹈編排。他移向邊緣的床墊,其上光滑如鏡,或反彈全身,或反映自身。重複翻跌倒滾,滿面疲愁,象徵其渴望但終無法被安穩接住。原先渾身肉裸的他,開始穿上正裝,攀爬位在上舞臺的大網,在離地數尺的格眼間糾纏甩盪。寥闊的舞臺上,只見他在高空中反覆奮躁萎靡。

再次落地後,他將假人的殘屍卸下。寬衣解帶,再幫它套上衣裝。假人的上身隱隱可見乳房,或為性別私語。他小心恭謹地端捧假人上身,涉越舞臺,最後將它安放在觀眾席上──可惜之後若再與其產生關聯,或能更佳地串連情感。最終,他再次以裸膚之軀凌吊而上,在繩束垂吊中旋轉。襯貼著背景「一暝大一寸」的溫緩歌聲,燈光沉沉止熄。


拋棄式人類(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攝影黃超銘)


馬戲與當代馬戲中的陰柔性與動物性

華語之馬戲原文為「Circus」,來自拉丁文之圓,有循環義。因而,馬戲之雜技與身體,常呈反覆之態。此外,原先馬戲是殖民主義文化中,牠/他/她者為權貴的表演,使被凝視者更具陰柔性。【5】當代馬戲從動物與怪人之奇觀,向內切近身體的定義與本質。【6】在馬戲的場域中,凝視由「非(典型的)人」,轉向人的表演。在此,人與動物的界限顯得模糊鬆動。可說,當代馬戲翻轉甚至擁抱原先負面與被動的陰柔性,剝裸人類代代生命中迴還往復的「動物性」(animality)。

對康德來說,人的尊嚴與道德和自然經驗世界是分開的;羅爾斯(John Rawls)眼中的個體開始意識對物質的需求,卻不認為人與動物性有連結。然而,瑪莎.努斯鮑姆(Martha Nussbaum)則認為,人的理性與尊嚴,同時是物質與動物性的──人是會死及脆弱的,且人類永恆有需,因而證成了人類需要彼此支持與照護。【7】當代馬戲之所以擅於探索心靈議題,便來自身/生的脆弱本質。


脆弱的共享──參與式聯覺美學與肺腑表演

綜觀全作,最精彩處乃是高空馬戲,而其之所以在危險奇觀之餘糾人心弦,在於其作為「遊走死亡邊緣的藝術」,【8】給予之參與式聯覺美學(Participatory (Syn)Aesthetics)與肺腑表演(Visceral Performance)──布瑞歐的關係美學之後,表演藝術愈發重視觀者之參與經驗。此二者則同時注重表演美感及觀眾身心共感,並回歸人體,表演與接收端皆然。其超越語言分析,以身體作為主要文本令雙方投入,牽起觀看與情動(affect),使觀者產生內在回應,極富超越日常之潛質。

憑此,高空馬戲因而具有社會實踐動能。表演者懸掛虛空之時,觀者手腳凝汗,心隨其身赤裸曝掛,宛如親至崖邊。當代馬戲之參與式聯覺美學與肺腑表演所以成立,源自觀演雙方共享的,終究脆弱的生命。因而,回歸本作標題《拋棄式人類》,應將拋棄之情思投注於身體及其共感之上,而非道具,或更能顯現高空馬戲之強項。


當代馬戲、劇場與生命──危險與非規則

什麼是「劇場的規則」?製造幻覺?建構「安全」環境?從馬戲到當代馬戲,從不默食這套。當馬戲本身不斷突破自體界線,遑顧溫良恭儉讓,更內涵人類生命根本的陰柔、動物與脆弱性之時,當代馬戲便如同「以生命舞蹈」,身體與精神都為超越不可能而光耀。

當代馬戲,尤其高空馬戲,其危險的形式本身,滿訴生命的暴戮真相。若我等能夠認可參與式聯覺美學與肺腑表演直擊身心的(被)侵略快感,那麼毋論創作者或參與者,由當代馬戲獲得的啟示興許應是:誠實地面對與縱身劇場與生命的非規則【9】本質。


註釋

  1. 參閱黎家齊(2013 年 07 月)。〈馬戲再發現〉。PAR 表演藝術雜誌。
  2. 參閱周伶芝(2013 年 07 月)。〈圓形空間裡的不斷循環 心靈與驅動力的實驗 當代馬戲的歷史與發展〉。PAR 表演藝術雜誌。
  3. 參閱耿一偉(2013 年 07 月)。〈顛覆寫實打造藝術質地-當馬戲遇到現代劇場〉。PAR 表演藝術雜誌。
  4. 參閱耿一偉(2016 年 09 月)。〈加速年代中 新馬戲演出無界限〉。PAR 表演藝術雜誌。
  5. 參閱耿一偉(2013 年 07 月)。〈擺盪於奇觀與日常之間-從上個世紀到今日的馬戲身體觀〉。PAR 表演藝術雜誌。
  6. 參閱〈圓形空間裡的不斷循環 心靈與驅動力的實驗 當代馬戲的歷史與發展〉。
  7. 參閱Martha C. Nussbaum, “The Future of Feminist Liberalism,” Proceedings and Addresses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Association, 74.2(2000): 47-79.
  8. 節錄自節目單對高空馬戲之形容。
  9. 非規則與無規則間的差異,在於前者並非全然無序,而是永恆地省思與重構規則本身。


《拋棄式人類》

演出|胡嘉豪
時間|2023/12/31 16:30
地點|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藍盒子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人、網、偶三者之間的互動,象徵著試圖重整「人」的存在意義,但終究無法脫離社會制度,所有的人依然存在於網中。透過演出揭示的,是⋯⋯
2月
07
2023
「追求不一樣」是歷史上開設替代空間很典型的動機。然而,從數年來藝文體制大量吸納了替代空間、實驗劇場等美學與成果經驗下,不可否認地說,現今成立「不一樣的空間」也是青年創作者面對「如何接軌體制生存?」的類似選擇。因此「不再是我所熟悉」所變化的不見得是城市,也是時代青年自身。而「替代」在此亦是對自我匱乏的補充,如同跨領域是對領域單一化的補充。
11月
27
2024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綜言之,今年的「Kahemekan花蓮行為藝術展演」大膽化用戲劇元素,近乎從「單人行為」往「雙人、小組行為」延展與突破。即使觀眾與舞台上的行為藝術家拉開距離,但劇場氛圍濃厚的行為展演,反而透過聲光音效、物件應用及行為者「共舞、同在」而拉出不同張力,甚至在不同主體對原民文化認同/藝文工作、少數發聲、藝術/生命哲學等主題闡發不同意見之際,激盪出辯證與淨化之效。
8月
1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