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神話的全面改造《絕色女妖》
5月
03
2024
絕色女妖(五洲勝義閣掌中劇團提供/攝影林育全)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819次瀏覽

文 許天俠(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助理研究員)

第10屆大稻埕戲苑青年戲曲藝術節,邀請來自嘉義、由曾嘉民團長所掌舵的「五洲勝義閣掌中劇團」於大稻埕碼頭演出。該團曾編創多齣精彩兒童布袋戲作品,近年新作主打「在地人、說在地故事、演在地精神」,深耕嘉義人文鄉野題材。本次參演作品《絕色女妖》另闢蹊徑,由編劇洪瓊芳、導演宋厚寬攜手改編希臘神話「蛇髮女-梅杜莎」傳說,引人好奇。

梅杜莎神話版本甚多,原本是外觀醜惡(頭纏蛇鱗、野豬獠牙、青銅指爪、金色翅膀),恐怖雙眼可讓人石化的怪物。後來經過古羅馬詩人奧維德的深化,賦予更具人性的起源身世。若拼接整合相關故事,扼要輪廓為:梅杜莎原為美麗少女,進入雅典娜神殿擔任祭司,海神波賽頓受其美貌吸引,於神殿內強暴她。雅典娜沒處理海神波賽頓(輩分是雅典娜父親宙斯的哥哥),反而對梅杜莎施以咒詛,使其秀髮變為毒蛇,任何直視其雙眼者都會變成石頭。

阿古土國王之孫-柏修斯(宙斯與達那厄之子)與母親因故流亡外地,當地國王覬覦柏修斯母親美貌,亟欲強佔,要求柏修斯去取下梅杜莎頭顱,意圖使其涉險身亡。雅典娜化身漁夫,指出梅杜莎藏身處,借盾牌給柏修斯(避免直視、可折射斬妖)。柏修斯成功尋獲女妖並順利斬下頭顱。返國路上,柏修斯沿途憑藉妖女頭顱法力,逐一石化海獸、敵軍、壞國王,擄獲他國公主芳心、拯救母親。柏修斯最後將梅杜莎頭顱獻給雅典娜,雅典娜將其鑲崁於盾牌上,增強除魔神力。

前述正義女神雅典娜協助柏修斯降伏禍害、造福人間的神話故事。惟從當代視角檢視,雅典娜不辨是非、莫名其妙,不懲罰強暴犯,卻欺凌被害者,先將其變成妖怪、再派戰士殘殺之,趕盡殺絕毫無道理。柏修斯憑藉受害者頭顱,享盡戰鬥優勢,戰績功名得來毫無光彩。梅杜莎角色內在不明、淪為工具任人宰割,倒霉至極。如此政治不正確集大成的古早傳說,讓《絕色女妖》劇組有充分發揮空間。


絕色女妖(五洲勝義閣掌中劇團提供/攝影林育全)

《絕色女妖》全劇共分為十幕,編導設下敘事巧思、創造懸念,先演蛇髮女被砍頭,再倒回三年前呈現往事秘辛,最後再接回砍頭後時空,進行高潮大戰。為讓讀者掌握劇組浩大的改編移植工程,以下按照正常時序,概述《絕色女妖》故事內容。

三年前,石雲國太子江凡遭刺客追殺,男主角何修雲出手相救卻身負重傷,其路見不平恩情,太子江凡銘記在心。何修雲自小無父無母,獲杜家含辛茹苦養育,且與杜家千金杜子萍相戀。怎料,地方富豪楊老爺見杜母花容月貌,心生歹念予以強暴,何修雲決定狀告官府。但楊夫人早已買通官府,杜母被判主動色誘他人,導致悲憤自殺,於公堂直接撞桌而亡。何修雲氣憤大鬧公堂,遭逮入獄。女友杜子萍控訴官府無法替人民作主,決意拜師雅典君門下修練法術,立誓為母復仇!

太子江凡劫獄救出何修雲,路上江凡意外被青竹絲咬傷、身中劇毒。何修雲不顧安危親口吸吮毒液,江凡獲救並迷戀何修雲。何修雲奔赴雅聖堡,苦勸杜子萍重返愛情、停止修練,兩人乾柴烈火遭雅聖君發現,何遭拋飛、杜被施咒成為蛇髮女妖、受困終南山。何修雲前往終南山救援女友,變成化石。太子江凡跪求雅典君救活何修雲,雅典君同意,交換條件是何修雲必須從此喪失記憶。

三年後,何修雲重出江湖,聽聞村中男性紛紛被終南山蛇髮女妖誘惑、變成石頭。何修雲渴望為民除害,地府君現身表示太子江凡有斬妖線索;何修雲找到對方,江凡詳述女妖傳說及藏身地點,且提供保命盾牌。何修雲持盾成功斬殺女妖。雅典君痛斥何修雲「可知斬下是誰的頭顱?!」,何修雲憶起女妖是女友杜子萍化身、懊悔萬分。

雅典君欲擊殺何修雲,杜子萍魂魄現身阻擋,慘遭魂飛魄散。雅典君見徒兒為愛犧牲,喚醒內在真情,化為人面蛇身巨獸攻擊江凡與何修雲。混亂中,江凡建議何修雲使用杜子萍頭顱照射雅典君,雅典君最終被自身詛咒所害、化為岩石。愛人被自己所殺,何修雲痛徹心扉,江凡黯然離開但表示「有天會再回來!」

若對照梅杜莎神話原型與《絕色女妖》內容,本次改編優點甚多。首先為「梅杜莎/杜子萍」為何前往禁慾聖殿修行的決定,找到完全合理的絕佳動機,展開對於現實世界權貴勾結、階級不公的強力控訴。其次,針對神話原型裡殘害梅杜莎、認為自己替天行道、毫無罪惡感的兩大兇手,找到悔悟與反思的契機。元凶一號「雅典娜/雅典君」變成疑似過往有情傷,故狠斬情思、冰封內在、苦練修道;元凶二號「柏修斯/何修雲」變成就是男友,於失憶狀況下誤殺舊情人女妖。全新原創角色「石雲國太子-江凡」亦發想巧妙,以何修雲為投射中心,讓「梅杜莎/杜子萍」與「江凡」形成一體兩面,前者象徵「盛世美顏-情慾誘惑-蛇髮詛咒-道德恐懼-性壓抑」,後者是寓意「深櫃壓抑-意外蛇吻-情慾解放」。太子江凡的同志形象亦層次豐富,未落入刻板扁平塑造;甚至江凡才是「全劇唯一」握有主動性、走完角色曲線的人。另全劇採取倒敘法,從何修雲喪失記憶三年後開始演起,讓觀眾與主角一樣認知歸零、從頭摸索,有效建立代入感。


絕色女妖(五洲勝義閣掌中劇團提供/攝影林育全)

若欲更求周全,《絕色女妖》改編手法有幾處尚可再討論。因為何修雲記憶喪失,讓全劇前半段充滿懸念,但最重要的「謎底揭曉/記憶恢復」關鍵,雖有導演酷炫的「人生走馬燈」-場景與戲偶騰空齊飛的場面調度,但卻缺乏如何觸發恢復機制的內在設定,形同編導主動全盤托出真相,衝突感、解謎感較低。此外,為了拯救何修雲從石頭變回人形,雅典君威脅江凡必須付出慘痛代價是「何修雲會喪失記憶」。冷靜細想,這個交換條件具有威脅性嗎?忘記的事情,等他活過來後再告訴他不就化解了嗎?如同最後一幕,何修雲不就全部都想起來了嗎?!綜上,建議編導應該讓雅典君對江凡設下詛咒(而不是目前對何修雲設下詛咒),威脅能夠復活條件,是江凡此生不能再接近對方,若江凡動了凡心再次接觸,兩人必將反目成仇、悲劇收場。藉此增添江凡三年後面臨「是否重啟戀情?是否借刀殘殺情敵並獨佔男友?」的選擇困境。

《絕色女妖》目前最可惜之處,是欲以女性視角與金光美學重啟「梅杜莎」神話,惟經歷浩大的改造工程,故事最終卻走向「弱勢相殘、父權得利」局面。編導徹底忘記壞事做盡的權貴故事線,後半段傾力打造「人、半妖、同志、滅絕師太」的三角綺戀與四角大亂鬥,讓《絕色女妖》失去控訴現實不公的深刻力道,僅為一則金光美學成功轉譯希臘神話的奇觀愛情故事。若編導一定要賜死「梅杜莎/杜子萍」,我多麼希望何修雲是提著杜子萍的頭顱,跑回村子去石化楊老爺、楊夫人、官爺、師爺,讓他們變成石像、受人永世唾罵,將故事線收束至現實意義層次。而不是劇組大費周章改編,最後還是讓男主角跪在地上哭喊女主角的名字,懊悔悲情而終。此外,大幅改造後「梅杜莎/杜子萍」雖然從妖性找回人性,但角色塑造強調美麗賢淑、孝順乖巧、顧全大局、為愛犧牲,渾身充滿傳統父權對於女性的規訓與期待;若有機會再調整,是否還有其他性格塑造可能性?

除進行可觀的西方神話改造工程,《絕色女妖》另一亮點就是雙主演火花四射的聲情對決。本劇特邀「秀琴歌劇團」編、導、演全才藝術家-米雪參與演出。五洲勝義閣掌中劇團曾嘉民主演,並非無法處理女性聲線才尋求外援,曾嘉民團長聲音條件優異、行當區隔清晰、情感濃厚、小嗓飽滿透亮,於《絕色女妖》負責處理村婦、鄰居太太、雅典君等女性角色。且劇組特邀米雪女士參演,亦非專為女角配音;劇中最關鍵、性別取向最曖昧深沉複雜的太子江凡,交付米雪演繹,實在是畫龍點睛之舉。米雪女士於歌仔戲界早已是百變女王、一人千面,於本劇負責江凡(小生聲線)、杜子萍(小旦聲線)、杜母(老旦聲線)、楊夫人(妖婦聲線),出神入化。從無合作前例經驗的曾嘉民團長與米雪女士,兩人默契十足、拋接密合、切頻迅捷、彼此合作又相互較勁,整場演出聽覺變化十足過癮。為迎接雙主演陣容,音樂設計陳文龍設計多首激情動聽的男男、男女對唱曲;惟口白生動無比的主演曾嘉民,遇到超級唱將米雪,對唱時較難勢均力敵。《絕色女妖》若有機會再演出,期待曾團長可再勤練唱曲,亦期待分配部分丑角讓米雪處理,讓兩人各種行當聲線能夠遇強則強、再尬一輪!

《絕色女妖》

演出|五洲勝義閣掌中劇團
時間|2024/04/05 19:00
地點|大稻埕碼頭5號水門廣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創作團隊力圖呼籲成人觀眾反躬自省、以身作則,為孩童創造更美好的未來世界。只是,我們仍需要回到最基本的議題,什麼是當代的「火焰山」?如果迴避這個議題,只會如孫悟空一樣被假扇迷惑,縱容烈焰遮空。
8月
08
2025
從王熙鳳出場的那句幕後白:「平兒,跟誰說話呢?」開始,黃詩雅便宛似魏海敏上身,每一句唱念、身段、表情都掌握了其師的韻味。當她身在暗處看不清面貌時,有時會分不清是魏海敏還是黃詩雅。
8月
08
2025
本劇未描繪出當時的權威與獨裁,卻高呼革命口號與犧牲精神,整體顯得空洞無力。這正是《感謝公主》最致命的問題所在:形式在說話,情感卻缺席其間;表演者努力投入,觀眾卻只能勉強自己理解與接收。
8月
07
2025
霍去病那獨特的短劍與長巾武打套子,讓演員在交手間隙還能一展丰神,搭配上蒙面造型,宛似電影的蒙面俠蘇洛(The Mask of Zorro)再現,有種以一敵多的帥氣感,展現出與傳統不同的武戲思維。
8月
05
2025
經典重述的詮釋路徑,無所謂標準答案;鴻明版《包公會國母》徘徊在修舊如舊與修舊如新之間,有著借演員之勢托戲的姿態,卻看不出創作者欲往何處。令人不禁想問:經典重述究竟為了什麼?
8月
05
2025
《崑崙盜兵書》在史料罅隙間大開腦洞,透過「轉世」銜接神話與歷史,即便史實比例並不高,但依然可以與《穆天子傳》、《史記》等古籍記載相互呼應,充分展現編劇對史料∕戲劇、歷史∕虛構的掌握與轉化能力,堪稱近年來古冊戲的新編典範。
7月
29
2025
聖淵戲曲藝術坊《孫武子下山》巧妙平衡戲段冷熱,將老生文武做表融入情節轉折,展現出演員從行當技藝出發,嘗試混合兩種行當屬性共構一角的個人化再詮釋。
7月
28
2025
《文武天香》在這次的版本裡,因為角色關係的變調,在演員表現上產生了新的逸趣,劇作核心從情愛流轉衍生出新的流變——逃逸美學。愛與自由從創作命題的理想問題,轉化為辯證關係
7月
23
2025
真正獨特之處,是此作依循古典歌仔戲結構形式,卻深入核心思維以求突破,以自由意志挑戰既有體制。自此,作為創作者不畏權勢、自由表述的「身分責任」,取代倫常階級的封建定義。所謂「守本分」,不再是臣服於體制,而是忠於信念的堅持。
7月
23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