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化語言的隔閡《躍!四季之歌》
5月
09
2013
躍!四季之歌(影響新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74次瀏覽
鄭瑞媜(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學生)

《躍!四季之歌》呈現戲劇層面多元化的美感,結合多樣化的表演元素,以簡單、明瞭的方式成功融合人、偶、童戲與懸絲偶戲,流暢地串連多樣化的媒材。文本以孩童皆感興趣的冒險為精神主軸,挫折迎面而來的同時也一同啣來茁壯與勇氣,牢固地抓住成人與年幼觀眾的心神。四個季節代表著一段劇場裡的生命旅程,四季之歌燦爛而繽紛的開展一頁頁的冒險。

舞台選擇使用空間中間的一塊地方搭起背板與平台,而非整個劇場的演出空間。如此簡單大方的舞台,讓人期待可以有更多的發展空間與精練的演出。在整體表演中,懸絲偶的活動僅於中央的草原上,留下舞台區兩側偌大的空間,也留下了想像。以童戲、懸絲偶戲而言,該演出空間較大,架設的舞台本身偏小,演出則集中於正中間的位置。如此,中後排的觀眾較難聚焦於戲偶或體積較小的物件上,使戲偶本身的靈巧度與精緻度難被清楚看見。受限的框架使得觀眾容易浮躁,亦難長時間專注於精彩的演出中。

說書人為本劇唯一的「人類」,亦為一大亮點。說書人如說故事姐姐般親切,一問一答、一個動作和一個表情間順利的帶出故事的發展情節。說書人時而融入劇情演出、貫穿全場,使觀眾對於劇情一目瞭然。詩化的語言傳達了作者的美感──「是誰趕走寒冷,讓大地換上綠色的新裝」、「是誰幫草原畫上青翠的綠色,用野花填滿原野」、「是誰溫暖土地,喚醒凍結的河流」詩化的問句抒情意味濃厚,成人聽來如同一篇輕盈的樂章,但是對於兒童而言卻難以在短時間內吸收、反應與回答。重複發問相同答案的類似問題,作者試圖影響兒童的邏輯認知,希望兒童能順利回答作者設定的答案。此一效果非但不顯著亦無明顯成功,反使得大部份兒童觀眾更加缺乏說出答案的自信心,連帶影響成人觀眾油然產生疑惑或是為自己的孩子說不出答案而感到緊張不已。在「夏天」這個問題之後,「秋天」在說書人明確的說明下跳過,迅速的進入「冬天」的問答。此舉使「四季之歌」之名稍顯名不符實,亦混亂兒童觀眾思緒。這樣的情況不論在2012年台南武德殿場次,或是於本場次亦然。

語言為人類與生俱來溝通的工具,卻非是一定的要素,對於劇場更為如此。本劇使用多達三種語言──中文用於說書人的介紹,英文用於主角的名字或是口語,其他部份則全以台語為主要的語言。語言的音樂性使整體作品韻味富饒,聲韻的美感使劇本語言的層次深厚,但面對觀眾對於台語的語言熟悉度不一,帶有獨特腔調的念白亦稍顯冗長。觀眾們聆聽時時而感到疑惑,進而產生了不少騷動與過度的距離感,躁動了四季。

《躍!四季之歌》

演出|影響‧新劇場
時間|2013/04/13 14:30
地點|台南市立文化中心原生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躍!四季之歌》或許不像其他的兒童劇場,讓小孩子情緒始終處於高興亢奮的狀態,反而是以一種娓娓道來,處處充滿詩意的形式,溫柔地吸引孩子進入故事狀態裡。(吳信宏)
5月
15
2013
表演團隊選定了特殊的古蹟作為演出場地,卻見其舞台形式似乎存有重建一座鏡框式舞台的意圖,未見其與武德殿融合的特殊性,其他包括偶們的場面調度、音樂的情境創造等,都趨於封閉,空間意識不足。(楊美英)
6月
15
2012
金枝演社的兩部新作品,只看劇名或許會覺得有些莫名,但作為中生代創作系列的第二部,兩齣戲劇的風格迥異,卻都以動物為核心帶出生而為人的孤寂與無奈,藉由動物為象徵各自點出了時代下人性的問題。
11月
20
2024
《安蒂岡妮在亞馬遜》向觀眾提出質疑:當威權抹殺自由、集體壓抑個人、文明掠奪自然,身處其中的我們將何去何從?為此,導演意圖打破性別與身份的限制,當演員跨越角色身份,當「安蒂岡妮們」不再侷限於特定性別與種族,眾人皆是反抗暴力的化身。
11月
20
2024
當我說《巷子裡的尊王》的正式演出,是一個進化版的讀劇演出時,我要強調的是導演、演員、和設計者如何善用有限的資源,以簡樸手法發揮文本的敘事能量,在劇場中創造出既有親密關聯,又能容許個人沈澱的情感空間,更有可以再三咀嚼的餘韻,是令人愉悅的閱讀/聆聽/觀看經驗。
11月
14
2024
在我看來,並不是省卻改編與重塑情節的便宜之道,相反地,為鄉土劇語言嘗試接近了「新文本」的敘述方式,讓過去一直以來總是平易近人、所謂「泥土味」親和力的鄉土語言,有了另一種意象豐饒的前衛美學風格。
11月
08
2024
由莊雄偉與林正宗導演、鄭媛容與郭家瑋編劇的《鬼地方》,採取策略十分明確,選擇捨棄具體角色與故事,直接拆卸自書中、未做更動的文字(但大幅翻譯為台語)提煉出「風聲」的意象;或以古典音樂術語來說,成為整齣戲的「主導動機」(leitmotif)。
11月
08
2024
米洛.勞不僅讓觀眾直面歷史的傷痕與當下的現實,也喚醒了我們對於道德責任與社會正義的思考。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劇場成為一個重要的公共論壇,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立場和行動。
11月
04
2024
有別於一般戲劇敘事者的全知觀點和神秘隱蔽的創發過程,這種將敘事建構的過程近乎透明的「重現」方式,就像議會錄影,意味著將批判權將交還觀看者,由觀看者自己選擇立場閱讀。
11月
0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