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當常民生命史立體呈現,實能讓有共同經歷、感觸的人不再誤認記憶輕於鴻毛,不致以為過去是幻影。「我」不僅遇見「自己」,還看見大時代洪流中女人歷經戰爭、白色恐怖、重男輕女或創業等過程,其生命的強度與韌性。
1月
21
2022
1641
接下來,又再次回到相同的疑問:第七屆演出的主題,又將是什麼呢?對於在相同場地演出、相同陣仗的人馬來說,迎面而來的青少年是如此相似卻又不同,面對的故事是極為相似卻又相左。這場戲背後的考驗,又將是另一場關於這個「青少年劇場」計畫的「出脫」,令人期待這場不斷循環而絞盡腦汁的思索。(林佳靜)
9月
15
2020
864
貫穿在《出脫》裡的每一段故事,最可貴的就是真誠、勇敢,看得出來導演在引導這群青少年時,也沒有刻意去雕琢他們的身體、口條,任演員在自然的狀態下流動,反而更能自由展現自己,……(謝鴻文)
9月
07
2020
1066
《旅行的眼睛》之於火車這個「異質空間」的關係,亦是如此。來自所有時空的安徒生童話、挪威民間故事、達悟族傳說的故事文本,以及來自所有音樂、表演、互動元素的戲劇語言,都建立在這台從「臺南新營」至「雲林斗六」的神秘列車上。(林佳靜)
7月
17
2019
1070
若只是用歷史與空間作為展演故事的調味劑與氛圍塑造,卻也同樣限於停留在短暫的、場域空間的情境營造上。離開321藝術聚落的台南,劇場隨即又與生活的台南無關了。(羅倩)
11月
29
2018
1955
這次發角讓筆者耳目一新。高三學測後,加入南一中所屬卡其色兒童實驗劇團的舞台經驗,讓我在觀看《發角》時,更能體會劇團在演員的對戲、默契的展現、舞台的走位、氣氛的營造、節奏的掌控那份不易。(林錫昭)
9月
18
2018
1259
在劇場裡要做到有「人味」是件不容易的事情,那得無關商業、無關計畫、無關政令,更要讓一齣計畫的呈現不只是計畫而已,這是一件很難,但我們卻幸運的眼睜睜看到了的事情。(陳家盈)
8月
27
2018
863
而後來青春突然掐在面對失去跟死亡的咽喉中。一男一女在兩側站腳上演著父母生病的情境,以往常去的場所增列成「學校、出去玩、醫院」、「學校、補習、醫院」,他們錯落的聲音說著。因為,青春不只那些苦腦、歡鬧,也有好沉的大石丟進來。(林佳靜)
8月
22
2018
1056
三個既無實名亦無身分的代號人物A、B與C,是《Dear God》在我們以身分、名字作為對他者的認知下所進行的設計。更在導演丁家偉的手上,以失控、狂亂與異常的形象重詮劇本寓意,並反射出疼痛之於逃跑的意義。(吳岳霖)
7月
23
2018
2625
意象符號的認出以及被挑揀出來扮演的肢體語言十分到位,顯現了表演精簡有力的創意表達。而環形劇場的形式也成功幫助觀眾身在其中體會演員們三百六十度丟接球的展演呈現。(林佳靜)
1月
05
2018
1044
「真誠」,是正面的讚許,並且很難再找到其他詞彙來取代。作品的瑕疵本就是必然的,但真的難以想像一群非專業的青少年們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一部能夠搬上舞台的作品,並且不能用「成果發表」來等閒視之。 (吳岳霖)
8月
25
2017
1089
演出中,每個畫面構圖焦點明確:或利用演員背台突顯其他角色,或藉由單一重複的動作淡化角色存在感;舞台上演員雖少,畫面卻不單調。 (吳知豫)
12月
14
2015
1386
在今日全球化的世界,面對迪士尼文化工業的操作,要改寫這部家喻戶曉的兒童文學名著談何容易,因為故事的角色形象早已定型,反覆地出現在電視與電影中。導演卻能找到一條顛覆既有形象的角度切入,帶領孩子思索這些原來的文本所不能給予的反思機會。(吳信宏)
5月
26
2014
529
舞台上沒有大型的布幕,是演員發揮肢體及聲音最好的場域。在與觀眾互動的時候,有許多兒童觀眾也會情不自禁的向使用台語的角色說台語,便可見入戲程度並非爾爾。(宋佳禧)
6月
14
2013
432
《躍!四季之歌》或許不像其他的兒童劇場,讓小孩子情緒始終處於高興亢奮的狀態,反而是以一種娓娓道來,處處充滿詩意的形式,溫柔地吸引孩子進入故事狀態裡。(吳信宏)
5月
15
2013
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