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進駐的空間意識《躍!四季之歌》
6月
15
2012
躍!四季之歌(影響新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38次瀏覽
楊美英

接近尾聲的「2012台南藝術節」一系列各式表演節目,可說以「城市‧舞台」為歷年來各縣市藝術節企劃模式中最具新意者,標榜一座城市可以無處不是舞台,於是,包含公會堂、安平古堡、全美電影院、總爺糖廠社長宿舍、柳營劉家古厝、鹿陶洋江家古厝等處,邀集十個台南在地表演團隊,突破劇場框架,將表演藝術帶入不同的古蹟與文化空間,將不同形式的表演藝術帶入團隊自選的文史空間,展現台南以文化立都的藝術新貌。然而,無論是其中部分節目屬於舊製重演,或是若干全新創作,當我們檢視任何表演團隊進駐非傳統劇場的空間意識,均開啟了豐富的討論可能。

以《躍!四季之歌》為例,乃是「影響‧新劇場」進駐市定古蹟武德殿的偶戲作品。全劇的演出基地,是在武德殿二樓主體空間內的原來禮堂講壇之前另外搭建了一座平台,於上面進行表演所需的舞台;戲一開場,由造型俏麗的大姊姊擔任說書人現身,以一連串詩化的問句引出了故事進展的依據:季節,與故事內容的主角:馬,溫柔而緩和的鼓起了觀眾席前排席地而坐的孩童們參與對話的興趣;特別是舞台主視覺結構從平躺地板被拉起站立時,好似立體繪本的放大,舞台兩側突然出現了有如樹林的幾何量體,引來席間一陣驚喜讚嘆聲,可惜,之後不見任何與表演的連結,同時戲劇節奏漸趨平板,令人感到可惜。

基本上,這是一則溫馨勵志的兒童戲劇演出,從舞台前緣放置的迷你版馬偶、黑白紅三色組成的馬偶家庭、圓滾滾毛茸茸小白兔、猥瑣醜怪的大灰狼、又大又長的響尾蛇等,在五位首次習藝操偶的年輕演員通力合作之下,各有神態,饒富趣味。

可是,整體來說,假如創作者堅持使用大量優美的台語入戲,那麼如何衡量並處理作品與觀眾的關係,值得思考。譬如說,一方面運用台語唸唱,增加深遠涵義和語言聲韻的美感層次,一方面調整表現手法讓售票對象的幼稚園小學生也能跨越語言的藩籬而直接領略作品所欲表達的重點精神與戲劇張力;或者,考慮其他配套措施,有助孩童們理解這一趟動人的生命追尋之旅。

再者,既然表演團隊選定了特殊的古蹟作為演出場地,卻見其舞台形式似乎存有重建一座鏡框式舞台的意圖,未見其與武德殿融合的特殊性,其他包括偶們的場面調度、音樂的情境創造等,都趨於封閉,空間意識不足。印象中,等待開演的時刻,筆者/觀眾隨意張望,抬頭看見鋼樑結構頂著的木造屋頂,有一處黃色光暈,營造出一方與空間同步呼吸的美──假如這是燈光設計者的巧思,那麼由衷期望有更多的發揮;因為,已經進入了武德殿觀賞表演,卻沒有機會體會武德殿的存在感,反而是被關入了無形的框架之中,實感遺憾。

由此,筆者深感,近年來台灣表演藝術新興「跨領域」、「特定場域表演」的風潮席捲之際,更應審慎思索:表演團隊是否意識到空間的殊異性,與之對話、互動,不以其限制為劇場條件之不足,而是在表演進駐空間的運用上獨具慧眼、另闢蹊徑,方能建構更為多元格局的劇場風貌、累積更為厚實的人文思維。

《躍!四季之歌》

演出|影響‧新劇場
時間|2012/06/08 19:30
地點|台南武德殿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躍!四季之歌》或許不像其他的兒童劇場,讓小孩子情緒始終處於高興亢奮的狀態,反而是以一種娓娓道來,處處充滿詩意的形式,溫柔地吸引孩子進入故事狀態裡。(吳信宏)
5月
15
2013
詩化的語言傳達了作者的美感,問句抒情意味濃厚,成人聽來如同一篇輕盈的樂章,但是對於兒童而言卻難以在短時間內吸收、反應與回答。(鄭瑞媜)
5月
09
2013
遊戲結束時,只留下「房屋主人」一人佇立原地,其餘角色已然散去,彷彿回應了流金歲月中關於逝去與留下的永恆命題。
5月
08
2025
當身分不再是單一的、性別不再是穩定的、土地不再是絕對的,劇場才能成為真正的靈場——一個可以悲傷、也可以重生的空間。
5月
04
2025
《甜眼淚》的核心方法乃是從經驗主體而非抽象的「真相」敘事出發。在此被建立起的女童主體,大量地運用了童話、日記、民俗、玩偶等一切手邊的資源,來處理自己現實所必須面對的各種不可解。
4月
30
2025
《幾米男孩》多少開啟了幾米繪本的傳承性,將上一代的記憶講述給下一代,去建立屬於「眾人」的記憶結構。於是,《幾米男孩》完全依賴著幾米繪本而存在,但依然可以構成多種的雙向流動,包含創作類型、觀眾與讀者的世代等。
4月
30
2025
《水中之屋》是一個能讓人沉吟咀嚼、細細品味的文學劇場作品,以契訶夫式的凝視,加上魔幻寫實色彩,呈現真實的在地生命圖像。但,如果回到對「人類與自然相依共存,或對立拮抗」這個命題的思考,我則不免會對這個作品有更多的期待。
4月
29
2025
主題聚焦於愛情等恆久生命課題上,作為人類最複雜卻也能引發普遍共鳴的命題,創作者如何運用故事和「入戲」機制,引導觀眾叩問深刻的情感本質,成為決定該劇敘事層次與思考維度的關鍵
4月
28
2025
《毛皮瑪利》的母題,無疑是藉瑪利扮演母親的表演性質,去展現劇情最具張力的「虛構」與「真實」,也因此影射廣泛社會網絡中權力如何形塑個體、壓抑慾望的過程。
4月
25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