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製作的美育饗宴《企鵝莎莎狂想曲》
6月
13
2016
企鵝莎莎狂想曲(玉米雞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01次瀏覽
陳韻文 (戲劇工作者)

《企鵝莎莎狂想曲》是邁入第十四年的「台積心築藝術季」首度委製的節目,由玉米雞劇團和台灣絃樂團共同創作,打造一場注入莎士比亞戲劇元素的「親子音樂派對」。委託製作不僅有利於主辦單位貫徹「百年風華以藝結緣」的年度主題,搭上紀念莎士比亞逝世400週年的風潮,同時反映出受邀演的團體獲得了相當程度的肯定。

事實上,在音樂會中加添戲劇的佐料,並非新猷,「NSO&信誼—永遠的童話系列」親子音樂會,便採取了將古典音樂與說書人和繪本動畫結合的形式,近年更加入了無獨有偶工作室「迷你劇場」的偶戲元素,讓古典音樂不只好聽、可親,也生動、好看。《企鵝莎莎狂想曲》顯然有著相同的企圖,而當十五人編制的台灣弦樂團讓出了一半的舞台,玉米雞劇團便有了更大的揮灑空間。也許是弦樂團與劇團同台演出,擴大票房魅力,也許是親子音樂會的形式本來就比較討喜,或是因為只演出一場,這個製作在演出之前,即已開出了完售的亮麗成績。來到演藝廳,果然熱鬧滾滾,觀眾席可見不少戴著「莎莎企鵝帽」的孩子們,要全心全身投入歡樂的派對。

節目由仇冷飾演的企鵝海蓮娜擔任主持人負責開場與串場,穿針引線提示戲劇情節與音樂之間的連結,她是全劇中唯一能夠操持「人話」的角色,其他企鵝與海豹等角色則以肢體、舞蹈展演劇情、豐富畫面,即便偶有「對話」,也節制於擬聲詞,意圖讓觀眾的聽覺經驗主要來自現場弦樂團的演奏。舞台大致畫分為兩區,左舞台是素樸的樂團演奏區,右舞台則是以白色的平台加上階梯結構所示意的極地環境。演員應劇情需求,自由穿越於不同的舞台區位,包括在大幕後形成光影,以及進入觀眾席。

劇情以主角的藝術追尋為框架,區分為「開場—企鵝莎莎」、「哈姆雷特」、「仲夏夜之夢的帕克」、「馬克白的三巫」、「仲夏夜之夢海蓮娜的愛情」、「完美結局」六個段落,每個段落包含數首大眾耳熟能詳的古典名曲。主角性格的發展,主要見於一開始習藝不成、轉向文字創作,以及後半段莎莎戀上鄰居海蓮娜邁向兩人婚姻關係的締結。在聚焦於「哈姆」、「帕克」、「三巫」等角色的段落,莎莎不管是化身為他所創造的角色哈姆,召喚出有魔法的頑皮帕克,或是將干預他生活的長輩寫成了劇中的女巫,突顯的是他豐沛的想像力與創作能量。各段落音樂的選擇富於巧思。編導涂也斐在節目冊中自述,創作期間「每日平均聽十二小時古典音樂,捕捉每一角色自古典樂曲中浮現身影的瞬間」,從十六首曲目的節奏、旋律、和聲與音色等音樂要素中,「與角色的起伏心律相遇」。她選擇了以〈波麗露〉反覆的節奏表現哈姆的猶豫不決,帶有調皮旋律的孟德爾頌的〈仲夏夜之夢〉間奏曲刻畫精靈帕克,〈卡門〉哈巴奈舞曲轉借為三女巫的魔音傳腦,以及用小約翰‧史特勞斯的圓舞曲〈維也納森林的故事〉營造海蓮娜在森林中墜入愛情的浪漫氛圍。〈仲夏夜之夢〉本為受戲劇啟發的音樂創作,〈維也納森林的故事〉則同樣有著森林的場景,音樂與戲劇相應,並不令人意外;但將原本有著鮮明角色形象的〈波麗露〉與〈卡門〉,與其他性別或年齡迥異的角色連結卻仍然成立,便富於趣味和驚喜了!

造型方面,企鵝們同中有異,主要由可見演員五官的企鵝頭罩,加上前白後黑、腹部加寬、肩胛部位黑色的連身企鵝裝構成;唯莎莎多了斗蓬背心,帕克的頭罩是綠色的,且身覆綠色的葉羽,而海蓮娜則有著極度突出的胸部和腹部,造成凹凸有致的視覺效果。原本在文宣和節目冊上看到襲自動畫電影「馬達加斯加爆走企鵝」的圖像時頗為不解,覺得標榜兒童美育的節目為什麼不尊重著作權?所幸,角色造型並未便宜行事,以頭部兩側有著鮮黃色羽冠垂下、宛若長眉的「冠企鵝」(包含黑臉的長冠企鵝與白臉的皇家企鵝)為本,進行設計。企鵝之外,海豹因為全罩式頭盔的造型富於特色,加上每一上場,就改變了戲劇的節奏,頗為討喜。整體而言,演員的表演風格化多於寫實,象徵大於再現,以致他們首次以光影出現在舞台上時,成人觀眾傳出「那是企鵝嗎?一點兒都不像!」的評語,但兒童觀眾似乎沒有這方面的困擾。

演員中,以仇冷戲份最重,除了用慵懶軟語和觀眾對話,每留餘韻,還在大幕後以光影現身,演唱頗有難度的哈巴奈舞曲。也許受限於服裝,飾演莎莎與哈姆的英籍演員Adam Raphael並沒有充分發揮其擅長的「英式黑色幽默之肢體表演」。由劇團培訓的青少年演員中,飾演帕克的吳曼嘉受惠於獨特的造型與鮮明的角色性格,表現最為突出,而其他人亦能各司其職,達成群眾戲的整體效果;他們的表演即使未臻精湛,卻有著可貴的誠懇謙遜。弦樂團的演奏中規中矩,適度為戲劇營造氛圍、定義情緒。演奏者目擊戲劇行動,以音樂相應,卻不直接介入;唯一一次的例外,是當演奏被琴藝不佳的莎莎破壞時,其中一位演奏者起身驅逐。演員外顯的情感、三番兩次越界,與音樂家的優雅沉著並置,構成了頗有張力的戲外戲。全劇還安排了數次與觀眾互動的橋段,都合於戲劇情境而不致牽強,包括帕克邀請小觀眾上台,玩了個將她變不見的魔術,而後又帶著六位小精靈下場,與觀眾玩些淘氣的把戲,以及莎莎與海蓮娜終成眷屬,眾企鵝朝觀眾席拋送彩帶並帶動祝福新人。

合而觀之,雖然不免可惜莎士比亞作品中展現的多元、複雜的人性和情感糾結,被化約成單純的形象或輕盈的事件,演員在光影的段落也有失精準,但編導涂也斐展現了風格鮮明的幽默創意、喜劇節奏和肢體敘事;台灣弦樂團演奏了涵蓋新古典、浪漫樂派、民族音樂、電影配樂、圓舞曲、探戈等多元風格的曲目,達成推廣音樂的使命;厚達三十二頁的精美節目冊對於劇作家、音樂家與表演團隊的細緻介紹,手冊所附的迷宮、著色與換裝遊戲,則體現了心築藝術季美育向下紮根的節目企劃。不解的是,既然投入了這麼多的時間、心力,為何只演出一場?

按理,用心的製作應能帶來美好的觀戲經驗,實則不然。不知是否因為「親子音樂派對」的節目定位,感覺這場表演的觀眾似乎特別浮躁,既無法靜心享受音樂,亦未專注於戲劇的演出,席間交談不絕。幼兒觀眾因為好奇提問或者因過於投入而直接回應表演本無可厚非,然身後傳來的內容卻是與演出並不相關,同行的成人非但沒有提醒中高年級孩子尊重其他人,反而一起聊開來了;想要專注於表演卻備受干擾的孩子忍不住多次回頭怒視,他們卻依然故我,一直等到我直言提醒才稍有節制。前方的外國觀眾,則是連續幾次在英國演員現身時拿出手機拍照,也被我提醒制止。前後夾擊的干擾,讓我分神注意到前方約有一排的觀眾席是空著的,不禁揣度這些應出現而未出現,以及進了劇場卻心不在此的人們究竟是誰?缺席或者漫不經心的觀眾,是因為企業或朋友免費招待所致,還是因為缺乏經驗而不解劇場禮儀呢?20世紀以降的劇場理論將觀眾擺在重要的位置,這是身為觀眾的我,第一次深刻感受到觀眾對於共構劇場經驗的強大影響力。

文之將盡,突然思及莎士比亞時期的劇場,並沒有對觀眾加諸過多的規範,不禁開始懷疑自己和孩子當下的反應是否過分嚴肅了?

《企鵝莎莎狂想曲》

演出|玉米雞劇團
時間|2016/05/20 19:30
地點|新竹縣政府文化局演藝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以樂曲貫串莎莎的生命歷程和情緒轉折,也有屬於其他腳色出場的專屬樂章。對小孩來說,甚麼名曲並不重要,重點是樂曲旋律是否符合劇情和腳色節奏,以人們自古以來的相同呼吸與頻率,得到跨時空的共鳴。(鄧淑華)
10月
30
2017
換言之,歷史難以被真正地再現,而報告劇的中性狀態(in-between)迫使群讀演員拉開與過往他者記憶的客觀距離,有自覺地以自身生活經驗棱鏡識別、折射劇中人物的生命狀態和理想主義實踐,從回溯當中逼視眼下社會所面臨的危機時刻,在啟示的瞬間將現實中一再丟失的希望重新贖回。
3月
25
2024
知識也是一種權力。對某些政權而言,知識可以是危險的,需要被管制;對某些人民而言,知識會讓自己身陷險境。人們可以藉由獲得知識來改變人生、改變社會;也可以藉由知識展現優越。不過對於看完《白兔紅兔》卻被迫閉嘴的觀眾而言,知識變得無用,在感受到「知情」所帶來的權力的同時,卻也無法藉由說出「我知道你不知道的事」來彰顯特權。
3月
22
2024
誠然,故事的熟悉感加上網路作梗的堆疊,讓觀者對演出內容多少還能掌握劇情所傳達的內涵,無論是回應先前的教育宣導或是反映當今的網路亂象,背後所蘊含的社會教化意味仍顯得相當濃厚,勸世的目的不難體會。但既是標榜「音樂劇」作品,則做為主要架構的音樂旋律、唱曲歌詞、肢體節奏,則必須面對最殘酷的演出考驗。細數曲目表中包含序曲、終曲及中間串聯等洋洋灑灑總共多達十五個曲目,音樂唱段的編創可說具足了滿滿的誠意。
3月
13
2024
從四季風土節氣發動的表演文本,進入了童年的回憶,收尾落在劇中主人翁有感成長敘事的疑惑與追求:「什麼樣的果子才是最好的果子?」「妳就是妳自己。」「我就是我自己?這樣就可以去冒險了嗎?」雖然,這樣的感悟,帶著正向的能量、溫暖的鼓勵,不過,前半場所展開的土地連結或家族回憶,予人期望更多的開展,到此戛然中斷,讓人若有所失。抑或是換個角度解讀,從家族淵源到個人成長,恰足以引動聯想人生的終極問題:我們從哪裡來?往哪裡去?我們是誰?因此,即使觀賞結束的時候,我們是無法知道真正答案的,一如生命的腳本總是無法預知未來禍福,必須自行邁開腳步前進,才能揭曉謎底吧。
3月
05
2024
導演的場面調度,展現對文本的極大尊重與自我節制,以簡潔的手法,讓演員的身體與聲音在幾乎空無一物(除了必要的桌椅和視覺焦點的紙捲),但有強烈設計感的劇場空間中,自然而平靜地流動,有效地發揮文字內涵的戲劇性與抒情性(lyricism),貼切呼應作品主題。自屋頂平滑地斜掛而下,位在舞台中心的特殊材質「泰維克」紙捲,雖是舞台視覺焦點,但並不會轉移或妨礙我們的觀看、聆聽,而更像是舞台上的第N個角色(文學作家、Bella的一夜情對象),與戲劇文本平行互文的其他文本(創意寫作課程指定閱讀),或者角色生命情境的隱喻(Bella自殺的嘗試),最終更成為角色個人生命的寄託:Bella的最後一段獨白,全場靜默無聲,以投影呈現在紙捲上,我們彷彿隨著她的引領,翻著書頁,讀著她為Christopher寫下的悼詞,沉靜地聆聽著她——或許還有我們自己——內在的聲音。
3月
04
2024
一個大哉問,如何逃出父權體制,及其婆系的代理人?求助於祭品的獨棟紙紮屋,這是已惘然的死後事,《鼠婆太》要凸顯的是快意人生的在世事,也就是甕養白蘿蔔為菜脯及其蛋。事實上,白蘿蔔屬十字花科,不是繖形科的紅蘿蔔,所以不叫white carrot,而叫radish,或可加上white,西方人依據它的日語「大根」俗稱為daikon——閩南語就是菜頭。但無論叫什麼,它就是塊莖類,是這齣奇幻劇的主要符號,而德勒茲著名的「塊莖」(rhizome)思想在此倒是很契合。「塊莖」是某種運作,是相反於樹狀或單一系譜的體系,一種跟域外產生連結或交遇(encounter)的思維,且總是保持差異,或回到差異自身,它有六個運作法則:連結(connection)、異質性(heterogeneity)、增多性(multiplicity)、不定意指的斷裂(asignifying rupture)、製圖術(cartography)以及「轉印法」(decalcomania)——也叫貼花轉印法。就像團名「末路小花」的命名很奇魅,德勒茲把貼花的decalcomania解釋為一種「塊莖」則是很妙用,他這麼講:
2月
09
2024
《乩身》以加倍誇飾的手法來觸及問題意識,討論民間信仰在當代潮流中的轉變:神明文創化、信仰科技化與信眾速食化。在民間傳統信仰中,乩身是跟神明有特別緣份的信徒,作為神明降世所附身的肉體,本來的責任是協助神明濟世救人。然而《乩身》的虎爺乩身沒有特殊體質,也沒有「坐禁」靈修,而是表層意義上的吉祥物般的存在。不只神明周邊可以文創化,地獄會是熱門旅遊景點,枉死城更可以是開party的好地方。
2月
09
2024
正如演出地點選擇編導許芃老家祖厝,是名副其實的沉浸式現地製作,故事也取材自大量的許家親族訪談。不過,《鼠婆太》卻非一齣許家家族興衰史(更沒有藉知名後代子孫牽連台灣近代史),而是從這個中壢過嶺的客家家族,傳遞個人(特別是女性)與親族之間的愛恨情仇。
2月
0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