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在這裡,是印度需要《三個傻瓜》,得以進入全球的標準化秩序之中,無論是寄望在劇中更為呈現「印度」的故事,或是打造模糊的「亞洲」,更或是希望更全面地在地化改編以致於可以看到「臺灣」
7月
08
2025
167
果陀劇場《三個傻瓜》改編自2009年印度寶萊塢經典《三個傻瓜》(3 Idiots),不僅具歷史意義,也面臨極高的轉譯門檻。如何在忠於原著精神的基礎上,透過文化在地化的重組,讓這部挑戰傳統教育體制故事與臺灣當代觀眾產生情感連結,無疑是一大挑戰。
7月
01
2025
947
以笑話形式呈現的這段劇情,其實正直指了本齣戲劇的主題:也就是關於「相信與否」的哲思。或許,人們只是需要相信(信仰)才能生存下去,事實真偽未必是最重要的存在。
3月
15
2025
935
針對作品的意義來討論,本劇唯一的主題即是劇名,略顯單薄;縱然譯導楊世彭認為除了「真相」,還更深層討論了「謊言」的意義【1】;然則,也僅是一體兩面的層次。
12月
10
2024
927
《ART》中三位演員良好的配合,不管是激烈爭吵或爭吵後靜默的表演,都呈現出生活中應該有的劍拔弩張與尷尬,也正是因為自然的節奏營造出真實氛圍,讓觀眾將焦點更聚在角色的性格,與他們之間的關係。
5月
22
2023
1957
撇開明面上光彩四射的演出,各個角色也都有其陰暗面,不少人物設定都呈現出了一些反英雄的特徵,但也使角色塑造更加鮮明,「有些人犯罪不犯法,我們犯法不犯罪」是老闆用來說服曾誠的說詞之一,聲明公司「不搜刮窮人,只賺黑心上流社會的錢」
3月
22
2023
2641
所幸演員們安穩地處於角色狀態內,並未譁眾取寵,其誠懇踏實為作品鋪下穩固的情感根基。特別是阿翔(王肇陽飾)、敦仔(沈威年飾)、阿信(吳言凜飾)三位演員的默契極佳,角色各自成立且個性鮮明,為全戲溫情滿溢的氛圍中,增添了幾許輕快和幽默。(吳政翰)
9月
30
2020
4322
扶植團隊補助二十六年了,每個團隊仰賴政府的比例越來越高的時候,我們要解決的還不止團隊數多少的事情。我們要面對的是我們的人才、市場、優勢,還有沒有下一個二十六年。(編輯室)
9月
20
2018
6102
『這道地板,拉成一直線往上是表演區。表演區裡面才是演戲的舞台,這條線以下都是真實人生』《徵婚啟事》開頭便說了這句話,成為了貼合主旨的台詞。然而,戲裡戲外真的是不同的兩面嗎?(陳麗君)
8月
27
2018
1911
一開始的對唱戲,有時聽起來歌聲會有些飄移,或是歌詞交疊。但過了這些開頭戲,接下來的劇情就顯得順暢自然,好幾段在結束時,演員的高音飆唱、顯現實力的唱功,都獲得了觀眾滿堂賀彩。(陳諭嬌)
4月
09
2018
2221
冷伯實際上正如同劇作家歷來的化身之一,亂場仔就是一個反轉的理想值設定,他也許就像一列失控的火車,但卻衝出了那些我們想做但有所顧慮的結果。掙扎困頓是劇作家的表面形象,但透過辯證,透過劇場,思想變成一個具有行動力的實踐管道。(湯欣曄)
7月
04
2016
1145
1月
04
2016
4551
商業劇場的最大特色在於其迎合市場口味而做,而這個特色似乎困住了編導們的新意發揮。在如此的操作模式裡已難有驚喜與期待,我們幾乎在走進劇場之前就可以知道整個表演的走向與發展,演員只能就樣板角色發揮,然後在一陣陣的笑聲中感到無所改變的空虛。(湯欣曄)
9月
24
2014
1084
導演似乎想用詼諧幽默的方式來講一件嚴肅的事,但悲喜之間的轉換並不是太好,或許是怕太過沉悶,以笑點來轉移帶過,但該說的話沒說完,那觀者如何能體會導演的用心呢?(鍾逸瑩)
6月
25
2014
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