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家而何不為家《家的妄想》
7月
01
2016
家的妄想(阮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443次瀏覽
曾達元(社會人士)

本戲為2015年台北藝術節開幕作品,並以紀錄劇場形式呈現。「紀錄劇場」的原始定義,基本包括:摒棄虛構,採用真實材料,不變更內容,在形式上予以加工後,通過戲劇呈現事件的立體樣貌,提供觀者多角度思考的可能[1]。阮劇團自莊益增導演之同名攝影展《家的妄想》發想,於嘉義東石沿海進行田野調查,觀察養蚵人家的工作與訪談新住民的生活,結合公墓淹水與遊民問題等新聞事件,揉合剪裁出一齣溫馨而動人的作品。

一入場即見一籃籃的蚵殼、竹桿搭建的房屋與水泥落漆的舊式住宅,隨著海聲一波一波的捲來,濃厚的鄉下漁村氣氛油然而生。工人接二連三的登場,來回走動搭建舞台,可動式的布景台車,隨著劇情移動並結合,讓本戲像是一個拼圖般,每一段看似獨立的呈現,卻在一片一片拼湊中組成完整的概念。一頭鮮明髮色的少女(詹馥瑄飾),與當地樸實的色彩十分突兀,唱著《浪跡天涯》「悠悠的流水走千里,也有它的歸處;輕輕的雪花隨風飄,總有它的家鄉。」拖著一只皮箱,拿著一幀相片,像在找尋著回家的路,卻似乎離家越來越遠,亦如眾多於外地打拚的遊子,那份思鄉之情只能訴諸望月吟唱:「流浪的人兒流浪的你。」養蚵婦人(余品潔飾)為遠洋嫁來的新住民,純粹將日常生活表演於台上,真切的情感彷彿身邊的街坊鄰居,市井小民的樸實躍然活在觀眾心中,同時播映著訪談記錄,即使默默不語地剝著蚵殼也充滿濃厚的舞台張力。

紀錄劇場要如何拿捏真實性與戲劇性是一大困難處。本戲結合影像與戲劇的交錯敘事,實虛共存的多元角色,巧妙的在兩者間達到平衡。水裡的祖先(盧志杰飾)為一有趣而神祕的角色,因墓地淹水而被兒孫移入靈骨塔供存;其中一幕背景放映著訪談道士的對話,說明土葬與撿骨的流程,能讓人感受到傳統對於逝者是無比尊重,對比出失去舊土的依賴亦無家人的關懷的祖先角色,不禁令人感慨。身穿繽紛色彩的遊民(陳盈達飾)說:「我前面沒有路,所以不用眼睛」改編自《李爾王》的一段對白,好似對人生的絕望,深切的描述著社會邊緣下的苦痛與對未來的不具期待,他選擇構築在自我的世界中成為國王,暴怒的指控社會現象:「不要留一滴傷心的眼淚」,再再呈現對於現實的反抗與無奈。

在訪談養蚵婦人的影片中,當地人一戶戶遷離的時刻,她們飄洋來到臺灣定居,在新的土地展開新的生活,看著她們滿臉的笑容,談論著現在的日子,直到看見導演的攝影作品,慢慢地從封存已久的記憶櫃子裡打開,勾出對於故鄉的想念,眼淚奪眶而出,霎時成為全劇最令人感動與記憶深刻之處。劇中曾講述:「回不去的地方都是故鄉」,遊民、浪跡少女、新住民甚至水裡的祖先看似各自表述,實則為同一家庭的成員,現今各有無法回家的理由,因此家對他們來說已成妄想,看似各自分飛的故事,卻能感受到不管分隔多遠,心中對家的想像是熱切也是渴望。什麼地方能為家、什麼人能組成家、家又該長什麼樣,劇中並不直接說明一個解答,留給觀眾一個偌大的反思空間。

註釋

1、黃佩蔚,〈飄移與失散《家的妄想》〉,《表演藝術評論台》,2015.8

《家的妄想》

演出|阮劇團
時間|2016/06/18 13:30
地點|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演員扮演在地居民的橋段,用紀錄片(錄影)與剝蚵殼的真實場景做穿插演出,這樣的演出模式的確讓人有視角上共生的作用;卻忽略了真實的故事與角色演繹關係。(蔡宜靜)
7月
22
2016
故鄉對阮劇團來說是一個可以回去的地方,但對莊子而言,故鄉是已經回不去的地方,兩方的立足與觀點產生了矛盾,在《家的妄想》裡不斷的辯證。(朱怡文)
7月
21
2016
新住民的故事應是本劇的主題之一,劇場中安排演員述說自己的成長背景,但演員自身的故事和飾演的新住民相去甚遠,相同之處僅有移民後成家,落地生根和父母對於子女的愛。(文起明)
7月
20
2016
從解構與後設的基礎下,《家》呈現了非常完整的作者策略:刻意暴露演出的幻象本質,拼湊又接合的舞台與影像,演出與影像互文又互有隱喻,可以說,這是一齣有著鮮明形式主義的戲劇,被安設於編劇與導演巧妙安排好的後設結構。(羅倩)
7月
14
2016
這部作品打破了僵化的「家」,不單純只有家庭真可愛,美滿又安康的童話,而是採用了紀錄劇場的形式,跟嘉義東石的養蚵人家故事結合,搓合出一個既悲傷又帶些溫暖的「家」,可悲的是,這個確切的「家」從沒存在過。 (陳逸璋)
8月
12
2015
相較團齡超過二十年的進劇場,阮劇團年紀還輕,舞台美學也還待熟成。多線敘事看似洋洋灑灑,但未免僅呈現眾聲喧嘩的表象;泛溢為一種話語權的競奪而已。從這角度觀之,《家的妄想》似作為現象的忠實反映,而未進一步成為探索者或覺醒者。(林乃文)
8月
12
2015
《家》要紀錄的,不是某個事件,而是一個時代的臉。或許創作者的情深意重,仍然填不滿作品中劇場表現的未臻成熟,但觀者卻可能終究心甘情願得被情感綁架。因為,我們都飄移。(黃佩蔚)
8月
11
2015
在強烈的影像節奏與多焦畫面之主導下,在我們眼前真實發生的「扮演真實場景」,反被侷限於另一種強調切割場景、快速剪接、交疊敘事的媒材語彙中,削弱了自身最直接的面對面張力。(白斐嵐)
8月
05
2015
《裂縫 — 斷面記憶》難能可貴在此刻提出一個戰爭的想像空間,一個詩人對戰爭文本的閱讀與重新組裝,具象化為聲與光、人與詩、風與土地的行動劇場,從城市邊緣發出薄刃之光。
4月
16
2024